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鄉間敲鑼打鼓的文化印象

2024-04-01文化

鄉間沒有太高雅的音樂,比較普遍的就是敲鑼打鼓。

在農閑期間,喜歡敲鑼打鼓的鄉親們聚在一起,每天練習敲鑼打鼓。他們並非天生的音樂家,但對於節奏的掌握恰到好處。或許是天天練習的緣故,他們的技術提升很快。尤其到了年根底下,他們練習很勤奮,每天都要練習很長時間。大隊部買了大鼓和銅鑼、鈸,讓喜歡敲敲打打的鄉親們練習。等到正月十五的時候,每個鄉都有鑼鼓隊,裝扮上,到城市大街演出。不但要打出鄉裏鑼鼓隊的旗號,而且還要穿上一些古代的衣服,大多是敲戰鼓時穿的古代士兵的衣服,也不管是不是合乎鑼鼓的傳統,直接穿上就行了,比起穿普通的衣服要好看得多。

古代鑼鼓並非只是戰鼓,而是民間興起的一種東西,配合鑼、鈸,就能起到一唱一和的效果。大鼓有兩個人合抱那麽粗,小鼓有一人合抱那麽粗。大鼓等於領唱的,小鼓配合,相當於伴音,而銅鑼和撥都在隨聲附和,好像跟著領唱的在唱歌,眾聲喧嘩,卻絲毫不亂。只是在電視裏、手機裏看到那樣的鑼鼓並不算什麽,而到了現場看,就不一樣了。現場的敲鑼打鼓讓人振奮,甚至讓人震撼。大鼓敲起來,嗡嗡的,響聲震天,似乎周圍的空氣都要跟著動起來,震得人心臟怦怦亂跳,竟然產生莫名的沖動。而鑼和鈸的隨聲附和猶如千軍萬馬,嘩啦啦沖下來,讓人猝不及防,卻分明感覺有力與美的因素在裏面,甚至被吸引,被夾裹,要跟著跳起來,敲起來,打起來。

鄉間沒有高雅的音樂,大多都是橫笛、二胡、嗩吶等演奏的音樂,當然不乏玩得好的,卻並不能登上大雅之堂。他們只是和一般人比起來玩弄得比較好,要是和專業的比起來,就差遠了。但專業的不會到民間來獻藝,除非為了掙錢。民間的藝人們會走鄉串戶,除了過年過節的時候表演,就是在婚喪嫁娶的現場表演,讓人覺得親切自然,而不會產生陌生感。婚喪嫁娶的時候,人多,經常不見面的人可能會見面,而作為婚喪嫁娶的主角也會不好意思。畢竟,人們不是場面上的人,不會說一些場面上的話,只能說一些實在話。橫笛、二胡、嗩吶等演奏起來,就會烘托氣氛,讓場面熱烈起來,而最能讓場面熱烈的就是鑼鼓了。

鑼鼓音起來了,人們就會興奮起來。尤其是敲鑼打鼓的時候,周圍的空氣都跟著震蕩起來,鼓舞人的精神,讓人不由自主地興奮。古代打仗的時候,會敲戰鼓,吹牛角,算是鼓舞士氣的東西,也算是進軍和撤軍的訊號。似乎古人早就明白,鑼鼓有振奮精神的作用。兩軍交戰,雙方都有鑼鼓敲起來,看誰的聲音大,看誰的節奏齊整,看誰能鼓舞將士們的鬥誌。真打起來,敲鑼打鼓的士兵是不能輕易撤退的,需要持續敲擊,才能鼓舞士氣。可是,戰敗之後,敲鑼打鼓的士兵很可能被殺。因為殺了他們,就等於去掉了對方鼓舞士氣的東西,讓對方士氣低落,而己方還有人敲鑼打鼓,鼓舞著士氣。

太平天國的將士們進軍的時候敲鑼打鼓,義和團的戰士們進軍的照樣敲鑼打鼓,哪怕面對洋槍洋炮,明明知道要赴死,還是一如反顧地共同前進。或許,在鑼鼓音的蠱惑中,他們已經忘掉了害怕,忘掉了恐懼,忘掉了自己是誰,只知道要跟隨眾人往前沖,也就管不了那麽多了。與其自己死,還不如和眾人一起死。攜手赴死或許並不覺得孤單,也不覺得悲哀。倘若沒有鑼鼓音的蠱惑,似乎士兵們沒有那麽大的勇氣,也不可能隨著節奏一同戰鬥,一同赴死。

喪禮的時候,可以敲鑼打鼓,除了震撼人心,就是催人淚下。結婚的時候也可以有鑼鼓隊助威,卻能讓人喜上眉梢,眉開眼笑。是不是鑼鼓音已經深入鄉親們的潛意識裏,成了一種潛藏的存在?一旦條件成熟,激發出來之後,就會起作用。鑼鼓成了村裏人精神內在的東西,而且頗有傳統意味,還有著廣泛的共識。鑼鼓音是人們從小就能夠辨識的,在咚咚鏘鏘的聲音裏,似乎感受到了不一樣的人生體驗————悲的時候更悲,喜的時候更喜,悲壯的時候更悲壯,松快的時候更松快。沒人規定什麽,只要鑼鼓敲打起來,人們就會不由自主圍觀,哪怕是做了看客,也無關緊要。

鄉間的鑼鼓成了農民們的精神寄托,在恰當的時候給人們帶去精神的慰藉。或許,鑼鼓自古以來就是人們的精神寄托,也是世俗化的文化標誌,音樂標誌,激憤與抗爭的標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