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不揭開【瘞鶴銘】的秘密,您怎會知道,這「大字之祖」來歷呢

2024-01-28文化

【瘞鶴銘】,是原刻於鎮江焦山西麓崖壁上的楷書書法作品,被歷代書家推為「大字之祖」;在「中國公認十大楷書」中名列第三位。

其實,【瘞鶴銘】的背後隱藏了不少秘密,下面就在為大家揭開這些秘密的同時,探討這「大字之祖」是否物有所值?

焦山【瘞鶴銘】

一、創作背景及其內容揭秘

【瘞鶴銘】的來源有一個傳說: 大約在南北朝時期,一個取名華陽真逸的隱士在華亭得到一只仙鶴,仙鶴隨他四處雲遊,想不到在鎮江竟然仙逝而去。仙鶴是古人心中的長壽胎禽,它的死向主人昭示了追求長生不老的虛幻。

主人用玄黃的絲綢收斂遺骸,葬在焦山下,並在葬鶴的土丘旁寫下了一百多字的【瘞鶴銘】進行憑吊。「瘞」【yì】是埋葬之意,瘞鶴銘就是葬鶴的銘文。成文之後,隱士僱用工匠將全文刻在焦山摩崖石壁上。這就是【瘞鶴銘】的來歷。

【瘞鶴銘】的內容雖不足為奇,但書法卻非同一般,而且其背後隱藏了不少的秘密,首先是由於銘文只書其號,不寫真名,讓人對它的書者猜謎至今。下面我們就從眾說紛紜【瘞鶴銘】的書者開始,來一一揭開其中的秘密吧。

【瘞鶴銘】五石整拓本,清中期拓,中國國家圖書館藏

二、書者之謎、爭論不休

【瘞鶴銘】無論是書風還是記述習慣,都不同於中國書法的傳統習慣,首先是它沒有留下任何朝代紀年的資訊,甚至也沒有留下作者的真名,所以關於【瘞鶴銘】的書者,歷來一直爭論不休,讓人猜謎至今。主要觀點有三:

第一說為東晉王羲之所書,由唐人孫處玄所撰的【潤州圖經】最早記載,故而黃庭堅等學者認為【瘞鶴銘】是出於王羲之筆下。在鎮江,流傳的也是王羲之所為,因為王羲之的妻子是鎮江人氏,王是鎮江的女婿,再加上美麗的傳說,故而【瘞鶴銘】出於其手,猶有一定的可信度。

第二種說法是:南梁天監十三年(514年)刻,由南朝道教首領陶弘景所書。此說最早由北宋學者、書法家黃伯思提出,他認為是陶弘景隱居鎮江句容茅山時,晚年自號「華陽真逸」,而銘文也頗有道教口風,此說宋代即得到大批學者認可,明清也有許多學者贊附。

陶弘景畫像

第三說書者為唐朝的王瓚。宋張邦基在【黑莊漫錄】雲:「觀銘之側,復有唐王瓚刻詩一篇,字畫差小於【鶴銘】,而筆法乃與瘞鶴極相類,意其王瓚所書」。另外還有其它幾種說法,如清程南耕以為是唐皮日休書,還有人認為是唐朝顧況等所寫,對此也各有各的理由。

現代學者們雖然傾向陶弘景說的居多,但一直未能形成定論。其次關於 【瘞鶴銘】出現的年代。由於銘文中只寫了亡鶴之時的幹支紀年,不列朝代,更未著撰書的年月,我們只知道在唐代已有了對【瘞鶴銘】的著錄,故而其成書時間應在唐代及唐以前,但其具體年代至今仍是無解之謎。

三、書法風格多姿多彩

更為奇特的是: 【瘞鶴銘】的行文順序是從左到右(古代豎寫順序通常是從右到左)。這或許是以「 鶴立雞群」的獨特,相引起觀者的特別興趣,又或者是書者為左手所寫的?也成了一個未解之謎。

【瘞鶴銘】部份文字拓片

【瘞鶴銘】整篇文章文風飄逸,字裏行間流露出濃厚的六朝氣息。其字型渾厚古樸,仿佛楷書又帶著隸書和行書意趣,字形大小懸殊,一筆一畫毫不拘束,仿佛一個個姿態各異的生命自由舒張。

【瘞鶴銘】用筆純熟,體現出成熟楷書的書法特征,同時也體現出書寫者很好的書法修養。用筆起收有致,撐挺勁健,多用圓筆藏鋒,逆起圓收,飽含篆隸之意,故意趣高古。而在此基礎上,北碑風格的方折用筆也間或出現,增強了其雄健之氣,從而體現了【瘞鶴銘】「意會篆分,派兼南北」的風貌。

【瘞鶴銘】的結體寬博舒展,變化豐富。上下相銜,如仙鶴低舞,儀態大方,飄然欲仙,透出「瀟遠淡雅」的韻致。雖為大字,結體舒展卻不松散,具有小字結體的謹嚴與法度,緊結茂密。同時,其結體由中宮向外作放射線狀,寬博舒展,上下相銜,儀態大方,似散還合,平中求奇,盡具真率之情,或縱或橫,得字之真趣,錯落疏宕,氣勢寬宏。

【瘞鶴銘】水前本選錄

【瘞鶴銘】刻石的造型不同於其他行列分明的碑刻摩崖字跡那樣將字形大小規整統一,而是大小錯落變化反差很大,有行無列,頗像行草書的布局之法。且其中字型大小各異,靈活多變。蕭疏淡遠,寓華美於沈毅,淩空弄翰,得蒼雄之筆力。樸茂雅致,字形活潑,使章法生動而和諧統一。

四、後世影響深遠

【瘞鶴銘】是中國書法藝術發展史上的重要碑刻,為書法石刻中的珍品。在焦山碑林的所有石刻中,【瘞鶴銘】為第一名碑。它是鎮江焦山碑刻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也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的重點文物。在中國眾多的石刻中,唯有焦山【瘞鶴銘】和陜西【石門銘】被稱為「碑中之王」。

【瘞鶴銘】之所以被推崇,因其為南朝時代書法氣韻,特別是篆書的中鋒用筆的滲入;加之風雨剝蝕的效果,還增強了線條的雄健凝重及深沈的韻味。此碑的拓本及字帖久傳國際,名震海內外,是研究書法藝術之代表。它既是成熟的楷書,又是領會楷書發展過程中之篆、隸筆勢遺蹤發展史的重要實物資料。

北宋·米芾觀【瘞鶴銘】題刻

【瘞鶴銘】一直為書家所看重,自宋代【瘞鶴銘】殘石被發現以來,歷代書法家均給予其高度評價,對它的時代、作者、思想藝術性等方面的研究、探討一直沒有停止過。

北宋書法家黃庭堅的大字行楷作品受其啟發頗多。現代書畫家張大千更是因個人性格特征與【瘞鶴銘】透露出來的筆墨意趣及思想內涵高度契合,以【瘞鶴銘】為基礎,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大千體」書法藝術。

綜上所述,由於【瘞鶴銘】是南朝石刻書法中最具重要意義的石刻之一,雖然它的身上裝載著不少秘密至今未解,但因其書法風格多姿多彩、 既是成熟的楷書,又是領會楷書發展過程中之篆、隸筆勢遺蹤發展史的重要實物資料,因此,對後世影響很大,為隋唐以來楷書典範之一,所以被歷代書家推為「大字之祖」是實至名歸的。

總之,作為「大字之祖」的【瘞鶴銘】,其歷史地位、藝術價值、爭議謎團、研究探索以及影響傳承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揭開了其中秘密之後,我們就能更好地認識和傳承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位於鎮江焦山的藏有瘞鶴銘殘石的寶墨軒

本文由「如日中天54」原創,歡迎關註,共同學習,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