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滄浪之水】,道理和利益選擇哪一個?

2024-01-04文化

趁著假期,把在書架裏放了許久的【滄浪之水】看完了,一個下午時間見證了池大為從理想主義走進了現實的過程。

理想和現實的沖突主題,有過太多影視作品,最出名的當屬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這是從現實奔赴理想的過程。

奔赴理想的念頭人人都有,能夠付諸行動的很少很少,因為理想太遠,現實無時無刻不在拽著你。

所以理想主義走向現實,才是每個人必走的一條路。

問題的關鍵,在於你走進現實的那一面,是僅僅放棄理想,還是放棄尊嚴,甚至於放棄人之為人的根本?

【滄浪之水】裏主要寫的是官場裏的一些事,而且尺度也還好,特別是看過【追問】,看過【人民的名義】,看過【狂飆】以後,覺得裏面的人物也還好。

但是這本書裏的很多心理描寫,特別是知識分子一點點放下自己堅守的東西的過程,非常有觸動。

設身處地去想一想,當你面臨到了那個環境裏時,你是不是也會時不時的冒出來這樣的念頭——要不要彎下腰,要不要擠出笑臉,要不要徹底放下心中堅守的道理?

即使你沒有書中主角的運氣,也沒有人家步步高升的結果,但是生活中放下堅守其實也就一瞬間的事情。

這本書裏推動池大為改編的很大一個原因是家庭,妻子懷孕,孩子燙傷後那種無助,到處求人的無助,還有同學聚會後發現身邊人的改變,人人都在變,為什麽我不能變?

看到這裏的時候其實第一個想起來的是好萊塢文化裏不斷在強調的family戰勝一切的政治正確。

現在好萊塢不管是主角還是反派,都會用這一招來塑造人物,反派因為家庭,因為孩子,所以變壞了,主角也一樣,為了守護家庭所以崛起了,爆種了,打敗了大反派。

這種塑造的方式,看似把英雄和魔鬼都拉下了神壇,讓他們有了立體感,有了復雜性,其實也給了我們一個理由,既然家庭最大,那麽是不是為小家可以舍大家?

當然,大部份人都是普通人,都是能夠接受,甚至覺得這個結論理所當然。

甚至於我自己代入那個角色,當孩子受欺負,當家人受委屈的時候,你會不會為了堅守所謂的道理和正義呢?

這種撕扯誰都會有,但是誰都堅持不了太久。

在【平凡的世界】裏,主人公孫少平無論面對多麽嚴酷的現實環境,都沒有放棄自己的堅持,哪怕靠最艱苦的體力勞動來證明自己的價值,也不願卑躬屈膝去巴結別人。

這樣的人在現實中太少了,越是走到最後,越是孤獨的。

【滄浪之水】看到最後,池大為來到了父親墳前,看著這個堅守一生道理和原則的父親,心中的感慨非常有戲劇性,正常的展開可能是後悔。

但是現實不會,環境和資訊會改變一個人,之後前方探索遇到困難的人才會往回看,只有厭倦權力場的人才會感嘆堅守和理想,以四十多歲年富力強享受權力場的池大為來看,他不太可能後悔,他只會給自己找理由。

這本書作為官場小說裏註重精神世界描寫的典範,最值得的就在於知識分子和現實權力場潛規則的賽局過程,這個過程是1978年高考之後那一批人都要面臨的挑戰。

我們作為普通老百姓,當然不清楚這一批批知識分子最後多少堅守住了,多少放棄了,又有多少墮落了,但是看著權力場裏執行了幾千年的潛規則,我想能夠堅守的應該很少吧。

比起寫勾心鬥角的官場小說,這本剖析精神世界的會更好看,至少在理想和現實的沖突主題上提供了一個新視角,也從一個衛生廳組織的視角給我們展開官場生態的一角。

道理和利益,這兩套規則到底應該怎麽用?

道理是會上,會下是利益,道理是在嘴上,心理是利益,道理都在天上,生活中都是利益。

那麽是否有一天,利益變成了道理的一部份,甚至變成最大的道理?

資本主義世界裏,在利益明規則下,利益就是道理的一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