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上善若水——儒家的水、道家的水、佛家的水

2024-07-09文化

中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其中,儒釋道三家各自發展,各有傳承,衍生出眾多支派,開枝散葉,並成為華夏顯學,統貫著學術與文化的命脈。

如果說中國傳統文化是一本厚重的智慧書,那麽,道家智慧是最機敏的一頁,儒家智慧是最中正的一頁,佛家智慧就是最超脫的一頁。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三家思想始終是在矛盾爭鬥與融合滲透中發展,猶如三枝奇葩,各彰異彩,相互輝映,故有所謂「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的說法。

後世的仁人君子也都在這種文化氛圍中修身立人,做著出世入世的事業。

孔子曰:「智者樂水」

「智者」的智慧當如水之靈活。若藏於地下則含而不露,若噴湧而上則清而為泉;少則叮咚作樂,多則奔騰豪壯。

水處天地之間,或動或靜;動則為澗、為溪、為江河;靜則為池、為潭、為湖海。

水遇不同境地,顯各異風采;經沙土則滲流,碰巖石則濺花;遭斷崖則下垂為瀑,遇高山則繞道而行。

水,可由滴滴雨水雪水而成涓涓細流,而成滔滔江河,而成茫茫海洋。

「智者」的智慧當如「樂水」之靈感,時間如流水,我們要珍惜,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百姓如江水,為官要慎篤,【孔子家語】雲:

「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載舟,亦可以覆舟。」

水是美麗動人的,【紅樓夢】中言,「女人是水做的骨肉」,【荷塘月色】寫道:「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

水也是多愁善感的,清新飄逸的仙湖也有「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之時,詞中高手如李煜更有「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之嘆。

水是交友的榜樣:

「君子之交淡如水」;

水也是處世的辨證:

「水至清則無魚」。

水中,有儒風。

老子曰:「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江海之所以能為五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五谷王。」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莫之能先,以其無次易之也。」

水,是位辨證哲人。「上善」的智慧當如「若水」之柔中有剛,剛柔一體。水,貌似柔,實則強;水雖柔,但可克剛。滴水久之可穿石,流水載歌載舞可使角角棱棱的石頭日臻完美成鵝卵石。柔軟的水,加壓能把巨巖擊碎,能把成噸的鋼材像揉面團般鍛壓。

「上善」的智慧當「若水」之隨機應變。

水,常態為液體,降溫至零度就凝固為固體;升溫至百度則化為瓦斯——聚於低空則為霧,升到高空則成雲,凝結下落則或為雨、或為雪、或為雹、或為霰……借助日光月光,還呈現為霓虹華暈。水以不變呈萬態,「大道似水」。

【莊子】雲:「水之積也不厚,則負大舟也無力。」

是啊,水積不厚深就無力行大船,人若學問修養不高深又怎麽能擔當重任?

「從水之道,而不為私焉。」

水自有水流之道,只要順此道而遊,並不需要自己的意誌——順其自然。

水中,有道意。

佛家曰:「水到渠成」

【五燈會元.仰山南塔光湧禪師】裏面,有這樣的「參話頭」記錄:

問:「如何是妙用一句?」

師曰:「水到渠成。」

正如明代何孟春在【余冬序錄】中所做的解釋:

「事任自然,時至輒濟之意。」

這是佛家的一種「隨緣」的處世態度。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苦樂隨緣,得失隨意。

佛家有言:有緣不推,無緣不求,順其自然,煩惱即去。

生命在於進取,人生在於努力,隨緣是一種不執著於結果的豁達。

盡人事,聽天命;不是放棄,不是軟弱,這是一種生命的智慧。

謀事之時,隨順因緣,盡力而為,知難而行,積極奮鬥。

盡力了,努力了,所有的結果都是命中註定的結果,一切就是最好的安排,該什麽樣就什麽樣吧!

人生,無怨亦無悔就好。

緣,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茫茫人海,難得是緣。

在茫茫人流中穿行,總會經歷太多的離別,太多的聚散,人生所有的際遇都是一種註定。

遇見,緣起,離別,緣滅。

人生處世當如水,善待一切,靈活、善變,不妄求環境適應自己,而善使自己適應環境。

讓我們「如魚得水」,「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水中,有禪味。

明倫書院——「全國十佳國學教育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