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滴水藏海】山水無聲壁上觀

2024-03-15文化

【滴水藏海】

山水無聲壁上觀

山林中的動物 莫高窟第249窟 西魏

寧璇

敦煌位於河西走廊最西端,是中國西域與中原文化交流的橋梁與紐帶,在古今交匯、東西互鑒的時代背景下,越發彰顯出璀璨的光輝。

敦煌藝術經久不衰。在四世紀至十四世紀一千余年的不斷營建中,建築、雕塑、壁畫三者共同搭建出融貫中西、立體多維的藝術寶庫,並形成深厚、廣博的敦煌藝術體系,其中作為主體的壁畫更是蔚為壯觀,被中外學界美譽為「墻壁上的博物館」。

中國山水畫是以自然景物為描繪物件的藝術形式,傳遞著創作者的思想情感。山水影像也成為敦煌壁畫中的重要組成元素。據相關統計,從北魏至北周的敦煌早期石窟中,含有山水影像的包括北魏的第251窟、第254窟、第257窟及西魏的第249窟和北周的第438窟、第461窟等共計十余個洞窟。在這些早期石窟壁畫中,各類山水元素豐富,為我們展現了早期山水影像的形態和基本特征。

秦漢時期,畫像磚或墓室壁畫與敦煌早期壁畫配景山水中的山石亦存在著諸多方面的聯系。以單體山石造型而論,北魏時期的敦煌壁畫延續並行展了漢晉時期的類三角形造型。在山石結構方面,壁畫中的山石影像如漢代畫像磚中那樣層次豐富。在山石外輪廓方面,已經突破了早期山石兩側外輪廓線皆平滑的樣式,轉變為一側以直線勾畫,而另一側以抖動的線條表現,透過直線與曲線的呼應來增強山石形態的生氣與活力。再從整個洞窟壁畫的群山排列組合規律來看,在最初設計的時候,壁畫不同區域畫面中的群山造型分別對應著全域裝飾與局部裝飾兩種功用,這兩類群山在畫面構圖中的功效完全不同。

西魏時期,敦煌石窟壁畫所表現出的面貌煥然一新,莫高窟藝術已經逐漸從濃重的域外風格影響中走出來,呈現出一種既繼承前者,又向中原南朝風格發展的新格局,從而在繼承北魏藝術成就的基礎上,進一步吸收了中原傳統文化精華和南朝風格的藝術營養,成為中國佛教美術史上一個富有革新精神的光輝時代。現存西魏時期的敦煌石窟約有11個,其中,在第249窟出現了大量山水影像。這些山水影像內容豐富,精彩絕倫。底部是連綿不絕的山峰,這些山峰用朱砂、石青、赭石、黑、白平塗,再輔以黑白線描勾勒,相互疊壓,連續不斷。山與山之間還描繪了多種樹木,其中,出現較多的一種樹木是以朱砂或赭石雙勾樹幹、樹枝,以圈葉法描繪樹葉,再以石青點和朱砂點相間畫出樹葉的外輪廓,較之北魏的樹木描繪顯得更為復雜生動,與中原地區山水畫發展同頻。

敦煌莫高窟至今保存了北周洞窟14個,壁畫在一定程度上承接著西魏的余緒而發展。北周後期至隋代前期,壁畫中的樹木影像整體上開始學習中原漢晉古法中的樹木造型畫法。北周時期的洞窟壁畫發展迅速,山水影像的發展也齊頭並進,較之北魏,畫法更加靈活多變,山、水、樹、雲以及山間的花草勾畫起來行雲流水,得心應手。山的輪廓變化漸多,山石與樹木、人物、動物的關系處理得生動自然。此時山水的形式已經形成了固定的格式。山水、樹木、房舍等元素和佛傳故事中的情節交織在一起,共同構成了形象生動且美不勝收的連環故事畫。

漢代以來,畫師們對山巒的表現往往註重裝飾性,連綿起伏的山巒和高低錯落的樹木仿佛貼在壁面上。魏晉時期畫像磚上的場景畫以及早期敦煌壁畫中的場景畫中的物像多平鋪而少穿插、遮擋變化,但經過北朝時期的探索,畫家們透過描繪山巒、樹木、建築等物象,表現出一定的層次和縱深。西魏、北周時期,樹木影像的型別不斷增加,同一種樹木影像的形態在繪畫中也大大豐富起來,樹木的描繪在壁畫中越來越有空間感和層次感,這既反映出山水畫創作的進步,同時顯示了山水畫相對獨立的發展趨勢。

總體而言,西域文化和中原文化在敦煌碰撞、交融,在相互影響中形成了共同的審美情趣,並催生出敦煌壁畫獨具特色的文化風貌,以斑斕多姿的藝術形象展現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與風采。

(摘自【光明日報】2024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