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原生態」元素成為可編碼物

2023-12-14文化

數位復制時代(age of digital reproduction)在20世紀末隨著技術和媒介形式的豐富而到來並一直在演進,這對藝術品而言有利有弊。為人熟知的「原生態」關聯少數民族題材或地域文化藝術創作風格,以最原始和本真的少數民族聚居地,從群體或個體的獨有特征入手。然而,海量的異域影像使「原生態」逐漸步為一種「媚常藝術品(kitsch)」,經由可復制的符碼元素和文化挪用縫合出的拼裝物(bricolage),其數量上的累計足以稱為「資料庫」,但久而久之陷入僵滯。「原生態」引以為傲的真實性也變為感實性(truthiness),各種形式的挪用極為常見。我們不妨透過事例來理解。

大家熟悉的「印象系列」大型實景音樂演出,這個系列依托有代表性的城市、景點、民俗風情區和地理符號的實景,創作了一系列情境體驗劇,包含歌劇、舞蹈、燈光表演、互動劇場、沈浸式戲劇等形式,成為地區旅遊常駐且藝術水準較高的商業演出計畫。

劇場表演雖然經過反復排練和商演,但是無法每一次都像機器一樣分毫不差地完成每個動作,達到完全一致的效果,每次表演都是對母題的重新闡釋。「印象」系列有一個共同特征,以當地天然的景觀、地形地貌或歷史遺跡為舞台背景,卻極度依賴夜間炫目的幻燈效果、聲音效果與劇場坐席對空間中心的圍繞性。其中的「原生態」噱頭很難不讓人將之視作技術條件「電鍍」的數位光影原始場景美學營造實驗。

這種「原生態表演」是與真正的日常性剝離的,雖然起用非職業演員,但其本質是模仿和象征化處置。從「印象」系列表演對場景美感的迷戀可以看出,展演裝置弱化了人的表演功能,伴舞的演員是與山川草木、梯田民居性質類似的背景板本體論式的景觀,借助數位媒介的便捷性,光影畫面將靜態和動態的視覺資訊都框定在台上。

進一步而言,符碼化過後的元素已成為可供編輯的程式碼,同一套材料和風格反復使用/表演,透過簡單的操作便能將之擴散和傳播。如歌唱家雷佳發行的民歌專輯【中華五十六民族之歌】收錄了56個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歌並將之改編,雖保留原始的曲調,但是其伴奏、演唱和MV的視覺風格呈現了多元風格的「雜糅性」。首先,伴奏方式多樣,包含管弦樂交響、傳統民樂合奏或獨奏、電子樂,也有無伴奏清唱。其次,演唱語言大多為普通話,僅有少數幾首歌用民語或普通話摻雜民語的方式演唱(如【達達瑟哎咦】【諾恩吉亞】與【我們從小就相愛】)。最後,雷佳本人參加了所有MV的拍攝並進行了「跨民族表演」:身著不同少數民族的傳統服飾,遊走在真實或虛擬的場景中。很明顯,數位編輯技術痕跡與流行曲化的曲風和視覺風格的痕跡躍動其間,這種雜糅絕非僅代表了某個族群特性或單獨的文化模態。

「原生態」因為少數民族藝術和地域藝術被大眾熟知,卻受創意工業的法則支配文化產生機制,也是受幹預的自動化裝配,以當代流行的美學原則為再轉譯標準。當展演動機被操縱,審美差異化的意義便會風流雲散,折中主義和適用原則主導了創作思維。數位編譯之後的復制產品可能被認定為最接近原貌,而真正的原境卻流失掉了。(社會科學報社融媒體「思想工坊」出品 全文見社會科學報及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