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大型數智湖景演藝秀【湘湖·雅韻】探秘

2024-06-18文化

湘湖·雅韻彩排現場

首部亞運遺產大型沈浸式跨時空數智湖景演藝秀【湘湖·雅韻】,6月30日將公演,屆時,杭州亞運會開閉幕式上的數智人「弄潮兒」將重返杭州。

懷揣著對亞運之城的深深眷戀,弄潮兒將現身湘湖·雅韻公園,再次點燃杭州亞運會開閉幕式主火炬塔錢江潮湧。這是一個關於對亞運遺產接續繼承與再造提升的約定,赴約大幕即將拉開。

湘湖·雅韻彩排現場

山水舞台 突出潮湧舟船元素

時間倒退回2023年10月24日,杭州亞運會開閉幕式團隊與蕭山區簽署戰略合作協定,開閉幕式演出及道具、主火炬塔等亞運資源由此永久留存湘湖。

為承接杭州亞運會開閉幕文藝演出,湘湖為其量身客製了湘湖·雅韻公園。公園位於湘湖國家旅遊度假區湖山廣場,掩映於湘湖的湖光山色之間,總建築面積約8000平方米,定位為融合湖景演藝、休閑消費、時空感官,社群聚會等功能為一體的沈浸式多元文化綜合體,締造杭城文化演藝新名片。

湘湖·雅韻彩排現場

公園以遠山為幕,湖水為基。可升降的圓形主舞台以及4座投影裝置、6道可移動立屏設於湖面之上,將與長達近百米的音樂噴泉水幕、光影雕塑「錢江潮湧」共同配合,在【湘湖·雅韻】演藝秀中呈現精彩故事。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不同於傳統舞台需要人工控制上升或降落,這裏的舞台高度可根據湘湖水位漲落而自動數控升降,以達到最為適宜的演出高度。

湘湖·雅韻彩排現場

若泛舟湘湖,市民或許已經註意到了公園裏最引人註目的裝置——杭州亞運會主火炬塔「錢江潮湧」,正以光影雕塑之態屹立於湖面船型基座之上,這也是世界上首次將大型運動會主火炬裝置呈現於常態化文旅駐演中。

在與舞台相對的觀演區域,共有1214個觀眾坐席,其中看台區域1020席、卡座區域194席。看台布局呈月牙形,多處引入「浪花」「蓮花」等特色元素,清水混凝土的異形建築外立面彰顯著與湘湖自然山水融為一體的原生態設計理念。

湘湖·雅韻彩排現場

其中,為凸顯湘湖特色,「舟」元素貫穿公園設計與演藝始終。無論主火炬塔的底座、看台造型,還是「弄潮兒」的出場方式,都與之有關,這是建築施工與演藝創制團隊共同對「中華第一舟」的致敬。

湘湖之畔的不遠處,跨湖橋遺址博物館內,距今有著8000年歷史的跨湖橋獨木舟靜靜地停駐在湘湖水下。如今,以它為原型的「舟」符號,浮出湖面,穿越時空,與杭州亞運緊緊融合在一起。

湘湖·雅韻彩排現場

亞運雅韻 共赴文化視聽盛宴

【湘湖·雅韻】演藝秀由杭州亞運會開閉幕式總導演沙曉嵐帶領雙奧、雙亞團隊傾力打造。創制團隊表示,這是一場「科技+文化」的視覺盛宴,把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開閉幕式四場演出的文化精粹創意性留存,經過組譯與升級,打造集「重體驗+高融合+強科技」於一體的文旅新場景。

令人期待的是,演藝秀演繹了一個全新的故事,以數智人的情感表達作為【湘湖·雅韻】故事的內核,在杭州亞運會閉幕式化作繁星消散後,懷揣著對杭州的深切不舍,「弄潮兒」決定透過時空穿梭,探尋自己存在的意義,追尋生命價值的永恒。

湘湖·雅韻彩排現場

隨著故事推進,如詩如畫的【國風雅韻】盡收眼底,吉祥物「江南憶」逐浪競爭流,絕美白鷺【山水共清暉】,全場共鳴【相知無遠近,萬裏尚為鄰】……觀眾不僅可以重溫這些亞運經典記憶,還將沈浸式跟隨數智人跨越時間長河,體驗跨湖橋文化、良渚文化、吳越文化、宋韻文化直到現代社會文明的薪火相傳。

在湘湖的青山綠水間,演藝秀將透過數位化演繹、科技化呈現和現代化表達,借助全景升降傾斜機械舞台、多維數控雷射噴泉、270度移動全像影像、全包裹式水火特效、空中無人機編隊創意表演,融合多元演藝形式,使越之風韻、宋之美學、國之文化展現得淋漓盡致。

湘湖·雅韻彩排現場

賦能湘湖 融合科技文化之美

湘湖·雅韻公園的落成開放,將成為承載人們對杭州亞運會美好記憶的鮮活載體,也讓世界目光聚焦在湘湖。

站在「後亞運」的新起點,湘湖將用足用好亞運遺產,搶抓「演藝經濟」流量密碼,進而開啟人文與經濟之間的新通道。而湘湖·雅韻公園及其演藝秀,將成為後亞運時代湘湖文旅IP新地標。

湘湖·雅韻彩排現場

公園裏熊熊燃燒的「亞運之火」,映照出的不僅是湘湖的湖光山色,還是湘湖文旅產業的日益興旺,更是湘湖在視覺智慧產業新賽道上奮力奔跑的身影。

作為「中國視谷」視窗園區、核心承載地,世界級的科創IP與世界級的文旅IP在湘湖交相輝映。

湘湖·雅韻彩排現場

正如湘湖國家旅遊度假區管委會負責人所說,「我們將結合奧林匹克精神、中華體育精神,為湘湖·雅韻公園註入更加豐富的展示內容,創新更多元的營運模式,將其打造成為杭州文旅的一張金名片,助力湘湖向著世界級旅遊度假區邁進。」

透過【湘湖·雅韻】憧憬未來,融合著「科技+文化」之美的新湘湖正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特色發展道路,也將開啟走向世界的又一扇窗。

湘湖·雅韻彩排現場

撰稿: 蘭 玉

攝影: 呂慧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