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清明為「鬼節」,五人莫上墳, 指的哪5人?早看早知道

2024-03-08文化

清明,這個日子每年總能讓人沈浸在緬懷親人的悲傷與對生命的敬重之中。清明節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保留了幾千年的重要節日,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獨特的民俗習慣。

清明節的來歷

清明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標誌著春天的到來。古時的農民在這個時節播種春耕,所以清明又被稱為"谷雨"。從氣候上看,清明時節冰雪消融,草木萌芽,陽光明媚,陰霾祛除,空氣清新,正應了節日的寓意。

不過清明最廣為人知的內涵,是祭祖掃墓的習俗。早在戰國時期,掃墓祭祖的習俗就已經形成。春分後十五天是清明節,人們會利用這個時間前往祖墳掃墓祭祖,緬懷先人的恩德。

【禮記·祭統】中說:"春分後十五夜,吾子祭祖"。春分過後的第一個節令就是清明,民間有"清明祭祖,夏倫行孝"的習俗,因此清明節也被稱為"祖先節"。

隨著歷史的演變,人們對清明的理解不斷發展。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一詩把這個節日詩意盎然地描繪出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描寫了清明時節哀懷的氛圍。

祭祖掃墓的習俗

清明節期間,祭祖掃墓就成了最主要的活動。祭祖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保留下來的優良傳統,蘊含著尊老愛幼、敬祖存心的美德。

每到清明節前後,全國各地都會掀起一股掃墓祭祖的大潮。遠在外地的遊子們會抽空返回故鄉,重走祖墳,親自為先人掃墓祭奠。當地的居民也會統一行動,提前準備香紙、鮮花、酒菜等祭品。

掃墓時人們會先清理墳墓周圍的雜草和枯枝,然後在墳前焚香拜祭,祭掃儀式非常莊重肅穆。祭祖後還要在墳墓周圍插上鮮花,撒些象征著陰陽調和的蒼朮和谷糟,凈化祖墳。有些地方還會焚燒冥紙、焚化紙錢等祭品,祈求先人在陰曹地府也能享受這份孝心。

不同地區在祭祖儀式上會有所區別,有的地方還會請鄉紳或生員主持祭祖大典。比如在四川閬中,每年清明時節都會舉行盛大的"掃祖典"。祭祖大典由閬中文人主持,專門聘請一位閬中最有聲望的老人"掃祖爺"主祭。當日,閬中數萬民眾會齊集在青雲閣前的廣場,先燒紙錢供奉"掃祖爺",然後"掃祖爺"帶領祭祀團沿青雲閣到古代官紳貴族的祖墳祭掃。

這種盛大的祭祖活動凝聚了閬中人民的祭祖意識,無論今生他們現居何處,諸多邊遠遊子都要努力回鄉,參加這一民間盛典,以登祭祖墳。可以說,閬中的"掃祖典" 已成為當地獨具特色的祭祖文化象征。

清明守則

掃墓祭祖固然十分重要,但也有一些禁忌需要註意。比如女婿是外人,一般不宜參與祭祖;年齡較大的老人最好也不要上墳,以免傷懷過甚;很小的孩童難免無法理解祭祖的意義,也不宜帶到墳前去……傳統上還有一些禁忌,比如懷孕的婦女、病人等,因為擔心會影響子嗣和健康。

所以在掃墓時,一定要註意場合的莊重性,避免喧嘩、大聲喧鬧等不當行為,更不能在墳前嬉笑打鬧。在清明期間,有些地方也不準在墳山上開懷暢飲,因為酒後易滋事。

總的來說,清明掃墓的時候要盡可能保持肅穆莊重的氣氛,體現對先人的尊重。一些帶有喜慶寓意的習俗也要三思而行,避免傷風敗俗。

過去有"死在清明好"的說法,意指清明時節死去,可以立即得到子孫的拜祭。反過來說,如果親人生前沒機會在清明時節來世,死後就要多等一年才能享受這份報孝。所以這種說法也可看出民間對清明掃墓習俗的極度重視。

清明民俗活動

除了祭祖掃墓,清明節期間還有諸多有趣的民間習俗,如踏青、燒紙

人、掛簾、鋪茗席等。

踏青是清明節最古老、最具有代表性的民俗習慣之一。踏青顧名思義,就是踩在青草上,親近大自然。它寄托了人們對春日生機盎然景致的熱愛,以及久居室內的積蓄一年的折幹精神,急於和春光明媚的山川融為一體的願望。

每年清明時節,清晨就有無數人流湧向公園、名勝古跡,或是野外山崗,踩著青草、賞花遊春。有的人會帶去野炊的物品,在郊外野餐;有的人會在野外垂釣消遣;還有的人會去采一些春筍、蘑菇、野菜等山珍野味品嘗。不少書生也會在踏青途中吟詩作賦,抒發春日興高采烈的心情。

如今的踏青方式更加多樣,已不拘於戶外。不少家庭選擇避開人群,在家開啟電視收看春季自然風光,或是瀏覽清明題材的圖文畫作,既可感受春意,又不必出門冒風險。這也為清明踏青增添了一種新的渠道。

還有一種有趣的清明習俗叫"燒紙人",主要流行於晉、陜等地。人們會用草紙根和蘆管制作草人,然後在清明時把它們燃燒,寓意"去舊迎新""掃去一年的晦氣"。當然,更多地還是為了慶賀和祝福。

"燒紙人"的過程也絕不簡單,要請到鄉紳或祭酒人主持儀式,在太陽出來之前就點燃紙人,然後圍著火焰跳舞、拍手、歌唱、亮杖、演戲,直到夜幕降臨。他們不僅燒紙人祭火,還要燒艾葉香,以祈求新一年無疾無災、大吉大利、萬事亨通。

另一種叫做"掛彩"的清明民俗,則主要分布在湖南、四川一帶。早在清朝時,民間就有在清明節掛彩的習俗。主婦們通常要在清明前夕,制作精美的剪紙、糖紙、緙絲等裝飾品,懸掛在山棚或窗戶上以迎春接福。如今更多是懸掛在樹枝或門前。

過去也有在清明期間吃茗茶的做法,俗稱"鋪茗席"。這是中原漢族在農歷三月份所慶祝的"茶節"習俗。人們把泡好的新茶傾在地上,喊著吉祥的口號,踩茗席以壯兆頭。這種習俗廣為流傳,一直保持至今。

另外,不少地區還會舉辦各種民俗文化活動慶祝清明,比如龍燈會、神鼓舞、華表戲曲等,充分體現了清明節作為傳統節日在民間的深厚影響力。

今人對清明節的理解

清明節作為傳統重大節日,承載著中華民族數千年的人生哲學和價值觀念,如今已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每年這個時節,全國上下都洋溢著緬懷先人、重視家族傳統的氛圍。

不過,隨著社會進步,人們對於清明節的理解和舉辦方式也發生了一些變化。

首先,除了傳統意義上的掃墓祭祖,如今的清明節也多了賞花踏青的雅意,成為全民享受春日美景的重要時節。人們可以利用這難得的春光,外遊踏青,感受大自然的鮮活氣息。這樣的方式不但使清明節的內涵更加豐富,也能讓愈加工薪階層有機會親近綠色。

其次,祭祖方式出現了一些新變化,擺脫了嚴苛的形式束縛。比如有些人雖無法回鄉探親,但會在當地尋找象征性祭掃場所,如佛寺、公墓、居住區裏的紀念碑等,向親人表達思念之情。也有人選擇在網路空間裏寄托哀悼與紀念。

過年過節,固然是回眸來時路,但更重要的是向未來出發。清明節除了緬懷先人,也承載著中華兒女反思人生、重拾傳統美德的深層寓意。

當下,社會節奏加快,很多年輕人日理萬機,無暇照顧年長的親屬,親人離世後更多無法盡孝。每年清明時節,他們會被先人的墳墓牽引回家鄉,緬懷親人,反思自身,在肅穆氛圍中重溫傳統孝道。

時代不同,環境不同,每個人對清明節的理解也有所差異。但無論怎樣,清明掃墓紀念先人這一深厚傳統一定會源遠流長、永世傳承。透過清明節,一代代中華兒女牢牢銘記著祖宗的教誨與族人的根脈,將中華傳統孝親敬老、勤儉樸實的美德一脈相承。

總的來說,清明節以其豐富內涵和深邃價值觀影響了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崇尚自然、敬畏生命的傳統思維。它不僅讓人們了解生命短暫和先祖恩德,更提醒子孫後代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文化。所以每年的清明時節,都是億萬炎黃子孫一次最隆重的精神歸宿,彰顯著高貴情操和家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