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吳橋百姓最自豪的名片(藝近人和)

2024-04-04文化

張騰揚

何書勝在「雜技小院」指導雜技學員練功。 劉天奇攝

雜技演員在吳橋雜技大世界江湖大劇院內表演。 趙曉龍攝

核心閱讀

在這裏,人人愛雜技。「上至九十九,下至剛會走,吳橋耍雜技,人人有一手」,無論是街頭巷尾還是自家小院,時常可見有人翻一翻跟頭、變兩個戲法,演出道具多是家裏的鍋碗瓢盆、桌椅板凳,盡顯人間煙火氣。

幾十米高的高架上,數名演員靜靜矗立,一束束燈光落在他們身上,全場觀眾屏息以待。突然,音樂響起,演員開始在空中「起舞」,熟練地翻轉、接力、跳躍……動作扣人心弦。有的演員還不時故意傾斜一下,引得觀眾驚呼不斷、掌聲不斷。近日,河北吳橋雜技大世界的劇場內,上演了一場震撼的空中飛人表演。

在吳橋,這樣的精彩其實很常見。

「說起雜技,便會想到咱吳橋!」劇場負責人王立剛說。在這裏,人人愛雜技。「上至九十九,下至剛會走,吳橋耍雜技,人人有一手」,無論是街頭巷尾還是自家小院,時常可見有人翻一翻跟頭、變兩個戲法,演出道具多是家裏的鍋碗瓢盆、桌椅板凳,盡顯人間煙火氣。

對許多吳橋人來說,雜技已經從一種謀生手段,變成了一種藝術享受

雜技,是吳橋百姓最自豪的名片。

吳橋雜技歷史悠久,它起源於先秦時代的角抵戲,漢唐時期一直是宮廷表演的重要節目。明清時期,大運河漕運繁華,雜技藝人沿河「撂地攤」,走向各地。20世紀初,吳橋雜技藝人孫福有等人帶著雜技走出國門,孫福有也被譽為「現代馬戲之父」。經過上千年發展,吳橋雜技產生了肢體技巧、道具技巧等11個大類上千種單項節目,還衍生出「說口」「鑼歌」等口頭文藝形式。

吳橋位於黃河故道下遊,過去鹽漬滿地,土地貧瘠。為了謀生,當地百姓走街串巷演雜技。父傳子,師帶徒,世世代代,這門技藝的根越紮越深,影響越來越大。

年近五旬的王立剛就出身雜技世家,父親是當地知名雜技藝人王保合。幼時,他曾跟隨父親走南闖北,白天在街頭表演,晚上擠在大車店或地下室睡大通鋪,若是門可羅雀,還得餓肚子。過去雜技藝人奔波討生活的艱辛,王立剛深有體會。上世紀80年代,王立剛和父親加入了吳橋縣雜技團。

練雜技苦,沒有一股子堅韌執著的勁兒,吃不了這碗飯。

從會走路起,王立剛便苦練基本功。每天天不亮,他便與姐姐們一同貼著墻根練倒立,每次堅持一個多小時,直到汗水濕透了衣背,雙臂顫抖不已。壓腿、踢腿,每一個動作都要練習千百次。擼起袖子,他露出一雙粗細不一的胳膊——這是長期練功的痕跡。憑著這股勁兒,王立剛練就了一身好鞭技,10公尺開外打中蠟燭的火苗不在話下。

幹這行,跌打損傷是家常便飯。但是,當掌聲與鮮花湧來,王立剛覺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記憶最深的是有一次跟隨劇團去非洲演出,院子裏擠滿了人,孩子們趴在墻頭觀看表演,觀眾們跟著音樂模仿他們的動作。「那一刻,我們所有演員感到無比自豪。」

隨著時代的發展,雜技的訓練方式變得越來越科學高效。對許多吳橋人來說,雜技也已經從一種謀生手段,變成了一種藝術享受。

「小時候看到雜技舞台上那些‘閃閃發光’的演員,我就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成‘角兒’!」在吳橋雜技藝術學校的練功房裏,正在練習柔術的學生陳嬌嬌一臉憧憬。

陳嬌嬌今年15歲,父母做著小買賣,家裏衣食不愁,學習雜技就是因為熱愛。為此,她全心投入,白天除了吃飯休息,幾乎都在練功。不過,相對於過去的「苦練」,現在更講究「巧練」。「你看,我都是帶著皮筋拉伸,一會兒休息完再去練空竹。」

吳橋雜技藝術學校成立於1985年,是中國最早建立的中等雜技藝術學校。「學校集中培養雜技與魔術舞台表演專業學生,以文化理論教學和實訓教學相結合,讓傳承效率和表演品質得到了很大提升。」吳橋雜技藝術學校黨委書記雷武介紹。目前,學校已為國內數十個省份的雜技團培養輸送了3000多名雜技魔術類人才。

老師們遵從科學的理念和方法,運用彈跳器、筋膜槍、滾軸等專業運動裝置,為學生量身客製最適合的訓練方案。陳嬌嬌身體柔韌、平衡性強,老師便引導她著重訓練柔術。

「我們希望,每一個孩子都有機會實作自己的夢想。」雷武說。

「雜技小院」聲名遠揚,在科技和舞美的加持下,雜技放射出更耀眼的光芒

春日,吳橋縣鐵城鎮張松村一處農家院落。一陣鑼聲響起,十幾名靈動飄逸的年輕演員輪番上陣,蹬缸、水流星、鉆火圈……仿佛一幅流動的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這裏是省級非遺傳承人何書勝的「雜技小院」。

近年來,吳橋縣開展修繕雜技名人故居、建設雜技博物館、非遺體驗研學等活動,並對張松、孫龍等17個「雜技專業村」進行修繕保護,打造「雜技小院」,更好地傳承雜技文化。

70歲的何書勝是當地「何家班」的第六代傳人,親手培養了500多名雜技人才。如今,他的孫子孫女都能登台演出了。

在「雜技小院」裏,孩子們苦練頂缸、翻跟頭等基本功,同時還要學習一些表演性很強的「障眼法」計畫。每一個計畫,都凝聚著何書勝的心血與智慧:「我們挖掘的都是那些失傳或即將失傳的技藝,經過包裝改良後對外演出,形成自身特色。」小院裏,孩子們揮汗如雨的練功場景,讓人感動。曾有劇組專門來到這裏取景拍戲,記錄下這原汁原味的傳承瞬間,也有演出團體來商量合作事宜。

如今,「雜技小院」已成為十裏八鄉有名的景點。農閑時節,只要鑼鼓聲響起,四面八方的鄉親們便會聚集而來。張松村這個200多人的小村落,原本有近半村民在外從事與雜技表演相關的職業。如今,隨著「雜技小院」的聲名遠揚,越來越多的村民選擇回村發展,組建自己的表演團隊。

在科技和舞美的加持下,雜技追求的驚、險、奇、美,在更大舞台上放射出更耀眼的光芒。「比如一個簡單的倒立,原本就是在板凳上,如今可能是在大轉輪或高架之上。大型舞台道具的運用更是讓人的‘懸浮’成為可能,為觀眾帶來前所未有的視覺盛宴。」王立剛說。吳橋縣還創新演藝形式,推出了【江湖】【時代】【運河·印象】等一批雜技、魔術情景劇,將雜技藝術的極限之美與現代舞台藝術深度融合。

表演形式的推陳出新,也催生了吳橋雜技演出道具產業的蓬勃發展。目前,吳橋全縣已有9家雜技衍生品開發制作企業,產品暢銷國內外。

走進吳橋豐耀雜技魔術道具有限公司,倉柯瑞,飛鏢、自由車、道具壺、魔術箱等道具琳瑯滿目。車間裏,工人們正在拼裝大型魔術升降機,近10公尺高的龐然大物令人嘆為觀止。公司已經研發制作了1000多種道具品類,每年生產各類道具20多萬件套。公司總經理周文明說:「吳橋的雜技文化基礎和市場需求,是我深耕這一領域的信心所在。」

漫步吳橋,雜技無處不在,已形成獨具特色的雜技文化旅遊產業集群

在吳橋雜技藝術學校副校長王洋的手機裏,珍藏著一條英文資訊,轉譯後的意思為:「非常感謝您幫助獅子山雜技學校,像一位父親幫助孩子站起來。這所學校使雜技成為中國發展最快的體育計畫之一,我考慮讓獅子山的學生參加今年的培訓……」

資訊是一名曾在這裏學習過的非洲留學生安娜發來的。她將在中國學到的雜技帶回故鄉,開辦了獅子山第一所雜技學校,讓更多非洲學生有機會學習中國雜技。

進入21世紀,吳橋雜技藝術學校承擔了文化和旅遊部、商務部交辦的外籍雜技人才培養任務。「自2002年招收第一批非洲留學生開始,學校已為20多個國家培養雜技留學生600余人。」王洋介紹,留學生回國後有的創辦雜技團和雜技學校,有的在世界舞台上表演。「雜技搭建起對外交往的友誼橋梁,讓中國雜技文化在異國他鄉生根發芽。」

近年來,吳橋縣大力推進「雜技興縣」,將雜技教學、演出、旅遊以及道具研發生產融為一體,形成了一個獨具特色的雜技文化旅遊產業集群。目前,全縣各類雜技文化團體、企業已達100多家。

自2017年起,吳橋縣還積極推行「雜技進校園」工程,透過編寫教材、選聘教練、整合課程以及組織展演比賽等方式,吸引了全縣124所中小學和幼稚園的孩子參與。目前,吳橋縣已有近3萬名青少年兒童投入到雜技文化傳承中,守護這獨特的文化瑰寶。

漫步吳橋,雜技無處不在。

吳橋雜技大世界景區裏,不僅有一場場精彩表演,遊客還可以親身體驗眾多計畫。

吳橋縣實驗小學校園裏,雜技元素被融入團體操,讓孩子們充分體驗雜技的魅力。

春日陽光下,吳橋運河公園流水潺潺、柳葉絳絳。河畔步道上,不時可見年輕人壓腿、倒立,成為運河邊一道獨特的風景。

…………

吳橋人發展了雜技,雜技也改變了吳橋。

版式設計:張芳曼

【 人民日報 】( 2024年04月04日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