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狂攬10億!「擦邊」41年的網紅餐廳拿捏中產男人,網友:秀色可餐

2024-07-15文化

引言:餐廳變成「墮落之地」?原來是「秀色可餐」具象化……

餐廳服務至上,味道為王的行銷概念聽得多了,但是一家餐廳的核心品牌元素是「穿著背心熱褲制服」活力四射的女服務員,聽說過嗎?

還別說,人家靠著拿捏「人性」, 從1983年起靠著它的「36D女孩」發展成了全球連鎖餐飲店。 甚至一度成為媒體口中,父親最愛帶孩子去的地方,還曾被婦女組織投訴到警察局。

這家餐廳甚至還傳入了國內,雖說身材無罪,有罪的是骯臟的心,但不得不說,被老祖宗丟棄的東西,他們還撿,確實有傷大雅……

貓頭鷹女孩玩出「火」?

41年歷史關店40家店

雖然做生意的想要賺錢確實得差異化,但這家餐廳的「差異化」策略似乎走得太遠了,遙遙領先數十年, 人性這玩意兒被餐廳創始人拿捏得透透的。

別人想成功開一家餐廳,產品和選單那是必須得出彩,恨不得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河裏遊的都裝進選單裏面,主打一個海納百川。

但這家餐廳卻反其道而行之, 對女服務員的要求比對菜品的要求還高 ,統一橙白配色的制服,精心設計的發型妝容,甚至指甲蓋的顏色都是特意安排的。

主打一個「視覺盛宴」和「味覺享受」融為一體的超前概念。可能他們的終極目標是實作女服務員的海納百川?

這位劍走偏鋒的全球連鎖餐廳便是Hooters(中文名叫貓頭鷹餐廳),除了炸雞、漢堡、啤酒等經典美式食物之外, 還有他們的本土特色,穿著性感火辣的美國女孩。

借著這樣差異化的打法,貓頭鷹餐廳從佛羅裏達海灘上的一家小餐館開始, 到如今已經成為擁有400多家門店、年收入超過10億美元的全球連鎖餐廳。

而這樣的辣妹配炸雞的模式貓頭鷹餐廳也一直沿用了41年,直到前段時間,貓頭鷹餐廳釋出了一則關於關閉40家門店的聲明。

大家才發現,原來這家「火辣辣」的餐廳已經快要涼了? 畢竟,當一家餐廳的行銷點不在食物身上,當熱情褪去,審美疲勞之後,充其量也就是一間「老掉牙的舊餐館」。

而開在日本東京的新宿、涉谷hooters等地方的貓頭鷹餐廳在前段時間也已經關門了,曾經在這家餐廳當過服務員的網友就說 「為了在那裏打工,需要透過4個考試,其中一項是要會10幾個舞蹈」, 咱就是說這事工作還是應聘舞者呢......

而當初6個美國佛羅裏達商人在美國把餐廳開得火熱的時候,也吸引了不少自己的老鄉的爭相模仿。

Breastaurants(該餐廳的名字)也是以穿著性感的女服務員為賣點 ,在美國的南部地區嶄露頭角。

但這家餐廳如今是否還健在?這就要交給時間來回答了。

但不得不說,貓頭鷹餐廳的腦洞確實是蠻出奇的,看比基尼大賽也能聯想到自家生意,確實是個商業鬼才。

這是因為貓頭鷹餐廳的第一位服務員是模特Lynne Austin,正是被這家餐廳的一位聯合創始人在一次基尼大賽中挖掘出來後, 便成了貓頭鷹餐廳閃亮登場的主角,讓貓頭鷹餐廳火辣辣了41年。

畢竟當她穿上這套橙白配色往店門口那麽一站,比什麽宣傳語都強 。而這套以展示女性力量的服裝自然也就成為這家店的標誌之一。

甚至到了現在的年代,這家公司還繼續打算走這樣的老路。當發現這種行銷方式開始不吃香的時候,居然不考慮轉型, 而是讓員工穿更「出彩」的制服,打算一條道走到黑。

當看到實物之後,真的很難稱之為「服」,倒不如說是布。估計如果地區允許的話,他們也敢來場「老王的新衣」(圖片太辣眼睛感興趣的自行搜尋)……

畢竟以前的短褲已經夠短的了,換成這樣的褲子之後,還不如不穿了呢,但就是這樣一家餐廳,發展鼎盛的時候在國內也有不少它的身影。

「美式標準」執行99%

加1%的地區內容?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罷了

美國服務生靠小費生活的內容,讓他們衍生出了讓女孩們透過展示自己的風采來獲取額外的服務費。

貓頭鷹餐廳女服務員的消費是比較高的,所以大家都是為了生活,畢竟高於平常工作的小費能讓她們覺得, 在貓頭鷹餐廳上班是一件值得祝賀的事情 ,因為這不僅僅是對自己美貌的認可,更讓她們提高了收入。

按照這樣的內容,老板和員工之間純屬於雙向奔赴了。

但是這樣的文化差異之下,將貓頭鷹帶進國內的商人,卻不是這麽想的, 如果說國內的容忍的尺度是80的話,他們巴不得能做到79.99。

但其實, 除去裝扮而言,服務態度還是不錯的 ,她們提供的情緒價值非常到位,恰到好處的尺寸感,大概也是他們沒有涉嫌「違規操作」的一項重要的指標。

還有開在浦東正大廣場一樓的貓頭鷹餐廳,也將這份美式熱情帶了過來了, 又唱歌又跳舞的火辣搭配,都快讓人忽略它的食物口味了。

其實對於貓頭鷹餐廳進駐中國後,還是繼續沿用美女服務員的概念, 這就不得不讓人回想起20世紀風花雪月的年代, 同樣是為了生計,但是礙於不高的社會地位又做不了苦力, 所以衍生出的一群「茶花女」的故事。

茶花女的大文豪的民間傳聞,終究只是一段膾炙人口的故事,剛開始聽得感慨萬千,最後也只留下個真實性有待考量的戲劇性結尾。

但這群茶花女的誕生,其實是無奈的、被動的。

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女性的地位提高之後,她們有了更多的選擇,自然就開始離開這樣的場所,而這些無奈的選擇也在時代的開發中被慢慢拋棄。

位於福州台江區,由三層青磚木構小樓組成的「小破樓」在百年前是最紅的娛樂場所——新紫鸞, 當年的它也是燈紅酒香,輕歌曼舞,紅極一時。

但這是發生在國內女性「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背景下,女性意識稍有覺醒的年代。後期當一些長期被男人壟斷的職業開始面向更多的女性的時候, 這樣的經營方式已經慢慢被放棄了。

雖說這樣的經營模式和這家擦邊餐廳的方式有不同的地方,但是貓頭鷹餐廳最初的行銷思路又何嘗不是和上面屬於的同類形式呢?

而這家貓頭鷹餐廳的經營模式,卻把老美的那套照搬過來了, 在國內真的需要這樣的服務才能存活嗎?

消費女性真的能獲得額外的生產力嗎? 我想在國內越來越多關店的貓頭鷹餐廳給了他們一個關於時代發展的答卷。

中國玩剩下的,他們還在撿?

與時俱進吧,同誌們

其實正常的表演和餐飲是可以混搭的,要不說是邊吃邊表演是老祖宗剩下的呢,不信你看。

建立於清光緒年間,當時上海規模最大、生意最興隆的茶樓 「春風得意樓」(得意樓),「春風得意說書樓,弦索錚錚意悠悠。茶敘清晨更熱鬧,喧嘩不絕笑聲留」的真實寫照。

當年的得意樓內有上千個座位,顧客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除了三樓的鳥市茶座吸引了不少商人之外,裏面開設的三個書場,不僅有說書藝人按時表演,讓顧客一邊喝茶吃東西,一邊欣賞表演。 當時還吸引了評彈名家夏荷生、徐雲誌、沈儉安、薛筱卿等常來開場說書。

而女服務員的形式也並非單純地只是消費「美貌」,而是見證著時代的變遷。

就拿廣州而言,作為最早的開放城市之一,也是茶樓文化發展得最旺盛的地區, 女服務員的數量它敢稱第二,估計沒人敢稱第一。

但是面對時代的發展,廣州的女服務員再也沒有茶花女的性質,以前靠這樣性質賺錢的茶樓都已經消失不見了,留下的老字號都是以餐飲和服務而流傳至今。

誰說開餐廳就非得靠一群辣妹熱舞才能留住客人呢?

從清朝一直營業到現在的老字號粵劇茶樓榮華樓就靠著粵劇品茶,和自己的獨特的魅力存活了將近150年。

一邊喊服務員上一壺茶,點一件點心,就能和三五知己,感受坐一天聽曲、聊天、嘆茶、打牌的松弛感生活。 有時候人多的只能坐在小紅凳等位置了。

這才是老祖宗留下來的藝術。

而說到茶館文化,就不得不提到建於1988年 的老舍茶館了。男生吹笛,女生用筷子敲碗伴奏,敲擊不同的碗邊可以發出不一樣的音調,成為北京旅遊除了參觀出名景點之外的第二選擇。

還有位於重慶的魯祖社劇和古色古香的,很有老成都特色的飯館,裏面不僅有評書、茶藝表演,還有男旦表演、古彩戲法、川劇變臉吐火耍扇子,吸引了不少年輕人前來捧場。

網友更是自嘲道「以前的我嗤之以鼻 現在的我津津有味」。 而這正側面反映了,當下的人不再僅僅追求物質和感官上的享受,反而更加追求文化的沈澱與精神上的契合。

同在重慶的還有取自東坡先生【定風波·莫聽穿林打雨聲】,由成都蜀賦宴打造的春宴【料峭春風宴】。

整個晚宴的流程,從入宴到奉茶再到斟酒, 有一種讓人有一種穿越到幾千年前的宮廷宴席的錯覺。

雖然食物的出品被網友詬病不好吃,有失水準,但起碼開創了一個「新中式賽道」,也算是用心去傳承了。

而另一邊,位於巴黎開的中餐館雖然也延續了巴黎人的熱情和浪漫,在舞台中間也放置了舞台。

但也是符合當地文化的輕歌曼舞,服務員,年輕人,好多法國人都會跟隨著歌曲情不自禁地舞動。

還有延續了新疆民族熱情好客文化的餐廳。在門口路過都可以被裏面那歡快的音樂聲和人們的歡笑聲所吸引,走進去仿佛進入了一個異域的世界。

五彩斑斕的裝飾,濃郁的新疆風情撲面而來。

但不管是哪一種方式,都不會是看過就忘的膚淺的審美和「秀色可餐」的表象,以及穿著熱褲只會「扭屁股」的女服務員,這樣「畸形」的行銷模式。

畢竟放進國內的審美文化裏面, 這些試圖透過表面光鮮、華而不實的服務來吸引顧客的餐廳,實在是上不了檔次。

寫在最後

而營商之道離不開對文化的尊重和傳承,對消費者的真誠和尊重,如果僅僅是靠這樣的嘩眾取寵的方式經營餐飲, 那麽註定只是曇花一現。

雖說現在已經是發展的新時代了,但是國人骨子裏的含蓄內斂是否應該隨著時代的發展一並丟棄呢?大家覺得呢?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