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從一只蠶寶寶開始,帶你走進江南絲綢的世界

2024-04-08文化

清明,是農耕時代古人順應農時觀察天體執行總結出來的節令。清明時節,除了采茶,其他方面的農事也很繁忙。南宋詩人翁卷有詩雲:「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裏雨如煙。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這首題為【鄉村四月】的詩,就描繪了四月南方地區農村勞動的緊張、忙碌,這其中包括了采桑餵蠶。

清明大如年

蠶花盛會祈豐收

在江南養蠶地區,還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清明大如年。」每到清明時節,拳船雲集,水上競渡,民俗巡遊,技藝展示,四方鄉民聚在一起,舉辦一場祈求蠶桑豐收的盛大集會。

總台央視記者何莉:在湖州南潯的蠶花盛會上,不論是當地的鄉民還有四方的遊客,都希望能夠從蠶花仙子手中拿到這樣一朵蠶花。養蠶地區,蠶農把養蠶的收成叫做「蠶花」。取得了好收成,叫做「蠶花茂盛」。養蠶時蠶娘會把蠶花戴在頭上,或者插在蠶室內,希望蠶事豐收。因此這朵蠶花不僅是一份祝福,也是一份希望。

清明大如年,清明只是一年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人們何以把它看得跟春節一樣重呢?

湖州市善璉文化站沈虹:從宋代海上絲綢之路開始,浙江就成為絲綢生產、貿易和資訊的中心。那清明之後蠶農就開始忙碌起來了,栽桑養蠶。養蠶是杭嘉湖地區老百姓主要的收入,人們透過節慶活動,祈盼養蠶豐收,所以過清明就如同農歷新年一樣隆重了。

在蠶花廟會上,處處能夠感受江南蠶鄉特有的文化。

總台央視記者何莉:當地蠶農正在制作一種養蠶工具,這種工具是用稻田裏的稻稈做成的,取稻稈的中間部份,最有韌性。您看,做好的這個工具抖動起來像什麽?是不是很像一條活靈活現遊動的龍。這個養蠶工具叫做蠶龍。那大家猜猜這是做什麽用的?

總台央視記者何莉:您猜到了嗎?這是蠶寶寶的家,蠶農把蠶寶寶放在上面,吐絲做繭,俗稱蠶寶上山。

除民俗巡遊外,作為國家級非遺,高桿船技展演也是吸引了一大撥人氣。表演者身著白色服裝爬上一根十幾米長的毛竹竿上,模擬蠶寶寶吐絲作繭的動作,桑蠶食葉、倒掛金鉤、睡竹……一系列高難度動作輪番上演,呈現出極為鮮明的水鄉、蠶鄉特色。

絲綢見證東方文明走向世界

位於浙江湖州的錢山漾遺址中,發現了多種以桑蠶絲為原料的織物。這是迄今為止在長江流域發現最早的絲綢產品,距今已有4400年至4200年。一根蠶絲在傳承中穿越千年,見證了東方文明走向世界的夢想。

江浙一帶因產絲的數量和品質,逐步贏得「衣被天下」的美譽。最有名的就是輯裏湖絲,輯裏是湖州市南潯鎮的一個小村莊。清朝時,輯裏湖絲是皇家禦用絲品,具有「細、圓、勻、堅、白、凈、柔、韌」八大特點,一根湖絲能穿起8枚銅錢。傳承百年的手工制作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總台央視記者何莉:這是拉蠶絲展示,大家可以看到我手中這是一塊蠶兜,大概是由50多個蠶寶寶吐絲做成的。其實拉蠶絲是一項非常考驗技術的老手藝,據說沒有10年的功夫是拉不好蠶絲的。今天呢,我們就和這些阿姨一起體驗一下拉蠶絲,很有韌性,大家看到這就是我們平時蓋的蠶絲被了。阿姨告訴我們說,像這樣一個一斤的蠶絲被,大概需要1500多個蠶寶寶吐絲做成。

從5000多年前在桑林中發現蠶,到馴養家蠶,再到栽桑養蠶、傳承編織技術,絲織業凝結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

在浙江桐鄉,蠶農們正在河面上進行一場速度與激情的比賽。踏白船也稱搖快艇。清明之後,蠶事即將開始,這些船是到外地買桑葉的重要交通工具。如果蠶葉不夠,蠶寶寶沒得吃,蠶農就要輕舟飛棹、日夜兼程去買蠶葉,往往一兩天之內就得打個來回,對行船速度要求非常高。

總台央視記者何莉:因水成市,人們至今沿襲的趕集風俗,廟會、集市自古就與貿易如同風火之勢,互融互通。今天行走在運河古道上,仿佛看到了幾百年前碼頭的繁榮與興旺。

文/記者 何莉 蔣曉平 趙迎晨 焉然 楊尚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