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2023-12-10文化

哲學家羅素說過:

「要多讀點無用的書,那些看似無用的書,裏面有思想,有哲學與樂趣。須知,無用之用,是為大用。」

生活也是這樣的道理,很多時候,人的得失心太重,目的性太強,還沒有行動,就想著如何得到結果。

到頭來,明明自己走過來了,卻發現收益並非自己想要的那樣,於是大失所望,到最後不管做什麽事情,都不了了之。

實際上,人活著,如果得失心太重,覺得怎麽做才有用,怎麽做選擇才有價值,所以對於那些可有可無的東西,自己覺得不著邊際,然後就幹脆放下不管了。

你要知道,越是被你小瞧的,被你忽略的東西,在將來某個時刻,你會突然發現,甚至是悔不當初地怪罪自己,要是當初自己把握住了,珍惜了,該有多好。

做人,得失心不能太重

做人,為什麽不能有太重的得失心?

答案很簡單,就是當一個人不管做什麽事情,都帶著強烈的目的性去做的時候,味道就變了。

比如說,當我們想要學會彈吉他,可是目的或初衷從來不是因為自己感興趣,不是因為自己想學,也不是因為讓自己懂得一門技能,偏偏是為了在人群當中炫耀自己,是為了能夠吸引自己喜歡的物件。

那麽我敢保證,這類人肯定學不會彈吉他,甚至不需要多久就會選擇放棄。

因為當一個人的目的性太多,太強烈的時候,他的心是已經完全分散了,而且早已本能地跳過過程,自以為是地看到結果。

然後,在執行的過程當中,就會因為自己遇到困難,遇到一些挑戰,而且隨著挑戰越來越大之後,自然就會打退堂鼓。

太多的人,只想得到結果,只想得到自己想要看到的結果,卻從來沒有好好想過該如何付出,該如何堅持,如何改變自己。

到頭來,明明自己也花費了一些時間,也的確投入了不少的金錢,卻偏偏收獲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反之,那些沒有多少得失心的人,做人做事,只講究個人的原則,個人的興趣,個人的風格。

自己不會因為一時的挫敗感到痛苦,懂得適當地放松自己,哪怕做一些不相關的事,甚至在別人看來是狗尾續貂,沒有價值的事。

但不管怎麽樣,這些人還是會按照自己的節奏去享受過程。

註重過程,別看重結果

當一個人將重心,將心思放在過程當中,那他就一定能夠慢慢享受到其中的結果所帶來的滿足感。

其實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就是,當你努力澆灌一顆種子的時候,你並不需要立馬看到它長成參天大樹。

我們只需要每天保持自律,自覺地澆灌,得到足夠的耐心和時間它成長。

早晚有一天,總之自己就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給你一種滿足感,也給你一種收獲的知足。

很多時候,我們看似覺得重復同樣的行為毫無價值,毫無意義,是因為我們追求的選擇本身就存在問題。

比如說,當你選擇將一本經典的書籍讀上千遍萬遍,那麽你一定能夠從經典的故事和內容當中,轉化為強大的認知能力。

整個過程當中,你能夠越來越深刻的領悟到其中的處事之道,也可以啟發自己的智慧,甚至撐起個人的格局觀。

但是,你若是一開始就選擇一本爛大街,甚至毫無營養的書,那麽不管你讀多少遍,它都不會給你帶來成長。

有的時候,再讓人感到驚喜的質變,也是有無數的量變積累轉化過來的。

很多人會覺得復制,重復的意義不大,甚至只會浪費時間,根本沒有用。

可實際上,當你真正明白了其中的門道,你就會慢慢掌握相關的規律和底層邏輯,最終也一定會得到快速發展和成長。

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看似沒有用的東西,其實是最為關鍵的。

你要相信,生活當中很多事情和問題,一開始都不起眼,但事後反過來想一想,就會恍然大悟,感慨其中的作用。

所以,做人做事,一開始就沒有必要有太強烈的得失心,因為現實是變化無常的,時代總是充滿變化的。

只有讓我們懂得拿出一種變通的能力,開悟的智慧去面對當下,才能夠從容地應付人生,積極樂觀地對待未來。

如此,做任何事情,都不要有太強烈的偏見,更不要有所謂的傲氣,而是一視同仁,理智而客觀地面對一切。

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發揮出無用之用,方為大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