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重點薦讀|迢迢尼山路(大散文)

2024-10-09文化

重點薦讀|迢迢尼山路(大散文)

作者 崔洪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站在觀川亭前的望遠台上,可以遠眺顏母山和尼山水庫,雨後可以看到雲蒸霞蔚,天接雲濤,青山如黛,氣象萬千的壯觀景象。觀川台,見證了太多的春花秋月,夏雨冬雪和明月清風。所有到尼山尋蹤朝聖的,都會到觀川台,看是否能看到不舍晝夜的逝者如斯夫。

——題記

(—)逝者如斯夫

在鄒城尼山書院,有一座古樸的方亭,依山而建,木架結構,單檐灰瓦。方亭在尼山的一個高處,東臨懸崖,下隔沂水相望。當年,孔子正是在此處觀看五川匯流(五川包括智源溪、夫子河、張馬河、顏母河、田黃河),並感嘆時光如水,晝夜不停地流逝。那情景讓人想起後人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和「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大概都受了孔子觀川逝水的啟示而生出的人生如白駒過隙之感。這個方亭就是得名於孔子觀川匯流的「觀川亭」。這件事記載在【論語 子罕】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這座亭子始建年代有一說建於金明昌五年(1194年),有一說建於元順帝至元二年(公元1336年),也是為了紀念孔子觀川而建。

站在觀川亭前的望遠台上,可以遠眺顏母山和尼山水庫,雨後可以看到雲蒸霞蔚,天接雲濤,青山如黛,氣象萬千的壯觀景象。如今的觀川台,雖然名聲很大,但並不是一個很顯眼的建築,默默地矗立在尼山一個角落裏,匆遽的光陰和風雨的剝蝕在它身上留下斑駁滄桑的劃痕。它見證了太多的春花秋月,夏雨冬雪和明月清風,也負載了太多的傳奇傳說和聯翩浮想。所有到尼山尋蹤朝聖的,都會到觀川台,看是否能看到不舍晝夜的逝者如斯夫,是否能看到「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笑談之中,古今有多少往事早已轉眼成空,所以,在觀川台上,更多看到的是山墻外面那密織的山林和如海的松濤,下面是怪石嶙峋錯落的溝溝坎坎,也看不到河和水的痕跡,遠處是青嶺疊翠和群山起伏。孔子當年在觀川台看到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那一幕在哪裏呢?他的感慨又如何超越了時空的阻隔,歷數千年,厚積成為一種文化符合和歷史記憶的同時,成為一種「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和「朝乾夕惕」的哲學理念厚植在一個民族的精神品格中。很多人和我一樣,在尼山文化尋根的漫漫征途中,百思不解。

好吧,暫且把這個不解存疑。從這觀川台開啟尼山朝聖之旅和思想滌塵的序曲。

(二)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那幾天,正逢一場秋雨。我們入住的政德中心依山傍水,一側是連綿起伏的護駕山,一側是穿城而過的唐王河。報到的第一天晚上,我就一個人在護駕山的護駕路開始了我的思索。雖然離著省城濟南很近,也一直受著孔孟儒家思想的熏陶,但我一直沒有追尋過至聖和亞聖行走的足跡。倒不是沒有時間,是因為自己感覺沒有準備好,沒有想好面對那些歷史陳跡和金聲玉振的時候,如何跨越歷史去和那些已經漸行漸遠,又無處不在的思想和故人對話—心懷敬畏地對話。如果行色匆匆,走馬觀花,如同旅遊觀景一樣,就有些膚淺了。孔孟之鄉的每一個角落都會找到碑拓,記錄著歷史的生動和鮮活,每一處山丘、村落、古樹和古老的建築都會發現痕跡,屏氣凝神,都會聆聽到山的遠處,古村落的近處,那些參天的古樹和氣勢恢宏的廟宇之間未改的鄉音和時代的旋律碰撞出的深沈激越的交響。

護駕山與唐王河相依相偎,每天都有無數的人在那裏來往行吟。知者樂水,仁者樂山,點綴期間的陽山曉日、龍潭暮雨都是很有說道和故事的地方。在蒙蒙雨霧之中,我駐足看了一下那塊木制牌子上關於龍潭暮雨的介紹:相傳古鄒縣東五裏山麓有潭,傳說其中有神龍居之,能興雲雨,所有老百姓在幹旱的時候會來此地祈雨,早上祈雨傍晚就能靈驗,故雲「龍潭暮雨」。鄒城不缺故事,也不是一個缺雨的地方。順著護駕山路夜行那會,雲層就開始從四面八方堆積著。開始的時候,半圓的月亮還能在薄雲中間穿過來穿過去,隨著雲層厚積,月亮逐漸就隱入深沈的雲藹和夜色中去了。龍潭的四周黑魆魆的,路燈橘黃的燈光把潭邊那些竹子和松柏投影在潭中,隨著一飆風來,燈光迷離,疏影婆娑。有一段山路行人很少,有兩個路燈好像要出故障,燈光一明一暗閃著不定的光。路邊的草叢和樹叢裏有秋蟲在淺吟低唱著。那種秋雨來臨之前暗夜的靜寂會讓心中有些惶恐和無著,但很適合展開我的聯想和思考。所以,濕氣漸濃,吹過的風中攜著或大或小,或疏或密的雨滴滴落在我的頭上、臉上的那一刻,我腦海中還在想著護駕山、唐王河、尼山,真得邂逅龍潭暮雨了,我才穿行過浸潤了秋雨的山路迤邐歸去。

到尼山大約有一個小時的車程。棒子是秋天齊魯大地的主角,在廣袤的田園裏歡樂地舞動著。葉子都開始由綠變黃了,那些飽滿的垂實一個一個地在棒子棵上墜著,車慢了清晰可見,車快了影影綽綽。路旁的樹上和草中綴滿了晶瑩的雨露。淺灰色的雨雲還在田園深處的天空厚積著。秋天的雨不像夏天那樣說來就來,說走就走,活潑靈性,而是纏纏綿綿,來了就不想走,你去尼山,它們也跟著去尼山。這行雲流水,情思繾綣的感性和韌性正合了一邊走,一邊駐足,一邊凝思的心性。到尼山的時候,還趕上了那麽一陣雨。又沒有帶傘,很有些東坡當年遇雨,不僅不狼狽,反而是「一蓑煙雨任平生」「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超然和灑脫。東坡一生雖然一直在「入仕」與「出仕」之間經歷著風雨和坎坷,但他有著和孔子一樣的堅韌、執著,深悟入仕就肩負使命,兼濟天下,教化蒼生,出仕就詩酒年華,風輕雲淡的進退取舍。他不僅是儒家思想,而且是儒釋道幾種哲學思想最佳的踐行者,他身上有著儒家文化熏陶出來的中國知識優秀知識分子所具有的清流、風骨、使命和崇高。所以,到尼山尋蹤,而且還是在淅淅瀝瀝的雨中,很自然地會從孔子、孟子想起東坡,因為他們有著共同的精神傳承。

(三)夫子洞,從這裏出發

尼山院落裏的那些石路、台階、古建築和古樹一樣都很有些年歲了。雨後的側柏蒼翠,路面濕滑。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幾位負責給我們講解尼山政德文化的講解員給我留下的印象特別深刻。每位對孔子、孟子,對尼山的每一個傳說傳奇、歷史趣聞、儒家經典語錄,乃至其間的一草一木都如數家珍,出口成章,熱情洋溢,充滿了深厚的文化情感。能夠聽得出,孔孟之學已經深深植根在她們的內心和言行之中,不僅喜歡,不僅崇尚,而且是真得奉為了至高的理念和信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吾善養吾浩然之氣」,聆聽的同時,我一邊記錄著她們珠璣般的連珠妙語,一邊深深地思考著。她們不同於那些來了去了的行客,她們把青春的年華和思想的根系深深植根在尼山這片文化厚重的沃土,是儒家思想,是歷史文脈,是時序光陰忠實的堅守者和參與者。

到尼山去的,都會去看一下夫子洞。雨後的夫子洞依傍著山石,巖石上還有水珠向下滴著。滴水石穿,這麽一個逼仄狹小的山洞,數千年要經歷多少這樣的滴水,依然那麽堅守著,沒有被風雨和歲月剝蝕,這本身就充滿了神秘色彩。據傳,當年孔子的母親顏徵在曾在尼山祈禱後生下孔子。孔子出生後因相貌不佳被父親遺棄,後被一只老虎叼入洞中撫養,還有一只老鷹為其扇風納涼,就有了後來「龍生虎養龍打扇」的傳說。中國民間向來是這樣,既然成了聖人,就應當與眾不同,須附會不少的天神下凡、天降龍子等的傳說,才好與身份匹配。傳著傳著也就信以為真了。其實孔子出生的時代,文字的記載和留痕已經能夠真實地記錄真相和辨偽真假了,所以那些穿鑿附會並不足信。不過孔子在夫子洞駐足過,停留過,甚至住過一段倒可能是真的。其實這些並不重要,文化尋根最重的目的還是要溯源,夫子洞是儒家思想的源頭,孔子從夫子洞出發開始了他堅韌不拔,周遊列國的跋涉,最後成為高山仰止,景行景止,生民未有的萬事師表就足夠了。

尼山和孔廟到處都是蒼松翠柏。特別是那些側柏,根據年歲都標註了不同的紅、黃、綠的標識牌。年輕的有500多歲,最年長的有2000多歲了。在自然的長河中,這可能是轉瞬即逝,算不了什麽。但放在人類的歷史中,放在一個人身上,這可不是朝花夕拾,不是朝暉夕陰,今天和明天,是跨越了很多朝代和文明形態的計數。中間又經歷了多少的天災和人禍,經歷了多少的戰火和硝煙,有時一場天災就零落成泥了,有時一場戰火就成齏粉了,更別說那些大旱或者大澇了。所以,那些側柏能夠存活下來本身就是一種奇跡,多少風煙成雲煙,多少人事成往事,多少歷史成古今,她們依然初心不泯,堅如磐石地堅守在尼山和孔子身邊。我在仰慕孔子的同時,不得不對那些蒼松翠柏肅然起敬,它們是活的化石和歷史的見證。看到它們,我更加感悟到了人生的苦短和相比宏闊自然與宇宙的渺小。如此,我對「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有了更加豐富質感的認知。

(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那幾天,在行走和聽課中,很多相關聯的話題一直在我腦海中縈繞和盤桓著。有時一個話題讓我如醍醐灌頂,有時一片雨後的天空讓我茅塞頓開,有時一句解說讓我如沐春風。「剛、毅、木、訥」近仁。」剛強、果敢、樸實、謹慎就近乎仁了。「克己復禮而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中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君子不莊重,就缺乏威嚴。君子好學,就不會固執。要以忠信為主。不要親近缺乏仁德之人。發現自己的過錯,就要勇於糾正。「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師曠之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天下。」「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這些教誨和典故我們耳熟能詳。修身是儒家治國安邦思想的邏輯起點。所以,信手拈來的那些教誨和信條是作為人的個體內修、內省、內斂、內凈不可能繞過去的捷徑。跋涉千山萬水,內修這個山水也要跋涉。否則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無根之木。古往今來那些名垂青史的文人士大夫,蘇東坡、文天祥、林則徐、曾國藩,首先在私德上是高山,是天空,是海洋,是江河湖泊,始終給人一種山高為峰的偉岸。

孔子理想的終極還是要把修身推己及人、及家、及國、及天下。但作為個體的人,畢竟有著自己內心的渴望和訴求,有時這些訴求還是自我、自私、自己的,也拿不上台面,而且也不是每個個體都能得道成聖人,更多的是凡夫俗子。所以克己的同時要復禮。禮是什麽?禮就是共同遵守的規範,說白了就是私德的公德化,就是共同的倡議和公約,就是法度和規矩。在這個意義上,儒家又是最早的規矩倡導和踐行者。但在那個禮崩樂壞的時代,又有多少人願意遵從孔子的教誨呢?又有多少人相信禮花腐朽為神奇的力量呢?所以,孔子傳經布道的路漫長又漫長,周遊列國,雖然他堅信他的說教終將在時代的天空綻放出璀璨光芒,但他始終沒有擺脫顛沛流離,四處碰壁,甚至饑腸轆轆的命運。這不是命運的詭異,是他心中理想的那個時代還沒有到來,雖然已見黎明的曙光,但好像還是雲山之隔,畢竟離那個大一統的漢朝還有二三百年的時間呢!如今,修身立德,先立後破,立規矩,立法度,遵規守紀,中規中矩已然成為常態,誰能懷疑是「克己復禮」結出的碩果呢?

這讓我想起了耳畔經常回響的幾個詞,傳承賡續、守正創新、與時俱進,我在這裏再解讀一下。文化是最好的橋梁,歷史是最好的傳承,未來是對歷史最好的賡續。對歷史最好的傳承不是死記硬背,不是簡單的事件、時間和數位冷冰冰的記憶。我們聽過關於中國和日本孩子歷史教學中用不同的方式講解甲午海戰的故事。我們的老師問孩子的是甲午海戰發生在哪一年,損失了多少戰艦,簽訂了什麽割地賠款的條約。日本老師問孩子的是甲午戰爭中中日勝負的真正原因是什麽,將來是否還會發生類似戰爭,勝算幾何。記憶和復述只是對待歷史的一種很簡單的思維慣性,汲取、傳承和賡續才是避免歷史邏輯和悲劇重演的最好方式。

這就是上面說的「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走得再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儒家思想是活學活用的信條,不是死記硬背的教條。每個人都可以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信念和行為範式。當然了,這不是簡單的復制貼上,而是在博學、審問、慎思、明辨之中堅韌執著地篤行。在尼山,在三孔,幾位政德教員飽含深情地把那些信條融匯到了解說中,栩栩如生,有我中無我,小我中大我,精修中精進,實在是深得孔老夫子「金聲玉振」之精美和精妙。

(五)生民未有的萬世師表

還是回到孔子和尼山。孔子三歲喪父,與母親相依為命,十七歲喪母。從此開始其堅韌跋涉的漫漫征程。他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在著名的子貢對中,子貢問孔子「孔文字何以謂之問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孔子智慧有趣,在「三季人之說」的趣聞中,他語重心長地跟子貢說:「綠衣人一生只經歷春、夏、秋三季,所以在他們概念中根本沒有冬季的概念。你跟這樣的人爭論三天三夜也不會有結果。」所以他對綠衣人關於季節的爭論就用三季蓋棺論定。看似荒謬的回答,實則是因材施教,講道理也要區分物件,因人而已。所以,孔子在杏壇講學,不拘出身,因人而異,從者雲集,弟子三千。周遊列國,雖步履維艱但心之所善,皓首未悔,尼山夫子洞出發,就矢誌不渝,初心不改。後來,偶然的機會,他遇到了【易經】,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從此,二者惺惺相惜,相互成就,【易經】從占蔔之書上升為哲學;孔子從尼山的源頭,從【易經】的源泉孜孜不倦汲取著營養,一騎絕塵,成為生民未有的萬世師表。

孔子臨終前七日的那天早晨,他背著手,拖著拐杖,悠閑地在門口散步。他口裏念念有詞:「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唱完了,他回頭走進屋裏,安靜地坐下來。「作為一位遲暮的老人,孔子感到自己不久於人世。將不得不撒手許許多多的牽掛,他似乎再也沒有機會,更沒有能力去關註蒼生,他終於不用再遊說,再奔波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想當初,孔子周遊列國走到陳、蔡兩國之間斷糧七日。在困厄之中,他不畏艱難,仍保持樂觀態度,繼續講學,弦歌不斷。顏回理解孔子,他說:「老師的學說博大精深,致使天下人都不能接受您。雖然這樣,您還是推廣並實踐它。世人不認同,是各國統治者們的恥辱。學說不被接受仍然堅定信念,這才是君子的本色」。顏回的話讓孔子感動,讓孔子欣慰。他從來沒有懷疑自己堅守的一切總有一天會成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天道、王道、正道和大道。

如今,孔子在尼山和孔廟安詳地端坐著,眼光向著未來和遠方,寧靜慈祥,欲言又止中是無窮無盡的智慧和大道。尼山路迢迢,那種敬畏在我心中油然而生,尼山尋根跋涉的路途還很遙遠漫長。行文結束的時候,思想和修行剛剛開始。

崔洪國,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

壹點號風過林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