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清明節的由來點贊收藏

2024-04-05文化

清明節的起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要談清明節,須從古代一個非常有名的,現在已失傳的節日——寒食節說起。
寒食節,又稱熟食節、禁煙節,冷節。它的日期,在冬至後的105日,即清明節前二日。據【史記】記載,是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為躲避禍亂而流亡他國長達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終追隨左右、不離不棄;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勵精圖治,成為一代名君「晉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祿,與母親歸隱綿山,晉文公為了迫其出山相見而下令放火燒山,介子推堅決不出山、最終被火焚而死。晉文公感念忠臣之誌,將其葬於綿山,修祠立廟,並下令在介子推死難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


清初湯若望歷法改革以前,清明節定在清明節前兩日,湯氏改革後,清明節定在五氣經月中天,即春分後第15日。現在,公歷上的清明節,大致在當陽歷4月5日前後,冬至後的106天是清明節,又稱為「踏青節」。
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最適合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是緬懷去世親人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是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而且越加受到人們的重視。
中國人受自身文化的影響,使清明成為了國人追思先祖功德、體現血脈相連的親情之愛的一種活動,是民間寄放情感和慰勞自己的一種精神享受。作為中國人更是重視,上墳、掃墓是清明這天很重要的活動。不管距離有多遠,人們都會趕回家鄉祭祖、掃墓。稱為「上墳」。祭祖、掃墓,是中華民族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的一種美德。也表達了中華民族尊祖敬宗、繼誌述事的道德情懷。清明節祭祀先祖,是中華民族孝敬祖先、慎終追遠的傳統美德。這一傳統固定成為習俗,要追溯到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據傳說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寒食節的正確日子是在冬至後一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後,因兩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將清明與寒食合並為一日。到了唐玄宗時,下詔定寒食掃墓為當時「五禮」之一,因此每逢清明節來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滿,皂隸傭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與許京兆書】)掃墓遂成為社會重要風俗。
由於中國廣大地區有在清明之日進行祭祖、掃墓、踏青的習俗,逐漸演變為華人以掃墓、祭拜等形式紀念祖先的一個中國傳統節日,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即清明節。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的清明,此時大地吐故納新,生氣旺盛,萬物「吐故納新」,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人們喜歡踏青遊玩、享受春天。因此也有人把清明節稱作「踏青節」。掃墓祭祖與踏青郊遊是清明節的兩大禮俗主題,這兩大傳統禮俗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曰:「清明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