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錢穆先生:可使內心境界日新,才是中國文化最要處

2024-06-12文化

究竟中國文化最要處在那裏?

前幾年曾有人提起此語問我,我總回答說:「中國文化最要處在它的道德精神」。但現在,我覺得此話不夠鮮明;我想:中國文化之最重要﹑最特殊處乃在其能著重學做人,在其能看出人的理想和境界可日新月異地上進。這種向上和前進,乃是人格的表現,但不一定便是道德的表現。由外面看來,像是平平常常的,並沒有道德和不道德的鮮明界線之存在;但在其內心人格上,是可日有上進,實不平常的。信上帝,進天堂是死後事;但是,講到孔子的道德,中國文化之所重,則全在我們未死之前這一生,全在當下平常日用間。

朱子曾說,讀【論語】:「今日讀一章,明日便該覺得自己像換了一個人。」這已說到中國人講學問之最高深﹑同時最切近處。諸位今天進大學,要能在明天也覺像是換了一個人;而且日日該如此;一日復一日,「學無止境,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在我們內心境界上,有一個天天上達﹑欲罷不能之境;這始是中國文化中獨有的學問和獨有的精神。這種精神,不是要表露給人家看:所以說:「古之學者為己」,又說:「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孔子曾說,他「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他的內心境界,真是天天在進步。又顏淵:「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當知:簞食﹑瓢飲﹑陋巷,在外面的人盡可見,看來好像總如此;但講到裏面,顏子的內心方面,則天天在進步,所以他覺得是可樂。

孔子亦說:「我見其進,未見其止。」我前面曾說:我在新亞此十三年中,學問是退步了。或許諸位可以說:我虛心或過謙。但,我總不能說我的做人退步了;因每一人之學問可以停滯不長進,但論人格,卻只能進,不能退。又且此種進步,只有自己一人知,不能為別人知。

淺言之,如諸位畢業後,去當一小學教師,每月得薪二百元,如此一年復一年,可以老做一小學教師,老得月薪二百,這也無所謂:但論做人,便不能老如此無長進。我們要能活在一個精神境界裏,要在自己人格上,不斷有上進,從童稚到白發,那只是身體物質上變化。這種變化,一切禽獸生物都有,卻不是上進。我們做人,從幼到老,也不是上進﹔上進則在精神上。

孔子所講的道理,即中國文化之最獨特﹑最有價值處,是要懂得人之一生,在他內心應能天天有進步。每一人有他一分最高可能的理想與境界。諸位若知道這一點,人生樂趣與人生大道都在此;並可由此知道中國文化之高深獨特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