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情報機構建築大揭秘

2024-03-24文化

作為各國不可或缺的重要部門,

情報機構廣為人知,卻又充滿神秘。

它們足以左右政局,甚至改變歷史走向。

而承載它們的建築物,又有哪些看點?

隱藏著怎樣的故事?

在全球化和資訊時代的今天,情報活動、間諜工作的復雜性和重要性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從18世紀末的美國獨立戰爭到20世紀的世界大戰,再到冷戰時期的間諜活動,情報收集一直是國家戰略的核心組成部份。在國際政治紛爭和軍事沖突多點爆發、安全形勢錯綜復雜的當下,情報機構成為各國不可或缺的重要部門,而承載這一重要部門運作的建築物是廣為人知的絕密建築。各國情報機構總部對於秘密場所的建設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方式,有些隱藏在公眾視線之外,而其他一些則在城市的天際線中成為了「顯眼包」。今天看看做出影響世界格局重大決策的情報機構總部,聽聽它們的建築故事。

德國聯邦情報局

本月,「今日俄羅斯」電視台總編輯西蒙尼揚在社交媒體平台公布了一段長約38分鐘的錄音。錄音顯示,德國聯邦國防軍4名高級官員正在討論如何向烏克蘭交付「金牛座」巡航飛彈、如何將其用於襲擊凱瑞米亞大橋等敏感話題。德國軍方遭遇的「竊聽門」事件立即成為國際關註的焦點,更令德國眾多盟友坐立難安。

不少西方國家政界人士以及媒體紛紛批評德國的情報機構以及安保工作「既不安全也不可靠」、「像篩子一樣泄露機密」,要求柏林對此進行「大修」。實際上,德國的情報能力長期被盟國、西方媒體,甚至是本國情報機構人員詬病,西方甚至有「如果你想讓什麽東西泄露出去,就把它交給德國人」的說法。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稱,俄烏沖突爆發時,正在烏克蘭首都基輔進行談判的德國聯邦情報局局長卡爾被困在那裏。在烏克蘭領空關閉期間,德國不得不出動特種部隊,經過兩天才將這位情報機構的頭號人物透過陸路接回柏林。

值得德國聯邦情報局引以為傲的,或許就是那漂亮的新總部了。新基地成本高達11億歐元,大約有4000名特工在此工作,是世界上最大、最新、最現代化的情報基地之一。和其他情報總部躲躲藏藏不同,德國堂而皇之地把情報總部建在了市中心最惹眼的地方。裝飾有鋼鐵棕櫚樹的聯邦情報局,坐落在柏林墻曾經把這座城市一分為二的地方,與德國國會大廈近在咫尺。這座有著石灰石墻壁和鋁制外立面的大型建築占地10公頃,總建築面積相當於36個足球場的面積。整齊劃一的建築格局,展現了獨特的現代主義美學。它擁有14000扇窗戶和12000扇門,使得整座建築在視覺上非常震撼。

不過,這座號稱「最先進情報基地」的大樓,在未建好時就出了紕漏。2011年7月,媒體披露了大樓建築設計藍圖失竊的訊息。藍圖中的資訊包括每個房間的確切功能、每面墻的厚度,每個廁所、每個緊急出口和每個安檢口的確切位置。這次失竊迫使德國政府耗資約18億美元,對大樓進行重新設計。

英國秘密情報局

今年1月,中國國家安全機關破獲一起英國秘密情報局利用第三國人員從事對華間諜活動的案件。外籍人員黃某某是境外某咨詢機構負責人,2015年,英國秘密情報局發展外籍人員黃某某建立「情報合作關系」。此後,指使黃某某多次入境中國,指導其為英方刺探搜集涉華情報,並物色人員供情報局策反。直至今日,在英國秘密情報局的主頁上赫然寫著各種招聘資訊。

這座被兩條護城河圍繞的後現代主義建築是由建築師泰瑞·法雷爾爵士設計,於1994年完工。這座建築本身就是一座堡壘,使用了25種不同型別的玻璃來滿足「保密」的特定需求。它的三層玻璃窗和石頭外墻起到防彈作用。特厚門經過專門設計,使周邊盡可能安全。據傳,這座建築裏有一個射擊場、一個不可能竊聽的超安全區域,以及一個能阻止電子竊聽者的法拉第籠。一名特工在接受【金融時報】采訪時透露,進入大樓前會被要求關閉所有手機,可以說這裏相當安全。

然而,雖然安全,但這裏不是應該保密嗎?新總部的開業被用作打造情報機構更為公開的新形象。時任英國首相約翰·梅傑就承諾「掃除籠罩在英國間諜部門的秘密蜘蛛網」。新總部落成後,被命名為「英國秘密情報局」,這是英國政府第一次正式承認秘密情報局的存在,可以說這是一座紀念性的間諜建築。也正因為太有名,2000年遭到RPG-22火箭襲擊。據說是愛爾蘭共和軍的一個分裂派系發動了這次襲擊,炸壞了總部八樓的一扇窗戶。

美國國家安全域

與世界「四大情報機構」相比,它手眼通天,卻更加低調、隱秘。在巴爾的摩和華盛頓之間,馬里蘭州一片森林的中心地帶,一座「情報之城」藏身於米德堡的西邊,它占地數百公頃,林立著數十座粗短、反光的黑色建築物,它就是美國國家安全域。

1952年,美國總統杜魯門簽發一項秘密指令,由此國家安全域成立。這裏是美國所有情報部門的中樞,由於過於神秘,甚至完全不為美國政府的其他部門所了解,所以它的縮寫「NSA」經常被戲稱為「No Such Agency」(沒有這個局)。它名義上是國防部的一個部門,但實際上卻是一個直屬於總統,並為國家安全會議提供情報的組織,它甚至能監視美國其他情報或政府部門的高級官員。在美國政府每天收到的秘密情報中,近90%都是由這個部門提供的。

美國國家安全域的秘密一直被精心守護著,但隨著2013年「史諾登事件」的爆發,秘密被「粗暴地」揭開了。據史諾登的資料曝光,美國國家安全域是一個全球監視系統的主導者, 是資料探勘方面最領先的組織之一。各國政要都被國安局系統性監聽,據德國媒體報道,梅克爾的私人電話可能被竊聽長達10年之久。

法國對外安全總局

法國情報機構,對外安全總局又稱第七處,前身最早是戴高樂領導的中央情報活動局。它擁有一個被人稱為「秘密行動分局」的秘密情報網,情報人員在法國和世界各地竊取情報。1960年,他們擊沈了十幾艘向越南民族解放陣線運送武器的船只。1964年,第七處因竊取在巴黎開會的美國國務卿喬治·鮑爾的皮包內的檔和衣服口袋中的手稿,而得到戴高樂的嘉獎。1965年10月,摩洛哥反對派領袖邁赫迪·賓·巴爾卡在法國被第七處特工秘密綁架而下落不明。為此第七處遭到了各界輿論的猛烈抨擊,致使瓦解,局長也被迫下台。1981年法國社會黨執政,加強了情報機關的整頓和改革,後更名為「對外安全總局」,不再在國內采取行動。

現今總部位於巴黎第20區莫蒂埃大道的前圖雷勒兵營內,這個由三棟建築組成的復雜結構環繞著一個內部庭院,與街道隔開。總部四周的圍墻和內部設施裏秘密安裝了大量網路攝影機,但據專家稱,很大一部份網路攝影機只是模型。總部六樓樓頂上安裝了大型天線,成為其主要的外觀標誌。

在許多諜戰片中,特工們往往是透過侵入別國情報中心,把電腦裏面的重要檔復制下來。不過對於法國對外安全總局,這個方法可行不通。這裏有專門的資訊處理中心負責保護電子資料。至於特別重要的情報,對外安全總局都以紙類形式保存在檔案袋內。這個方法很傳統,雖然不太方便,但卻是最安全的方式。

制作人:龔赟

編導:賴思妮

編輯:賴思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