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究竟是青春】:精準呈現魯迅的留日生涯

2024-03-10文化

魯迅在弘文書院,1903年。

魯迅的留日這段「青春」歷程,作為一個獨立的課題予以研究(此類文獻、論文甚多),或者作為一個自洽性的具有豐富審美內涵的文學素材予以處理(比如,日本作家太宰治的小說【惜別】),也已有相當一批成果出現,那麽,【究竟是青春】這部作品有何特質及意義?

【究竟是青春】,作者:姜異新,版本:領讀文化|河北教育出版社 2024年1月

傳記文體的獨到探索

這是一部彰顯現代文類或文體探索與實踐精神的傳記作品。主體部份,即「正文本」,共包括三節:弘文學院:「身外的青春固在」1902—1904、仙台醫專:一擲「身中的遲暮」1904—1909、東京,東京:「願有英俊出於中國」1906—1909,是一部較為標準的文學傳記(中篇);附錄部份,也可稱為「副文本」,包括兩部份:附錄1:【「這一個講堂中」的「電影」——觀看之道與魯迅的「棄醫從文」】,是一篇用視覺理論探討「投影片事件」本質及與魯迅關系的學術論文;附錄2:【日本:「到東洋去」——魯迅生平陳列之「日本」部份策展側記】是一篇介紹展覽策劃經過、內容及感受的散文(隨筆)。

很明顯,采用文學傳記、學術論文、策展筆記三種樣式,或者說用傳記、論文、散文三種文體方式,對「魯迅的留日七年」做全方位、互文性的細致解讀與呈現,是作者有意為之的一個文體策略。然而,在筆者看來,這依然是一部帶有文學性氣質的傳記作品,因為「附錄1」「附錄2」雖然是不可分割的組成部份,但在文本中的功能是附內容的、說明性的,也可以看作是對主體部份(正文)所作的一個長長的註解。然而,其獨特效果就在於,作為「副文本」的「附錄1」與「附錄2」,與作為「正文本」的文學傳記,構成了一種互文闡釋、互為建構的語意關系。

比如,關於「投影片事件」的講述,「正文本」盡量只述過程、觀點,而不作理論分析,目的是顧及敘述語調的協調性和普通讀者的可接受性,而沒說或沒說透的話語及理論分析,就可參閱附錄1。因為有了附錄1,「正文本」中關涉這一節的記述才更有了自圓其說的根基。事實上,作為現代文類之一種,傳記本來就與小說、散文、論文等密切關聯。姜異新在【究竟是青春】中的文體實踐,可為同類寫作提供有益啟發。

這是一部語言雅正、剪裁精當、表達精準、雅俗共賞的優秀傳記作品。其一,敘述雅正,彰顯傳記語言的特色。這是確保一部傳記吸引讀者閱讀的重要原因之一。語體為流暢的散體文,句段延展邏輯性強;敘述語調客觀、理性,而絕無隨意而發的贅語或雕飾性的話語;以學者化的智性語言為主體,不時融入諸如「其間,他還順便結了個婚」「對魯迅來說,經過的不是一個驛站,而是一處文化的鄉愁」「盛開的櫻花恍若一片敗絮般令人憂郁」「麻木的看客形象同樣來自帝國迷夢蒙眬醉眼下的關照」之類的文學語言,等等。這都是確保這部傳記具有純正文體品格的幾個重要因素。其二,史料、文獻稀見,資訊處理很嚴謹,裁剪很嚴密。采用第一手材料並對之予以嚴格的剪裁、整合,使之成為敘述的有機部份,在這部傳記中也得到突出的體現。在今天,魯迅研究全面展開,相關文獻、史料及取得共識的學術觀點,已實在太多、太多,因此,寫一部普通傳記是不難的,難的是魯迅譜系的傳播,也就是面向普通讀者的知識啟蒙。然而,從魯迅傳創作情況來看,怎樣將之轉化為傳記文本並廣為普及,則始終是一個大難題。

【究竟是青春】在這方面做出獨到的探索,可以作為一部面向普通讀者普及基本知識的大眾讀本予以推廣。其三,雖然資訊量很大,但表達比較精準,特別是對細節的把握很到位。魯迅在日本的學習過程、師生關系、交遊經歷及思想變遷,最終無一不落實於對諸如入學誌願書、成績表、畢業證、題贈、照片、書簡、作品等大量原始物件(文物),以及「成績之謎」「解剖實習」「取締風潮」「投影片事件」「習俄文」「發聲【河南】」等具體而微、具有歷史現場性的場景或細節的考述。這種考述或表達不僅使其「信史」(歷史真實)價值和意義得以充分凸顯,也從內容上賦予這個文本以上佳的可讀性。

這是一部吸納最新研究成果、彰顯「傳記學」新氣象的典型文本。一方面,任何一部有生命力的傳記,必然要吸納取得共識的最新研究成果。比如作者關於「投影片事件」的解讀。一直以來,一種流行的習焉不察的觀點認為,「投影片事件」是導致魯迅「棄醫從文」的動因原點,但在姜異新看來,並非如此。她用大量的史料和考述證明:魯迅在細菌學講堂上看到的「電影」,已經不是當時的時局新聞,而是剛剛過去的歷史;這種「電影」(「處斬為俄軍當偵探的中國人」)在此之前早已透過各種形式觀看了很多。最後,她總結道:「魯迅的民族屈辱感遠非細菌學講堂上的‘頓悟’或‘震驚’,而是視覺暴力美學最大限度地激發了個體的文藝感受。」此論一出,長期以來圍繞這一論題所展開的論證從此可以到此圓滿畫上句號了。

另一方面,在文學傳記中引入視覺元素,也應是傳記寫作的一個必然趨勢。在這部作品中,魯迅退學記錄、成績表、畢業證、作品手稿、書信、照片等大量原始圖片的引入,以及采用視覺理論對「投影片事件」所作的理論分析,實際上也正涉及這一命題。因為有了這些圖片,讀者在閱讀的時候就可以影像化,把文字記述的內容和圖片傳達的資訊進行整合,繼而快速、形象地把握住傳主生平胡生命歷程。如果沒有這些第一手的原版影像,這部傳記在意蘊生成及閱讀接受上就會失色不少。

魯迅在仙台,約1909年。

兼備文學性和科學性

總之,【究竟是青春】是兼有文學性(即可讀性好)、科學性(即嚴格依循歷史史實)並符合現代傳記文體的一個優秀代表作。它對今天及未來的「魯迅傳」寫作的啟發至少有二:

其一,「魯迅傳」寫作應回歸傳記本體。如今,廣義上的魯迅傳已多達470多部,但經得起讀者閱讀的優秀文本太少。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原因當然很多,但普遍欠缺傳記文體意識,或者說,不從「現代傳記」本體或文體出發從事寫作,一定是其根因所在。魯迅傳記作者群雖然眾多且不乏學養深厚的頂尖學者,但由研究到傳記寫作,其間在身份與傳記學意識,以及對「文學性」的處理上,都做得不好。他們寫出的「魯迅傳」可讀性較差,或者大都是學術傳記,僅在學者圈子裏流通。我覺得,這種境況應當改變,首先應當在傳記文體意識與實踐上有根本性改變。

真正的「魯迅傳」不是「資料集」或「論文集」,而是傳記家以魯迅生平、生命、作品為審視物件或基本素材,用散體文寫成的具有文學性氣質的作品。或者說,與魯迅有關的年譜、回憶錄、日記、作品等都是傳記創作的基礎材料,「魯迅傳」是一種以這些材料為基礎的「再創作」。它可以是傳述魯迅一生的大部頭的全傳,也可以是只傳述魯迅某個階段、某個時期的「斷代史」式的傳記。

其二,「魯迅傳」寫作也應與時俱進。傳記發展到今天,樣式和範疇比以前大大地擴充套件了。比如,傳記與視覺藝術的結合,就是大勢之一。具體到魯迅傳記寫作,畫傳,一種畫家和作家合著的傳記樣式,也已出現多部,至於普通的圖傳、像傳就更多了。以追求視覺藝術為中心的影像傳記,在未來,也依然是魯迅傳記寫作的幾大方向之一。尤其應強調的是,伴隨AI、ChatGPT的深入發展,這裏也在不斷生成新的形象,年輕一代可以不關註書本上的魯迅,但他們可以根據海量資訊,根據自己的想象,利用自媒體,建構出自己心目中的魯迅形象,比如「AI魯迅」。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重視。

再比如,我們現在每個人手機裏都有短視訊軟體,我們會記錄自己的日常生活,實際上那也是個人利用自媒體創作的一個「傳記」,可以叫「自媒體傳記」。它可以是只記述瑣屑生活的「片傳」,也可以是較大篇幅的自傳或他傳。這是一種全新的傳記樣式,代表了傳記在未來發展的全新可能性。這同樣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重視。

魯迅,1909年攝於東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