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三首荷花詩詞,美到犯規,迷了眼眸,醉了心醉

2024-07-28文化

僧舍清涼竹樹新,初經一雨洗諸塵。

微風忽起吹蓮葉,青玉盤中瀉水銀。

——施肩吾【夏雨後題青荷蘭若】

一場突如其來的夏雨,洗去了所有的塵埃與汙垢;

僧舍周圍,翠竹成蔭,綠意盎然,顯得格外清新涼爽;

一陣微風吹動蓮葉,晶瑩的露珠在碧綠的葉面上捲動;

遠遠望去,好像水銀從青玉盤中傾瀉。

施肩吾是中唐詩人,曾高中狀元,但他生性淡泊,不願走仕途之路。

未等朝廷給他授官,便飄然離去。

張籍等名士為他賦詩餞行,一時傳為佳話。

後來他隱居山中,潛心修道,自號「棲真子」。

他留下的作品多為絕句,後人評價極高 「新奇瑰麗,格高似陶,韻勝似謝,其品格當不在李杜下」。

這首【夏雨後題青荷蘭若】透過描寫夏雨後的美景,營造了一種遠離喧囂,超凡脫俗的氛圍,給人以清靜涼爽之感。

尤其是後兩句,以巧妙的比喻,將蓮葉比作青玉盤,將雨滴比作水銀,把風吹蓮葉,水滴捲動的景象,活活畫出,給人以美的享受。

【菡萏亭】

文同〔宋代〕

日高過竹湖水光,風長入座荷花香。

交紅映綠滿渠下,各有意態隨低昂。

太陽升高,耀眼的光芒透過竹林,灑在湖面上,湖面波光粼粼;

長風浩蕩,吹過荷花,一股沁人心脾的幽香籠罩了整個亭子;

在陽光的照射下,紅色的荷花與綠色的荷葉,相互映襯,姿態萬千,風韻迷人。

文同是北宋大文豪蘇軾的表兄,擅長畫竹。

蘇軾在【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中,記載了他畫竹的過程, 「故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

成語「胸有成竹」便是脫胎於此。

作為一個畫家,他善於捕捉事物的形象,以及光線和色彩的細微變化。

蘇軾曾評價王維的作品,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同樣適用於文同。

這首詩透過對菡萏亭周圍景色的細膩刻畫,展現了夏日裏光影交錯,色彩斑斕,生機勃勃的景象。

既有視覺上的刻畫,又有嗅覺上的描寫,既有靜態之景,也有動態之姿,一字一句,宛如畫卷,令人驚艷。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王昌齡【采蓮曲】

采蓮姑娘穿著綠色的羅裙,撐著一葉小舟,在綠色的荷葉間穿梭;

紅潤的臉龐,在荷花的映襯下,顯得更加明艷;

她們的身影仿佛與荷塘融為一體,遠遠望去,難以辨認;

直到聽到歌聲,才突然發現她們的蹤跡。

「采蓮」自古就是江南夏日的一大盛景,無數文人墨客都曾以此為題材進行創作。

其中最為後世稱道的當屬王昌齡這首七絕。

這首詩是他被貶龍標所作。

當時他到城外遊玩散心,正好看到幾個姑娘泛舟湖上,采蓮唱歌,便寫下了這首詩。

詩歌前兩句從視覺角度著筆,透過色彩渲染,巧妙地將采蓮少女與大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後兩句又從聽覺角度,捕捉到了采蓮少女影影綽綽的身姿。

賦形,繪色,傳神,景美,人更美。

-END-

圖片作者:荷事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