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是不是「向外求」?就看有沒有這兩種「顯著特征」

2024-02-05文化

所謂向外求,即以外在的存在,作為自身的參照。也就是,以外在的標準為標準,以他人之法為己之法,看似是勤奮求索,實則不過是拾人牙慧,人雲亦雲。

以佛家的話講,就是不明諸相非相,世無定法。從社會學的角度講,即缺乏自我建構的底層能力,因而不斷陷入到被他人建構的窘境。而一旦個體陷入到被他人建構的境地,也就意味著,這個個體喪失了自覺力。

所謂自覺力,就是對自我的感知和覺知,是一種向內建構的慧力。自覺力一旦喪失,那麽,個體將與自信力絕緣。沒有了自信力,那麽,更無法與「自性」達成可能的連結。

因此,我們總說,一個人要成為一個真正強大的個體,就必須從「向外求」轉向「向內求」。

於是,所謂的修行,也不過是在與外在世界的磕磕碰碰中,自覺。自覺,而後自察。自察,而後自建。自建,而後修正。修正,而後成自性。

01

向外求的人,必以世法為定法。

即看到別人哪個方法,好像可行,就以為這個方法就對自己也會有用。於是,到處跟人學方法,學得多了,最後發現不知該用哪個方法了。這是典型的「向外求」。

之所以說向外求的人,多以世法為定法,是因為他們不知法之為法,講求的都是一個因緣和合。也就是,任何一種方法,並不是這個方法有多好,而是天時地利人和一起作用,才生成這個方法,並使得這個方法有效。

一如孔子在【易經系辭傳】中所言,時位不對,一切就都不對了。因此,所謂的方法,不過是時位合宜的結果。但是,對向外求的人而言,一時的方法,卻成為了某種金科玉律。

這就像某些標準,當時制定的時候,是合宜的,是基於當時的時位限制。但是,隨著世易時移,那時的標準,早就成為了桎梏。還在死守桎梏,只能說,這個個體不過是那個標準的產物。

又比如,看到人家用什麽方法賺了點錢,也不問肌理,也沒看實際成效,就如獲至寶,要去復制黏貼。這種就是典型的「向外求」,這年頭特別多,當然,絕大部份都灰頭土臉收場。

為什麽?

因為,自己沒有搞清楚邏輯,就更不會知道這個邏輯適不適合自己。

02

向外求的人,必陷入到虛假的關系之中。

因為向外求,因此,會特別在意外界的評價機制、約定俗成、等級標準,也就是說,個體會被深刻地捆綁在這些外界執行機制之中。最終,成為被機制捕獲的某個符號,或者,某種要素。

一旦個體被外界執行機制所捆綁,那麽,個體就不得不進入到外界執行機制所設計的路徑系統中。在這些路徑系統中,不管個體是全面淪陷其中,還是半夢半醒,還是始終清醒,對於個體而言,就進入到了一種被設計的關系之中。

全面淪陷的,往往是拿到了路徑系統的好處,而又缺乏自我建構能力的個體。

半夢半醒的,大多是成了既得利益群體,卻仍然有著某種程度的自覺力,但是,前者往往打敗了後者。大多數時候,只有在夜深人靜時,才會感到些許疲倦感。

而始終清醒的,不管有沒有獲得好處,都必然是痛苦的,在「自建」和「他建」中,做困獸鬥。

因此,我們一直以來所說的「隨波逐流」,實際上指的是個體在預設的路徑系統中浮沈。這種浮沈,是根據個體與系統的匹配程度變化而生成的。匹配度越高,站在浪尖上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就一定會被一個浪打翻下來。

於是,隨波逐流,並不是一種關於人生滄桑的描述,而是一種系統路徑建構個體的秩序結果。

前者是感性的,後者是理性的。而「向外求」的個體,永遠在用感性的方式,出賣自己的理性。

因此,對於完全淪陷其中的個體而言,就成為了一種被定義的符號。而半夢半醒的個體,就陷入到虛假關系的痛苦搖擺之中。至於完全清醒的個體,則在被系統路徑拋棄和前進演化到半夢半醒之間,煢煢孑立。

孤獨的人,永遠都是那些發現了虛假關系的人。

03

個體,從社會學的角度講,是因關系的存在,而成其為個體。而關系,有外在關系和內在關系之分。

側重外在關系的建構,個體就容易滑入「向外求」的路徑系統。

因為,外在關系,本質上是依賴於傳統,依賴於秩序建構的需求,依賴於當時生存性資源的分配結構等,而形成的一系列邏輯縝密的路徑設計。基於此,在路徑系統中的個體,就會按照這些要素,進行某種軌跡的預設。也就是說,個體在整個軌跡中,與外界發生的關系,實際上都是被預設的。

而側重內在關系的建構,實際上就是個體進入到道家的天人合一的路徑之中,即看清外界關系的同時,建構起自身的邏輯體系,並透過不斷的修正,而達到自我整體的建構。

也即,完成從「自信」,到「自性」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