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一周藝術人物|看樂堅、韓博、吳彥含等的尋隱與交錯

2024-07-17文化

回顧一周藝術人物,在上海,藝術康寶堅「尋隱——樂堅作品展」在上海三柒貳三美術館展出。上海藝倉美術館「對形:布線與貼面——韓博、於艾君雙人展」對外展出。青年藝術家吳彥含首次個展「方寸之間」在東一美術館開幕,藝術家以線條為藤蔓,編織回憶的花園。

在北京,青年藝術家汪征禎帶來全新個展——「松」,展覽旨在探討「松」的自然精神與新時代女性力量,引發觀眾對於性別、文化認同和社會價值的思考與討論。今日美術館新展「神話在哪裏:上古宇宙的奇幻冒險」則追溯中國神話的歷史本源,將中國上古神話故事按照時間、空間和生命哲學等思維發展模式進行沈浸式的展示。

上海|藝術康寶堅

「尋隱作品展」開幕

「尋隱——樂堅作品展」近日在上海三柒貳三美術館對外展出。本次展覽以「尋隱」為主題,匯集了藝術康寶堅的眾多作品,為觀眾呈現了一場視覺盛宴。他的作品是對隱秘世界的一次深刻挖掘與溫柔揭示,讓人們在喧囂的都市生活中找到一片寧靜與自我反思的角落。

藝術康寶堅

樂堅,1961年出生於上海。1985年就讀於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國畫系。1999年起任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副總編輯。樂堅具有童子功書寫繪畫技法和家學淵源,同時又經過學院系統理論與實踐學習,加之其在美術編審和副總編的工作經驗,廣集吳昌碩、關良、黃賓虹、林風眠等中西大家之所長,具有豐富的繪畫知識和中國文化的積澱,對其水墨創作、油畫表現及瓷器描繪都有裨益。

樂堅對傳統文化的反思,使他的創作回歸了基本,畫家不能簡單地重復,而是將當代意識融入古老的筆墨技巧中,幾十年的苦功,數以百計的漸進山水直到形成規模,自成風格,他以遠近山的形狀深淡對比,畫出立體,制造出山谷深䆳又近在咫尺的效果。

樂堅畫作

近期創作的系列山水,更為強調現代藝術的構成意識,物象取舍上也更具視覺上的張力效果。但仍保有「見青煙白道而思行,見平川落照而思望,見幽人山客而思居」之意,文人情懷猶存。在他的作品中,色彩構成,光影引入,時間空間的呈現,筆墨的書寫率性,尤其是思考觀念的表現,無不遵循著道法自然的創作路徑,而非泛泛的墨色紛呈的程式化。

據悉,此次展覽由上海三柒貳三美術館、中國文化管理協會藝術典藏委員會主辦;上海海上油畫雕塑創作中心學術指導;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協辦;宗蕾擔任展覽總策劃;由蔡彭城策展;張遠山擔任學術主持。展覽將持續至10月7日。(宗和)

上海|韓博、於艾君

繪畫與詩歌的交錯

7月12日,「對形:布線與貼面——韓博、於艾君雙人展」於上海藝倉美術館舉行。韓博、於艾君作為藝術家的同時,又同為詩人。

線與面是於艾君和韓博各自擅長的語言,它們在繪畫平面上構成著對形關系。素描是於艾君的藝術之源,在拓印、塗抹、刮擦與刷繪等技術之下,孕育出紙本、布面、綜合材料以及繪畫裝置等不同形態的創作,使得最為古老的素描基因植入其他媒介之中,在當代語境下倔強生存。

韓博【梯航走地雞】,麻布丙烯,45×55cm,2024

馬賽克拼貼是韓博的賦形原型,並由此繁衍出其他形式的色域拼貼。借此,韓博表達著對歐洲古典時代的文化認同(古羅馬時期是馬賽克藝術的黃金時代),也將自己曾經從事的戲劇工作挪移到畫布之上,使得繪畫更具戲劇性。

於艾君【低端神】,木板、膠、油畫顏料、金屬顏料,上、下:19.8×29.8×0.8cm,2023

此次展覽也是藝倉美術館「碼頭計劃」的第八期,該計劃以藝術江岸為舞台,邀請不同藝術家、策展人、音樂人、設計師、研究者共同加入對話,就展覽、教育、公共計畫、寫作出版、藝術跨界等內容,持續開發具有跨文化、跨學科思想精神的創新實踐,並不斷探索符合在地語境的藝術生態新模式。在13日傍晚舉行的「‘馬賽克一切’及‘素描重思’」的對談中,兩位藝術家和策展人劉化童共同探討,技術發展之中,馬賽克與素描近乎人類繪圖本能的古老技法將何為的問題。展覽將持續至8月9日。(宗和)

上海|吳彥含

方寸之間,編織回憶的花園

近日,青年藝術家吳彥含首次個展「方寸之間」於上海東一美術館開幕。展覽是對其14歲前珍貴的童年時期的繪畫創作回溯,也是其藝術生涯的第一次個人展覽。展覽展出了吳彥含10歲至14歲之間創作的23件繪畫作品,在這段重要的成長時期中,繪畫成了藝術家的視覺日記,同時也是她自我情感的出口,在每天的繪畫中,她逐漸摸索到屬於⾃己的獨特藝術語⾔。她總是隨身帶著卡片和勾線筆,隨時隨地記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在她的筆下,黑白線條簡約而直接,勾勒出當下最真摯的情感。這種質樸而深邃的視覺表達方式,如同遙遠的結繩記事,充滿質感卻⼜神秘,是屬於一個女孩心中的思緒秘密。繪畫對吳彥含來說也是一個放松的樂園,她說:「當我在創作時,我會有一種輕松和愉悅的感覺,當我拿起畫筆勾勒線條的時候,我一整天的煩惱和負擔就全都消失了。」

吳彥含畫作

孩童的情感流露也許是最珍貴的,這是⼀種沒有假想觀眾的表達,一切都是藝術家自發的情緒流動,恰恰是因為這份赤誠,她的藝術語言也是獨特的。在她的作品中,畫面被分割成多個小空間,這些空間既獨立又相互關聯,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視覺敘事結構。在這些「方寸之間」,藝術家訴說著眼前的現實和無窮的想象,而其中的線條和留白是屬於她的 「腦海花園」,畫面仿佛無窮無盡,永遠處於永恒而無止境的變化之中。

伴隨頭成長,吳彥含也在接受著傳統的美術訓練,她依然堅持著自己的藝術創作,同時也依舊珍藏自己的童心、靈感以及對藝術的熱愛,這些最珍貴的東西也將不斷地成為吳彥含藝術創作的動力。

展覽現場

在開幕式上,謝定偉館長宣布東一美術館收藏吳彥含的繪畫作品【被數學入侵的夜晚xyz】。

展覽現場

吳彥含,出生於2007年,四歲開始學習繪畫,至今已有十余年。她透過日常繪畫記錄自己的情感和對世界的觀察,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此次展覽由東一美術館作為支持單位,陸蓉之擔任學術支持,肖戈擔任策展人。展覽將持續至7月23日。(宗和)

北京|藝術家汪征禎

個展裏的「松」與「她」

松樹在中國山水畫中,常常作為山川的守護者,象征天地之間的穩固與永恒,與山水精神的力量緊密相連。

青年藝術家汪征禎

6月29日,北京skp-s二層的藝術空間呈現了青年藝術家汪征禎的個展——「松」。此次個展主要有三個單元。其中,「詩經」系列作品的朦朧色彩表現源自【楚辭】,汪禎禎在這部傳統經典之中汲取精神並使用更具中國傳統山水畫風格的藝術語言進行創作;「山水城林」系列作品以更具當代性的藝術語言完成了對風景內容的表現。作者以簡約的圖形、漸變的色彩、解構的構圖表現山水,以山水精神營建山水城林的概念、以當下的視角解析山水關系的方式始終貫穿於藝術家的創作之中;在「她」系列之中,藝術家則以花朵象征女性,強調了女性的自然內容與生命力。

汪征禎作品

汪征禎的作品融合了中國傳統繪畫與西方繪畫,探討了中國山水精神,即人與自然、人與萬物以及人與人之間相互融合共生的生態系整體意識。女性如松,既有溫柔的堅韌,又有堅定的信念,本次展覽也旨在探討「松」的自然精神與新時代女性力量,引發觀眾對於性別、文化認同和社會價值的思考與討論。

據介紹,作為青年藝術家,汪征禎現創作、生活於北京和上海。她的創作受到女性主義思想的啟發和影響。(文/高丹)

北京|「神話在哪裏」

藝術家群體齊繪上古神話

近日,今日美術館新展「神話在哪裏:上古宇宙的奇幻冒險」開幕。

展覽追溯中國神話的歷史本源,將中國上古神話故事按照時間、空間和生命哲學等思維發展模式進行沈浸式的展示。展覽分為「神話起源」「上古諸神」「愛與永恒」「未來神話」四大主題,將28個上古神話故事分為7個展區呈現。從宇宙混沌為始,創世神話為開篇,天地、四季、自然氣象等諸神各司其職,幻化自然,孕育萬物,自此開啟中國上古宇宙的奇幻世界。感受第一神山昆侖、無底深淵歸墟、山海生靈等神秘境遇,體會神話中的英雄傳說,各種奇異生物、神奇景象和超自然色彩形成中國上古神話獨特的沈浸式體驗。

展覽現場

展覽包含了豐富的媒介展現形式,MR虛擬與現實互動體驗、影像、裝置、互動影像、雕塑、桌布、數位鑲嵌畫和基於人工智慧演算法的藝術作品。

據悉,展覽由藝術家馮彥博、李子寧、孫文傑(小落)、閆恒(左北)、鐘港等聯合出品,藝術家們依據先秦、漢代時期文獻所記載零星片斷的神話故事,透過這些散佚的神話,探索中國神話起源、歷史發展與未來。

展覽現場

展覽也呈現了當代語境中,AI、MR技術下重塑的神話,跨學科展現科技、藝術和傳統文化之間的有趣碰撞,特邀藝術家zzyw(汪洋和漆貞貞)的AI智慧演算法作品【桃源】也在展覽中呈現。展覽探討古老神話與現代科學的關聯,以及我們對未來神話的想象,透過一系列數位藝術作品展開中國神話與未來科技的浪漫對話。展覽將持續至10月13日。(文/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