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古地圖上的運河與城市

2024-07-17文化

2024年7月10日,由浙大城市學院浙江歷史研究中心主辦、浙江省大運河文化研究院協辦的「古地圖上的運河與城市」學術工作坊研討會在杭州舉行,來自全國十余所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圍繞「古地圖所見運河城市的歷史演變」、「古地圖上的運河水利」、「古代運河圖的讀法與畫法」三個主題展開了深入交流。

會議現場

本次學術工作坊一共有七位報告人。第一個主題「古地圖所見運河城市的歷史演變」包括荷蘭萊頓大學區域研究院林凡博士、浙大城市學院浙江歷史研究中心黃義軍教授、王楊梅博士的三個報告。

林凡博士的報告【乾隆南巡程站圖折考】考察了荷蘭萊頓大學圖書館藏【平橋至海棠庵站圖折】、【崇家灣至天寧寺站圖折】。每套圖折均有圖、文兩本,提供了大運河揚州、淮安段的驛站、路程、河工、題詞、行宮、地理沿革等狀況。該報告將圖折與乾隆南巡相關史料、地方誌與漕運誌,以及清代運河圖做出比較,以此考察此類地圖的性質與功能。

林凡博士

黃義軍教授的報告【荷藏清代扇面地圖上的運河與杭州】,對荷蘭國家博物館收藏的一把中國紙質折扇上的兩幅地圖進行了考證。兩幅地圖中一幅為嘉興府城到杭州府城的行路圖,另一幅為西湖遊覽路線圖。透過對扇面地圖一百多個地名以及大段文本的整理,該報告對原圖年代進行了考證並對扇面地圖的功能以及選取這兩幅地圖作為扇面裝飾的原因進行了分析。

王楊梅博士的報告以【追憶行在:西方古地圖中的南宋臨安與相關都市傳說】為題,內容主要分為兩部份,第一部份梳理西方古地圖中標註南宋臨安為「行在」這一現象的出現與消失,關註其中對臨安城市形態的描繪與簡註;在此基礎上,結合前人研究,指出背後的影響因素正是馬可·波羅等西方旅行者的記述。第二部份即透過對馬可·波羅行紀中臨安相關內容,尤其都市傳說的細讀,再次強調「文獻中的歷史」存在歷史與文獻、物件與記錄者兩重觀察視角。

王楊梅博士

第二個主題「古地圖上的運河水利」包括淮陰師範學院歷史與旅遊學院李德楠教授以及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張葉博士的兩個報告。

李德楠教授的報告題為【〈黃運河口古今圖說〉與〈鹹豐清河縣誌中的清口河工圖〉之比較】。成書於道光年間的【黃運河口古今圖說】和鹹豐年間的【鹹豐清河縣誌】分別載有完整系列的運口圖,提供了清口地區運口演變的詳細記錄。該報告討論了三個問題:第一,兩書中河口圖的內容如何互為補充;第二,「某年後」「某年前」這些較為罕見的表述具有怎樣的制圖學意義;第三,兩書中收錄的兩幅河工圖雖然繪制年份較近,但內容不盡相同,這種現象反映了怎樣的知識制造脈絡。

李德楠教授

張葉博士的報告題為【明清方誌輿圖中的運河變遷和地理認識——以淮揚地區為中心】,該報告選取明清時期帶有輿圖的揚州府誌及高郵、寶應州縣方誌,歸納了方誌輿圖的繪制特點,並以其中明代後期、清代中前期的幾組代表性輿圖為中心,分析運河變遷、河工水利在方誌輿圖上的表現內容和方式,透過比較其他型別文獻中的地圖,探討不同身份的輿圖繪制者所呈現的地理資訊和認識,並推測了方誌中運河水利專題輿圖出現的背景和原因。

張葉博士

第三個主題「古代運河圖的讀法與畫法」包括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王耀研究員和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汪前進教授的兩個報告。

王耀研究員的報告題目為【明清運河圖的影像學解讀】,區別於以往重視地圖文字、地名、年代考訂、價值判斷、譜系梳理等文獻學研究路徑,該報告側重於對地圖表現技法、地圖著色、圖例符號及地圖要素等影像學意義上的探討。報告大致討論了以下一些話題:視覺、流域特點與表現技法的關系;地圖中山川著色、基礎用色及對比色的選擇問題以及礦石染料與青綠山水畫對地圖的影響;城市符號、京城符號、行宮符號等虛實特點;顏色、圖例、線條、文字、方向、比例尺等地圖要素的不同功能問題。

王耀研究員

汪前進教授的報告【古代運河地圖的繪法——以清康熙朝〈運河全圖〉】為中心的考察】,以清康熙朝【運河全圖】為例,就運河古地圖繪制的七個問題展開討論,例如運河圖中蘊含了哪些政治意識?運河圖重視什麽樣的祭祀場所?運河圖如何取舍運河知識系統?【運河全圖】類地圖如何表現運河工程系統?運河全圖為何不特別重視「運河防務」?運河圖中哪些泉是單眼、哪些是群眼?如何分別表示不同水體?該報告對於分析和理解運河古地圖的繪制方法具有重要的方法論意義。

汪前進教授

2024年是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十周年。學界對大運河歷史、文化、旅遊開發等議題有大量的關註,但從古地圖出發研究大運河及其沿線城市的專題研討尚屬首次。本次工作坊的三個主題,涉及古地圖所見運河城市、水利以及運河古地圖的繪制技術、內容選題與展示特點等,讓人耳目一新。古地圖既是重要史料,也是一種以影像和文本為媒介的展示手段,具有文字史料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當下的讀圖時代,挖掘運河古地圖所蘊含的獨特歷史資訊,對於保護、傳承和利用大運河這一寶貴的遺產及其「流動的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