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回顧:俗語「白露前是雨,白露後是鬼」,白露下雨是好是壞呢?

2024-04-08文化
徐光啟的【農政全書】中有這樣的說法:「白露之水,味道苦澀,米與米接觸,白色沙,青菜,苦澀。有句諺雲,白露之前,有一場大雨,過了一夜,就有了鬼魂。這是一種叫做「苦雨」的說法,田裏的水稻被露水澆了以後,就會患上白露癥。不采摘的青菜,遇著露水就會變成苦味,古人有雲:「白露之前是雨水,白露之後是鬼魂。」顯然,「白露」是一道分水嶺,對於農作物來說,「白露」不是什麽好時節。那為什麽白露之後會有雨?這是怎麽回事?「白露」「白露秋宵,一夕寒」,白露過後,大自然的溫度發生了明顯的改變,炎熱的天氣已經接近尾聲。冬天的風越來越大,氣溫也越來越低,夜晚也越來越冷。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水、土、水、濕,則為露」。古代講究四個節氣對應五種元素,秋天為金,黃金被陽光照射,就會發出白色的光芒,再加上秋露過後,就是豐收的時候了,所以叫「白露」。白天的時候,太陽還很毒辣,但是當太陽落山的時候,溫度就會急劇降低,晚上的時候,天空中的水分就會被凍住,變成一片雪白。


在朝陽的照耀下,晶瑩剔透。古代的人們把這個時節稱為「白露」,這和它有著密切的關系。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有這樣的描述:「秋露之盛,以碟之,煮之,可使人長壽,不餓。」因此,每年白露之日,都要采摘,原是求長壽之意,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已成為一種風俗習慣。秋天進入室內,需要及時保暖和保濕,因為秋天的到來,不但氣溫下降,連空中的濕氣也被吹幹了。


因此,我們在古代的電視節目裏,常常能聽見更夫打著銅鑼大叫:「天氣幹燥,心裏有一團小小的火苗。」這可不是好心,這是一個非常幹燥的現實,如果真的著火了,在沒有消防系統的情況下,人們的房屋大多都是木制的,一旦著火,想要撲滅可就難了。下過一場大雨,白露之後,是立秋和處暑兩個節氣,說是秋季,其實和夏天也沒什麽區別,特別是短暫的「暖冬」,更是讓人苦不堪言。


古語有雲:「熱在三伏」,就是白露以前,溫度高,而且潮濕,潮濕,多雨,這個時候,降雨就很重要了。氣溫越高,水汽就越容易被蒸發,而且,作物生長也離不開水,所以,農田裏的作物,必須在這個時候澆水,才能起到最大的作用。由於我們國家地處大陸,盛夏時節降雨並不罕見,對於農夫們而言也是一種享受。不過,白露過後,天空一片晴朗,天空中的雲層越來越稀少,雨水的機率也越來越小,除了遇到台風,或是出現一些特殊的氣候現象,但這些都是很罕見和意外的。


即使是下雨,做農活的人也不願意看到天上落下一場白露,這是怎麽回事?白露成鬼隨著白露節氣的到來,寒冷的天氣開始向南方移動,在寒冷的天氣下,降雨會轉化為寒冷的「冷水」,對農作物的危害很大,很可能會導致農作物的病害,導致產量下降。鬼魂這種東西,一般人都是躲著走的。白露之後的雨,被比喻為鬼魂,說明他們是真的不想在白露之後下一場雨,最起碼也要等到作物成熟,收割完畢之後才會下。


清代梁章鉅所著的【農侯雜占】有如下記載:「白露之前,是一場大雨。那時候有雲,就是下雨,那朵米花一遇到太陽就會噴出來,然後就會下雨。就在我嘔吐的時候,忽然下起了一場大雨,打了我一個措手不及,這才有了白颯的性命。」在中國的南部,「白颯」是最容易發生的一種現象,那就是晚熟的時候,也就是棉花開花的時候,所以才會有「白露天,谷米白如銀子」的說法,但是如果白露的時候沒有晴朗的話,那就是災難了。所以,廣大農戶要註意預防,及時利用氣象資訊系統,及時進行相關的農業科技防治,從而達到規避秋汛的目的。而且,「白露」既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機會。華南東部普遍出現「白露」後多雨的現象,此時應抓住這一時期的降雨,或可用於其他用途,或可留待來年使用。結束語「八月寒霜,湖上一方老。「一夜秋雨多,衰荷半倒。」距離白露只有數天的時間了,對於農耕來說,白露是一種考驗,但對於祖國的廣袤大地來說,卻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天氣晴朗,正是出門的好天氣,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準備好?當然,還要註意白露之後的鬼魂,比如秋天的雨,不要著涼。#圖片和粉絲獎勵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