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豆瓣高分小說【清明上河圖密碼】走上舞台,大IP改編瞄準「新人」

2024-06-10文化

摘要: 國風國潮的舞台表達

隨著畫家張擇端拾起台口的梅船,大屏逐漸升起,時間回到北宋宣和三年。6月8日,國風懸疑舞台劇【清明上河圖密碼】在上海話劇藝術中心首演。

國風近年成為演出市場熱點,上海話劇藝術中心連續改編【紅樓夢】【西遊】。源自豆瓣同名高分小說的【清明上河圖密碼】,與耳熟能詳的經典不同,「以名畫為靈感,融入懸疑、歷史元素。」在劇組看來,「當代作家小說天然帶有年輕人的個性表達。」

【清明上河圖密碼】是作家冶文彪歷時十年完成的長篇小說,將【清明上河圖】畫卷中的人物逐一賦予故事,前五冊豆瓣平均8.3分,第六冊評分高達9.1分。讀者評論,這是「近年來讀得最過癮的一本原創推理小說」。張頌文、白百何主演的同名劇集已完成拍攝。

舞台劇【清明上河圖密碼】選取小說「梅船案」與「八子案」,故事始於八位北宋文人因王安石變法引起有關黨爭的辯論。

【清明上河圖密碼】充滿宋代元素

得益於小說影響力,舞台劇票房成績亮眼。不少讀者在社交平台表達了自己的期待。宋制漢服、文人雅集、琴、棋、書、畫、茶、酒、香匯聚一堂。劇組在音樂、服裝、禮儀、生活方式等下足了功夫。服飾復刻宋朝制式,輔以手繪紋樣與手工縫制。女性角色身著的「抹胸+褙子」就是宋朝女性典型裝束。開封府左軍巡使顧震穿著的錦緞,迥異於文人角色身上的粗麻。低飽和度的藍、綠、灰、棕等傳達北宋素雅、返璞歸真的審美情趣。

探案三人組
演員具備多種技能
場景帶有懸疑性

台上,彈琴作詩、揮毫落紙,看似信手拈來的日常雅趣,是演員們歷經三個月密集培訓的成果,導演王駿曄挑選演員時,找了好幾位內建才藝的年輕人,「有的會書法,有的會唱戲曲,有的具備武術功底,進組後,老師教演員宋朝禮儀、精進書法琴技,學習點茶打香印。」訓練過程中,創作可能性也在不斷生發。雅集伴奏的【春啟】,便是演員從零開始學習,在舞台現場演奏的古琴曲。

臨近中場,【清明上河圖密碼】迎來突轉,汴京汴河上,兩艘大船忽然相撞,漫天梅花飄下,一艘大船在眾目睽睽之下消失,另一艘船艙內出現二十余具屍體,懸案劇情從而展開。還原小說「大船憑空消失」情節,成為舞台劇一大亮點。不同的形制、體量的木料縱橫相交、層層疊疊。

「如果說好看是觀眾對人物演繹、劇情故事的肯定,對北宋文化抽絲剝繭的追根溯源,滿足了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向往。」相關負責人表示,【清明上河圖密碼】是繼【紅樓夢】【西遊記】之後對國風舞台的又一次探索。2021年,上話推出6小時全本話劇【紅樓夢】廣獲好評。今年首演的【西遊】中,唐僧、孫悟空均由女演員擔綱,再次奪人眼球。唐僧飾演者錢芳說:「如果唐僧還是那個唐僧,我覺得沒有必要創排話劇【西遊】,我們必須找到經典作品的現實意義。」

除了經典文學的重新演繹,編導們也將更多眼光投向近年問世的全新文本,它們往往像【清明上河圖密碼】一樣在豆瓣擁有高分評價,內建流量。去年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制作出品的單人獨幕劇【夜晚的潛水艇】,改編自青年作家陳春成同名小說,講述2000年左右的男孩如何告別青春期,小說榮登豆瓣讀書2020年度中國文學(小說類)Top1,在豆瓣Top100中國小說榜上位列第68名。去年在上海開啟全國巡演的【皮囊】,改編自銷量近500萬冊的同名文學作品,被稱為「非虛構寫作叢林中獨具樣貌的林木」。與【清明上河圖】一樣發生在河上的【兩京十五日】,改編自馬伯庸同名小說。這些舞台劇一輪輪巡演,意味著從文學到舞台的大IP改編有了更多、更新選擇。

【清明上河圖密碼】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