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端午文化習俗

2024-06-11文化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端午節與70項民俗一並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9年9月,「中國端午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成為中國第一個入選世界「非遺」的傳統節日。「中國端午節」走向世界,不僅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民族情感及國家認同,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國門的生動寫照。

關於端午節的來歷有很多說法,其中有紀念屈原說、對龍圖騰的信仰和崇拜說、躲避五月邪氣說,以及端午來自夏、商、周時期的夏至說。端午節起源於「紀念屈原說」,不僅表達了人民群眾對中國古代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愛戴和懷念,也體現了愛國主義精神是中華文化永恒不變的真諦。這種愛國主義精神,經過歷史長河的洗禮,已深深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成為中華民族重要的精神標識。同時,端午節還具有全國共享性的「辟瘟保健」與「追念先賢」意義。這兩大傳統既是端午節日的精神核心,也是端午節歷久彌新的內在動力。

據【禮記·月令】記載,仲夏月陽光極盛,陰氣初起,陰陽相爭,故午(五)月是一個惡月,習俗講究齋戒禁欲或登高避禍。另按先秦已興起的五行之說,午屬陽火,午月午日為兩火相重,火氣過旺,尤為惡日,需要辟邪禳災,其習俗主要是蓄采百藥、沐浴蘭湯等。如成書於戰國時代的【夏小正】記載:「此日(仲夏午日)蓄采眾藥,以蠲除毒氣。」可見,這時端午節的確定日期已經出現,是在午(五)月午日或稱「仲夏午日」。因此,端午節在戰國時代已經初步形成。漢代端午節沿著戰國時代的格局繼續傳承發展,魏晉南北朝是端午節趨於定型的時期,唐代以後,端午節接續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傳統傳承下來,沿用了「端午」之名。

營口端午習俗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早晨起床後,大人、小孩的手腕、腳腕系五彩線,寓意是「長命縷」,引申可避蛇、蜈蚣等節肢毒蟲;戴用五彩麻做的小笤帚,取掃除災祲之意;戴用紅布做的桃,借逃之音驅避疫毒;戴用黃布做的小布猴,希望布猴發揮「降妖除魔」的力量,消滅疫毒。小孩的脖子上要戴用五彩線編制的項圈,戴繡花紅兜子,裏面裝熱乎乎的雞蛋,謂之滾滾運氣。

日出之前,人們還要帶著毛巾到野外春草茂盛處「拉露水」,據說端午節用露水洗臉擦眼,一年不害眼病。「拉露」時還要順便拔一把艾蒿和桃枝,在家裏門窗上掛桃樹枝、艾蒿、紙葫蘆(古人以葫蘆裝藥,藥可除病)和拿金箍棒的把門猴,意在驅災辟邪。也有的在太陽沒出山之前要上山采藥,用艾蒿和五色條子浸過的水洗手洗臉,意為百蟲不咬。這個時節,蘆葦正是展葉拔節期,營口人便采葦葉包粽子,營口東部地區缺少葦葉,皆以黃米飯代替,還有吃煮雞蛋和餃子的,也有的地區沿襲喝雄黃酒等習俗。端午不僅是一個傳統節日,更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祈盼和祝願。

中共營口市委黨史研究室祝讀者朋友們端午安康!

主辦單位:中共營口市委黨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