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態度,暴露處世的底牌

2024-02-12文化

所謂態度,即與世界連結的方式。態度積極,與世界連結,則產生正向的效應。反之,則產生負向的效應。

因此,心學也好,道家也好,佛教也好,多為修心之學。修心,即修心之格局,不困於物,心外無物,那麽,物萬變,而心始終不為物累。此所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境界。

而觀世相,態度,實為處世之法。處世之法,有走弱肉強食之自然法則,有遵協作共贏的族群法則,更高的則是共存共生的普世法則。

自然法則,是最赤裸裸的生存法則,是受動物性主宰的。族群法則,是在族群之內,超越自然法則,以族群內的合作,尋求理性的生存方式。而普世法則,則是突破的了族群的局限,走向萬物同生,是佛教的眾生,是對萬物一致的慈悲。

因此,心有不同之法,則與世界的連結,便呈現截然不同的態度。態度背後,站著的是手段。

01

持自然之法,必內冷外惡。

信奉弱肉強食的人,必視世間一切為叢林,為狩獵場,於是,才有了叢林法則。

在這樣的心法之下,世間萬物,皆為獵物。自己於世間的唯一目的就是,盡可能多地狩獵。狩獵越多,越標榜成功。

因此,持自然之法的人,自身也成為了他人的獵物。最終,這個世界,就陷入到了彼此傷害,彼此獵殺的荼毒境地。

在佛家看來,持自然心法之人,即為手拿屠刀之人,面露冷漠兇狠,是屬於未被教化的群體。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重在放下,即放下仇恨之心,對萬物眾生生出慈悲之心,即可成佛。

於是,那些對人蠻橫、冷漠、兇狠,動輒挑釁、滋事、幹架之徒,實則是未被教化之徒,其心視萬物眾生仍為草芥,與世界的連結,始終是對立的、負面的。

自然之法,多見於資源匱乏之地。因匱乏,爭奪愈甚。愈爭奪,愈嗜血。因此,自然法則,是一種負和遊戲,必然走向兩敗俱傷。

當一個人總是在態度裏,摻雜進過量的情緒,那麽,這個人要麽是未經教化,要麽就是居心叵測,以情緒激情緒,圖拱火收割之實。這樣的人,在處世上,要麽被收割,要麽企圖收割他人。其底色,都仍然帶有叢林法則的冷漠和挑釁。

02

從族群法則到普世價值,是修行的終極。

因為匱乏,叢林法則似乎一直以某種隱秘的力量,貫穿歷史長河。因此,人們發現,大家都在呼籲某種普世價值,而桌子底下,卻始終藏著叢林法則,並以可能的方式,似乎戰勝了普世價值。

這就像道德和利益的關系,道德總是在企圖教化人類,而利益卻始終在占據人類的心靈。這其中的取舍,背後藏著的是處世的態度。

族群法則,是勘破了族群內訌的損傷,遠遠大於協作。因此,這是族群內部達成了某種共識,從利益的損傷,轉向以利益共贏的協作,於是有了一種族群內部的教化升級。

但是,族群法則的形成,並不意味著不同族群間有了共識。當所有的族群,也即萬物眾生達成了某種共識,進入共存、共生、共榮,那麽,世界也就有了慈悲之心,這也就是普世價值。

從修行的角度講,族群法則,類似於是獨善其身,是羅漢境界。而普世價值,則為濟天下,是菩薩境界。

因此,於處世而言,族群心法之人,則是無悲無喜,無怨無嗔,是清心寡欲,因此,不論是非,但知是非。

而普世心法之人,則是知悲喜,懂怨嗔,見是非,最終以慈悲之心,渡眾生之悲喜,怨嗔,是非。

對於族群心法之人而言,見叢林之酷烈,因知其愚魯,而遠離之。而普世心法之人,見叢林之酷烈,因知其愚魯,而以殺身成仁之心,渡之。

03

所謂前進演化,即為從自然法則到族群法則。所謂修行,即由族群法則到普世法則。

前者是脫離掉動物最底層的本能,即一切利己,一切為我,如失真我,則大動幹戈,高舉屠刀,因此,眾生無生。

後者則是修心,修欲,心放大,欲減小,始見眾生,終見己為眾生,眾生為己。

因此,於世間之心,從修己到達人,從少欲到恕道,由恕道到慈悲。於是,見眾生,而無分別心。見眾生有悲喜怨嗔,而以無分別之心渡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