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為什麽同樣是【論語】問農,孔子對農事卻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態度?

2024-03-31文化

【論語】中有兩處問農的記載,孔子對不同的人給出了截然不同的態度,這是孔子的雙標嗎?

【樊遲問稼】的原話是:

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繈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轉譯過來就是:樊遲要跟孔子學習種植和苗圃技術,孔子說他不會,等樊遲出去,孔子就說樊遲是個小人,只要為政者奉行禮義信,小民就會納頭來拜,根本不用學習種植技術。

同樣是問農,孔子對南適就不一樣,原文如下:

南宮適問於孔子曰:羿善射,奡蕩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宮適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轉譯過來就是:南宮適問孔子:羿善於射箭,奡善於水戰,最後都不得好死。禹和稷都親自種植莊稼,卻得到了天下。孔子沒有回答,南宮適出去後,孔子說:這個人真是個君子呀!這個人真尊重道德。

為什麽同樣是【論語】裏的子曰,對農事卻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態度呢?為什麽一個是非人哉,一個是君子哉?

難道是孔聖人神經錯亂了,一會齒於農事,一會又贊賞農事?

其實,這並不矛盾。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句話,很好地詮釋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

樊遲要學農,孔聖人說他不如老農,你要去向老農學習,畢竟術業有專攻。但樊遲又要學種植花草,這還不是問道於盲嗎?

所以,孔聖人說樊遲非人哉,孔聖人的本意,並不是看不起農事,而是看不起樊遲這個人。

「禹稷躬稼而有天下」這句話,還可以引申出其他思想。

為何禹和稷種莊稼,能得到天下呢?禹和稷是王,王應該做王做的事,種莊稼是王該做的事嗎?明顯不是,因為「術業有專攻」啊!

那麽這究竟是為什麽呢?

帝王親耕,一為天下之表率,二為重視農事。

但禹稷躬耕,乃是為了術,是為了尋找農事的最佳種植技術,使得天下糧食大增。

只有最先進的種植技術,才能提高糧食產量。民以食為天,有了糧食,百姓自然攜子來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