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每一個傳統節都有其傳承,比如端午節,民間便有「端午掛兩物,家人無災害」的說法。這裏指的兩物就艾草和菖蒲,正所謂「艾旗招百福,蒲劍斬千邪」。古人認為艾草可以招百福,讓家人身體健康,帶給家庭福氣。菖蒲形狀似劍,插在門口可以辟邪。當然這只是表達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願景,希望以後家人能平安幸福。
中國人的節日大多是國人為吃而找的一個借口,你看粽子、月餅、水餃、湯圓,清團,哪種食品沒有對應的節日。現在的幾個傳統節日,除了吃還剩下什麽?春節不讓放鞭炮,清明不讓燒紙錢,端午不讓劃龍舟,如今居然不讓說端午快樂,改說端午安康了。互聯網是有記憶的,不信我們回顧下,自端午節網上興起說安康以來,人間疫情不斷。反倒是我們互祝快樂的那些年人們更安康,說安康的時候卻未必快樂。由此可知,我們中間有些人就愛耍些小聰明,偽文化人和裝作有文化的人太多。其實說端午安康就是這樣的人,實際上端午節大家都在快快樂樂吃吃喝喝的,節日出遊玩樂,逛街應酬歡聚,誰不在享人生之樂,行快樂之事?
今人如此,古人也如是。據敦煌出土的一份官方考古文書樣版中有一篇【端午相迎書】記載:「喜逢嘉節,端午良辰,獻續同歡。」嘉節、良辰、同歡,都是喜慶快樂的詞,沒有「安康」啥事呀?
端午最具代表性的食物就是吃棕子,粽子源自吳越先民作為龍的傳人祭祀龍圖騰的習俗。每年仲夏端午,當地人以粽葉包裹糯米等食物投入河中進行祭祀活動,並在房門兩旁插掛艾草菖蒲,以求祈福、驅邪!
所以,從嚴謹意義上來說,端午紀念屈原不太可能的。想想楚國滅亡,其他五國不可能民間紀念屈原,一統大秦也不可讓這個保留?飲雄黃酒,佩戴香囊,掛菖蒲艾草更和此沒什麽關系。要知道端午節早就有了,是先有端午而後才有屈原在五月端午投的汨羅江,而不是因為屈原才有的端午節。以此類推,那民族英雄嶽飛死於除夕夜,可我們居然人人都在除夕夜說闔家歡樂?試問是缺少文化,還是缺乏家國情懷?
端午節源自上古時代的原始信仰和祭祀文化,歷經兩千多年的流傳沿襲,成為中華民族的重要標識的民俗大節!誠然,端午節更因屈子而彰顯家國情懷民族大義。但我們不能為一句好事者形式上的「端午安康」而毀其節日本身的要義和精華。今天我們紀念屈原,是紀念屈子代表的傳統中國士人直面生死、敢向未知勇猛叩擊的「天問」精神,是紀念屈子的憂國憂民的愛國赤誠!
端午隨夏至,粽香解鄉愁。親們!讓我們在這仲夏時節,盡情享受端午節給我們帶來的快樂吧,也祝福美好接「粽」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