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繼【舌尖上的中國】之後,這部節目也反響廣泛!一起看大咖評【風物】

2024-03-07文化

繼【舌尖上的中國】之後,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推出的大型人文類節目【風物】第二季近期在綜合頻道播出以來,在社會各界引起熱烈反響。這檔節目以獨特視角和深度挖掘,展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發展的新面貌,以精美畫面生動描繪了中國大地的風土特產及文化精華,鋪陳出一幅動感「國家風物畫卷」。

近日,由【中國廣播影視】雜誌社主辦的【風物】第二季座談會暨風物盛典在北京舉行。【風物】第二季總導演吳敬出席致辭,剖析了節目創作背景和特色。

他表示,該節目系總台傾力打造的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紀錄片,用獨具特色的精美畫面、縱貫歷史的風物故事和涵蓋東西的宏觀視野,展示中國特色的風土特產,挖掘風物背後的文化底蘊、歷史脈絡和生活智慧。

【風物】第二季中,節目組精選出稻米、菌菇、海參、棉花、羊肉、葡萄和茶葉等最具代表性的時令特產,深入產地,透過與當地人與專家的交流與實地考察,深挖這些風物的文化內涵和生活智慧,影片生動呈現這些特產的歷史與現狀,勾勒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中國風物版圖」。

此外,吳敬強調,【風物】第二季創作團隊不僅挖掘了風物的文化內涵和生活智慧,還巧妙地將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科技手段融合,營造新穎的視聽感受,期望以此喚起觀眾對傳統文化的關註與熱愛。【風物】第二季總導演吳敬著重強調:作為央視出品的紀錄片,須始終銘記其肩負之重大使命和責任,秉承對國家和民族的熱情與關懷,用更寬泛的視野和更高的視角,主導整部紀錄片的創作與傳達。

須秉持正向的立場和價值觀,創作和傳遞中國卓越的傳統文化與民族精神,使觀眾能深入理解和認識中國的歷史與現狀,領略中國的魅力與實力,進一步增強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此外,需持續創新和完善創作手法及表達方式,力求立意深遠,詮釋好中國故事,展現一個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風物】節目在形式與內容上均具創新性和獨特性,相較於以往的風光紀錄片和其他美食類紀錄片,以中華傳統歷史文化為經線,以時代風貌為緯線,透過描繪各地風土人情、飲食文化、民間藝術等元素,讓觀眾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與深遠。同時,節目還充分展示了中國新時代的新面貌、新氣象、新成就,將歷史與現代、文化與現實巧妙結合,賦予【風物】節目獨特的底蘊與風格。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教育節目部副主任那爾蘇與【風物】第二季融媒計畫負責人王世強在座談會上強調,風物,家鄉之味,與城市品牌形象緊密相連。那爾蘇指出,在春節期間盛行的哈爾濱冰雪經濟中,具有標誌性的小馬鈴薯、小沙糖橘、小凍等地方風物,已成為城市品牌的象征。

孫若風,文化和旅遊部科技教育司前任司長、全國旅遊標準委員會主任,同樣贊同此觀點,他認為物產與旅遊間的聯系極為緊密,風物是地方文化特色的體現,也是城市品牌形象的象征。他建議推進地方風物的商業化營運,提升其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從而推動地方經濟發展。

同時,要保護在地文化,傳承中華風物,需要從多個角度著手,首先要溯源風物文化性,梳理其文化脈絡和特色;其次,推動風物商業化營運,提升知名度和競爭力;最後,還要加強風物在國際上的推廣,讓世界更深入地感受中國風物的魅力。

最後,聯合國旅遊組織專家賈雲峰也發表了他的觀點,他認為,在資訊科技和交通高度發達的今天,風物的特性變得日益模糊,保護在地文化,持續傳承中華風物需多角度發力。

聯合國旅遊組織專家賈雲峰先生在活動現場生動地講述了兩位「風物創業者」的奮鬥歷程。四川熊貓谷農場的創始人張玉波,作為根正苗紅的蜀地之子,在創業過程中發現了此地優越的自然條件,遂決定創辦一家以熊貓為核心元素的特色農場。

遊客不僅能觀賞到憨態可掬的熊貓,還能品嘗到純正的川菜佳肴。透過這一創新的產業發展模式,張玉波成功地幫助鄉民實作就業和收入增長,同時提供了別具一格的旅遊體驗給遊客。

雲南風羽慢城農莊的創始人陳代章,則是一位來自雲南鄉村,充滿熱血的年輕人。

創業伊始,他看到了豐饒的本土農產品,卻遭遇市場銷售乏力的困擾。

因此,他決定創辦農莊,將當地特色農產品與旅遊業相融合,為消費者構建全新的消費模式。這樣一來,陳代章不僅解決了農產品的銷售問題,還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參觀品嘗。

從而真正實作了鄉村振興的宏偉目標。在活動現場,兩位「風物創業者」透過現場視訊連線的方式,與聽眾分享了他們的從創業艱辛到成功的心路歷程。

他們強調,鄉村振興的過程中,產業創新頗為重要。將地方特色風物與旅遊、農業等行業深度結合,能有效提升經濟發展層次,同時為鄉民創造更多就業和收入機會。

最後,聯合國旅遊組織專家賈雲峰對兩位「風物創業者」的創新產業發展模式贊譽有加,並呼籲更多有誌之士投身於鄉村振興大潮,共同推動鄉村經濟繁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