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以「提升全民科學素質 協力建設科技強國」為主題的2024年全國科普日活動在各地火熱進行。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科普工作,強調「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作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為科普事業創新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少兒科普是科普發展的基石。2023年,教育部等十八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強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的意見】,系統部署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當前,少兒科普讀物在市場火熱,家長購買需求旺盛的背景下,一躍成為中國少兒圖書市場的最大品類。鑒此,光明日報調研組透過深度訪談、抽樣調查等方式,系統梳理了中國原創少兒科普讀物的發展面貌與現狀,並就其高品質發展提出建議。
鹿鹿三歲時,杭州媽媽鄧煜平就開始為孩子選購科普讀物。今年,孩子上小學二年級了,她為孩子購買的科普類讀物已經占到其課外閱讀的30%。從載人航天到「天眼」遠望,從超級電腦到人工智慧……鹿鹿的科普閱讀,折射出中國少兒科普閱讀的發展軌跡,也對映了中國科學技術發展的腳步。據出版數據公司開卷釋出的數據顯示,自2021年以來,少兒科普百科取代了兒童文學,在少兒圖書市場碼洋比重中占據第一。2022年和2023年,少兒科普百科圖書每年的動銷品種數已超過6萬種。
值得關註的是,原創少兒科普讀物正在崛起,據開卷數據顯示,近三年來,少兒科普百科市場中的原創圖書碼洋占比在60%左右。然而,在少兒科普閱讀出版火熱的當下,不少讀者口口相傳的品牌科普讀物大多仍為引進版。如今,原創少兒科普讀物的發展態勢如何?又該如何助推原創少兒科普品牌的不斷成長?
小朋友們在2024首屆北京國際科學節活動中閱讀科普讀物。杜建坡攝/光明圖片
少兒科普為何持續走「熱」
新世紀以來,少兒零售圖書市場細分板塊的比重發生變化,2012年是明顯的分水嶺。之前,少兒文學占比不斷上升,之後,卡通/漫畫/繪本和少兒科普百科持續增長。2021年,在整個少兒零售圖書市場中,少兒科普百科占比約為24.7%,超越少兒文學成為中國少兒圖書市場的第一大細分板塊。中國少兒圖書迎來了一個「科普時代」。「少兒科普熱」的出現並非偶然,而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學傳播研究與開發中心研究員邱成利看來,「少兒科普熱」的出現,主要伴隨著國家對科普的重視。2022年,中辦、國辦印發了【關於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2023年2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時,明確指出「要加強國家科普能力建設,深入實施全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要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激發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各部門、各機構、各社團組織等共同發力,科學家參與科普創作,使兒童科普的創作出版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
國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推動了科普事業的發展,更為科普教育提供了頂層設計和方向指引。作為暢銷讀物【十萬個為什麽】的出版方,少年兒童出版社總編輯陸小新觀察到,在「雙減」政策的背景下,學校開始更加重視科學教育,增加了科學課程和科普活動的比重。這不僅提升了學生對科學的興趣,也為科普讀物的推廣創造了良好的氛圍。家長們也意識到,科普教育對於孩子們理解世界、培養科學思維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性,因此,他們更願意為孩子購買科普書籍。
多層次的重視和支持,形成了少兒科普圖書市場快速增長的基礎,使得少兒科普圖書在市場中占據了重要位置。
另一方面,人們的消費習慣發生了巨大變化,網路書店和電商平台成為主要的購書渠道。尤其是電商直播帶貨,以其互動性強、即時性高的特點,迅速吸引了大量消費者。直播帶貨的推廣方式也為少兒科普讀物帶來了更多的曝光度和銷量。
除了政策層面、教育層面和市場層面的助推,科普市場的繁榮,也和創作出版水平的提升息息相關。
在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社長曾慶宇的眼中,少兒科普圖書整體的供給量、市場的繁榮程度以及本身的體量,已經說明少兒科普圖書的創作和出版,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與之同時,一批優質的原創科普圖書不斷湧現出來。「有一些小切口、面向專業細分領域的科普圖書水平越來越高。比如,講國內博物館館藏的,講長城、天壇怎麽建起來的科普繪本,從制造工藝延伸到文化背景,符合少年兒童的接受心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曾慶宇表示。
經過長期的探索實踐和少兒讀者的閱讀檢驗,當下的少兒科普圖書對於如何重新認知科普讀物的「科學精準性」,有了明顯的改變。「以前很多少兒科普圖書可能追求知識的全面性、完整性、系統性,現在追求科學性、知識性、新穎性、通俗性等。」邱成利表示。
除了上述原因,「中國在多個重要科技領域持續取得重大進步,引發了青少年群體對科技的關註;80後、90後父母對兒童早期教育和科學閱讀愈發重視;少兒科普圖書創作隊伍逐漸壯大,提升了作品的品質和深度;出版機構對少兒科普板塊的關註度越來越高,加大了策劃、編輯、出版和推廣力度;原創科普圖書結合現代科技如AR技術,大大提升了少兒讀者的閱讀體驗……」科普時報社社長、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尹傳紅也從眾多維度闡釋了「少兒科普熱」背後的深層原因。
什麽是「好」的少兒科普
在讀者眼中,什麽是「好」的少兒科普讀物?調研中,談及此問題的家長給出了他們的答案——
「好的少兒科普書,在內容編排上,能抓住孩子的眼球,將他吸引進去。」甘肅蘭州的家長陳欣表示。
「好的少兒科普書,能站在孩子的角度編寫,內容更通俗易懂,讓孩子知道一些平常較少接觸的科普知識,引導孩子進行多角度思考。」廣東廣州的陳靄沂這樣說。
「好的少兒科普書,能以孩子易於理解的方式介紹科學知識,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幫助他們了解世界和自然現象。」重慶九龍坡的家長俞田認為。
…………
那麽,從專家角度,究竟什麽是「好」的少兒科普?科普閱讀的重要意義與價值為何?
「科普閱讀具有知識導向,透過閱讀就可以得到知識。此外,從閱讀方法和技巧上來講,科普閱讀強調的是邏輯、觀點、證據、批判性思維等高階思維。」科普作家、被孩子們親切稱為「火星叔叔」的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鄭永春剛剛參加完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的評選工作,他發現,90%以上的學生寫的都是科幻作品,相較於強調文學訓練的科幻寫作,科普寫作則側重從提供的素材中「提出觀點,用證據證明,然後形成結論」的訓練。「如果中小學生缺少科普閱讀,其思維的系統性、邏輯性和深度是不夠的。」
此外,少年兒童天生對世界充滿好奇。少兒科普讀物正是利用這一點,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呈現科學知識,激發孩子們的探索欲。
「這種好奇心是科學研究的動力,科普讀物透過鼓勵孩子們提問、思考,並尋找答案,培養他們勇於探索和挑戰的精神。探索精神有助於孩子們學習科學知識,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陸小新如是表示。
當下國內的少兒原創科普讀物已經跨越自然科學的藩籬,涵蓋傳統文化、天文、地理、生物、物理、化學等各個領域,幫助孩子們建立起廣博的知識體系,不僅豐富了他們的知識儲備,還拓寬了視野。當然,科學素養不單是對知識的了解,還包括科學方法、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的全面培養。
正如曾慶宇所言,「少兒科普閱讀不能僅強調面面俱到,而要註重在青少年心中種下科普的種子」。什麽是「科普的種子」?「從科學知識入手,激發孩子的科學興趣,讓他能夠用科學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問題,最終能夠具備一部份科學精神,這就達到了科普的目的,以及提高了孩子的科學素養。」
中國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王大鵬舉了一個例子:「我們知道太陽系現在是有八大行星,但在2006年之前,我們學的課本上寫的是太陽系有九大行星。讓孩子們僅僅記住這個知識點,沒有太大的意義,那冥王星為什麽被降級了?行星的標準和定義是什麽?這背後的探索和追問才是有意義的。」
此外,引進版的品牌科普讀物,大多是基於其本土視野和敘事框架下講述的科學故事,這也是調研組在訪談過程中,部份家長提及「原創科普更加貼合中國國情」的本質原因。如何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出色的科普讀物特質相結合,更好地講述中國人眼中的科學故事,是值得探究的課題。
「需要廣泛借鑒人類優秀的科學成果,但也不能缺少中國人的貢獻。」王大鵬提及,他曾經看過一本書叫【樹木大百科】,裏面所有的樹木沒有一棵是中國特有的。所以,科學普及的知識體系,是需要各方一起來做的。「需要有一些人在這方面不斷努力和探索,形成規模。」
原創少兒科普圖書任重道遠
「現在原創科普讀物,尤其是航天系列、超級工程系列,已不是引進版能學到的了。」重慶家長韋薇告訴調研組。北京豐台區的家長張女士也表示,她更喜歡為孩子購買原創科普讀物:「國內原創的內容更貼近我們的實際生活,插畫的風格也更容易讓孩子接受。」陳靄沂則為孩子購買更多的是引進版科普讀物,在她看來,「引進版的經典品牌科普讀物,更多是站在孩子的角度進行創作,孩子容易理解,而國內原創科普讀物較為專業,可能需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
調研組透過對北京、上海、重慶、廣東、浙江、湖北、四川、甘肅等地家長的采訪調研發現,雖然近年來少兒原創科普讀物已經實作了長足發展,但大部份家長口口相傳的品牌科普讀物大多仍為引進版。從孩子們的自主閱讀選擇來看,他們也更偏好引進版的品牌科普讀物。
針對這一問題,多位專家強調,不管是科學普及的能力與水平,還是優質科普讀物的打造,都需要「長期主義」,不可能一蹴而就。
邱成利提及,英國是科學普及的發源地,有幾百年的科普傳統。英國、美國、法國、日本的少兒科普出版的確走在前列,但近幾年中國原創科普作品的水平也在快速提升。
「引進版的少兒科普品牌讀物往往源自科學教育和科普工作發展較為成熟的國家,且大都是經過國外市場檢驗與國內出版同仁精挑細選而推出的,本身品質比較高,容易受到讀者的青睞。」尹傳紅如是表示。諸如英國DK、美國國家地理等一些大的科普出版品牌都有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發展歷史,積累了較多的出版資源,同時也形成了較為良性的創效機制。
科普出版需要較大的規模和投入,也需要更長的培育周期。一個圖書品牌,往往需要經過多年的打磨、經營才能鑄就,比如【十萬個為什麽】是少年兒童出版社經過幾代人努力、歷時60多年的市場檢驗,才成為全國最具分量和品牌效應的科普圖書。
調研發現,對國外優質科普品牌的引進與借鑒,對本土優質科普品牌的傳承與創新,實際上已在並列發展。近年來,已有一些出版機構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諸如【大中華尋寶記】【這就是科學】【這裏是中國】【小亮老師的博物課】等叫好又叫座的原創少兒科普讀物陸續出現,但形成原創科普圖書品牌尚待時日。
作為科普作家,鄭永春既創作了一批少兒科普讀物,也擔任國外科普圖書的譯者,在這個過程中,他很註重研究他人文本與自己文本的差別。鄭永春註意到,從作者層面而言,缺乏兒童視角是國內創作者需要關註的重點。「在科普作者的學歷素養方面,我們甚至更專業。但國外科普作者的寫作技巧有可取之處,他們經常從兒童視角來敘述,我們一般是從專家視角來講述。如何用孩子能聽懂的語言講故事,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引導他們去觀察世界,是我們要加強的。」
「科普圖書對專業知識的要求更高,高品質的創作和出版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當前能夠勝任少兒科普讀物創作的專業作者相對較少。大多數科普作者往往是科研人員或專業教育工作者,在專業工作外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科普創作,能投入的時間和精力有限。」陸小新則點出了少兒科普讀物創作和出版成本高、作者數量有限以及科研人員在業余時間創作有局限性等原因。
如何提升科普讀物的品質和創新度,至關重要。「比如,諸多坊間科普讀物仿照【十萬個為什麽】這種知識生產的模式,找專家,列知識點,不斷打造體量大、知識點豐富的科普讀物,看似品種多了,其實還是在同一個層面上的延續。」曾慶宇提及,優秀的品牌科普讀物是有自身突出品格的。一個優秀品牌是圖書品種和圖書品格的不斷積累、持續堅持及讀者的認可。這個過程周期長,難度大。從優質的圖書品種到知名的科普品牌,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比如德國的科普讀物,不論是選題、文字還是配圖,都力求簡潔精準。日本科普讀物,來源於生活中的細致觀察,寫得非常細膩。」曾慶宇認為。
從優質的圖書品質做起,形成優秀的圖書品格,最終才能夠打造跟國際一流品牌競爭的,屬於我們自己的原創科普讀物品牌。曾慶宇呼籲,「需要社會、媒體等多方,給予原創科普圖書品牌以更多的關註和支持」。
多措並舉助推科普品牌高品質發展
要實作原創少兒科普讀物市場的大發展和大繁榮,應從社會各個層面形成合力。
邱成利提出,首先,當前少兒科普讀物創作的資金支持渠道較少,經費額度較低。科普讀物的創作不是一日之功,需要長期的觀察實踐、思考創作。其次,少兒科普讀物獎勵的渠道較少。「國家科學技術獎一年大概要獎勵300項科技成果,2023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獎勵了兩部科普作品。」當前,少兒科普創作獲獎渠道較少,這也制約了創作者的積極性。他建議,應拿出一定比例的國家科研經費,專門支持少兒科普作品的創作。
鄭永春建議,結合國家建設科技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的背景,科普閱讀要和中小學的課堂教學、教育需求、素養提升密切結合。同時,要明確科普閱讀適應的年齡段,做好科普讀物的分級、分類。「如果不能跟學校教育結合起來,科普閱讀很難實作有力度的推廣。」
陸小新從多個層面提出了可行性建議:
在教育機構層面,可將科普閱讀納入中小學教育體系,確保每名學生都能接觸到優質的科普讀物。透過開設科普閱讀課程和開展課外活動,培養學生的科學興趣和閱讀習慣。學校可以定期組織科普講座、科普展覽和閱讀分享會,營造良好的科普閱讀氛圍。學校也可培訓專業的科學教師,讓他們能夠更好地向學生推薦合適的少兒科普讀物,並指導學生如何進行有效閱讀。
在社會層面,政府可透過提供稅收優惠、資金補貼等政策支持,鼓勵出版社增加原創少兒科普圖書的投入和創作。鼓勵公共圖書館舉辦各類科普講座、展覽以及互動活動,加大少兒科普讀物的普及度。
在市場層面,應建立完善的市場評價體系,透過市場調研、讀者反饋和專家評審等方式,對原創科普書籍進行客觀評價,促進優質作品脫穎而出。同時,政府和社會組織可以設立專項基金,扶持原創科普品牌的發展,幫助優秀作品進入市場。此外,可拓寬原創科普書籍的銷售渠道,充分利用電商平台、書店、圖書館和科普場館等資源,增加原創少兒科普讀物的曝光度。
曾慶宇也呼籲,應給予優秀科普作品持續的曝光和支持。「在新媒體平台售書量不斷增長的環境下,流量是很重要的。一個好的少兒科普作品,在出版一段時間後,進一步獲得新流量,其實是很難的,所以需要社會和媒體能夠不斷支持好的作品,使其獲得持續的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