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文化中國行|一趟水脈與文脈的「尋鄉之旅」

2024-04-25文化

4月23日,「文化中國行」江蘇主題采訪活動行程結束。

四天三夜,走進一處又一處江蘇代表性古建築、老街區。

姑蘇平江,聽雨落紛紛,一曲【聲聲慢】是閑趣。

鎮江北固,看大江東去,憶柳七曉風殘月是一種閑雅。

南京門西,老街坊把衣服高高掛起,低頭見枇杷,藏著份閑悠。

腦中一直縈繞不去的,有兩個詞:「水脈」與「文脈」。

江蘇文化,是水裏長出來的,天生有著水的特性。在參觀這些古建築老街區時,感覺尤甚。

水者,流也。常州青果巷,白壁灰瓦馬頭墻,承載500年名士風流。10號民居,湛貽堂下,見證從趙翼「各領風騷數百年」到趙元任「教我如何不想她」的傳承流轉。

水者,容也。同裏古鎮,舊時江南,退思園是小型園林的典範,飽蘸江左文人特有的哲思。「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因為水有容,所以知進退,這一退,鬧紅一舸,菇雨生涼,美得不像話。

水者,渡也。就在曹雪芹的老家,而今的江寧織造博物館,組建起一支外國誌願者團隊。他們都是【紅樓夢】的書迷。文學名著精粹在「渡」,這些誌願者當起了「擺渡人」,渡人、渡己,渡者自渡。

水行不腐。因為接受了時代的變化,擁抱了現代的便捷生活,所以在蘇州古城的東北隅,平江歷史文化街區,仍能保持著宋代平江城的輪廓和肌理,人家盡枕河。

飲水思源。而今南通博物苑濠南別業,是四月裏名副其實的「頂流」。望紫藤花「瀑布」,人們總能想起當年張謇親手種植它們的往事,百余年來長盛不衰。

一趟下來,就感受到「水脈」寓於一街一巷,而「文脈」亦藏在人與人的相處中。

文脈有靈,前提得是活的。古村古鎮古街區,保護傳承利用這篇大文章如何做好?

丟了煙火氣,再多的典故也不過堆砌。

望不見鄉愁,就談不上真正的有文化。

而這次走訪的各個古街區,令人驚喜。

以揚州仁豐裏為例,初到這裏,時光仿佛慢了下來。

窄窄的道路上不時有人騎車穿過,留下一陣清脆的鈴聲。老人坐在家門口,一邊擇菜,一邊拉著家常。

揚州剪紙、揚州漆器、鋦瓷工藝、通草花制作……在他們眼裏,不再是被束之高閣的「文化遺產」,也不是只存在於書本上的「高深學問」。

這些東西就是生活的一部份,為百姓日常所用。

詩性的,當然也應是年輕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記者穿行在這些古老的街巷,看到了很多年輕的臉龐。

不是遊客,他們是原住民。不是在寫田園詩,他們就是田園詩本身。

在焦溪古鎮的黃石半墻間,年輕人返鄉創業已經不是新鮮事,推動形態、業態、文態、生態融合。作為「社群型古鎮」的優勢,漸漸顯露出來。

在這些年輕人口中,「活態傳承」還有一種表述方式,叫「對生命的尊重」。

回到故鄉,像是嬰兒回到母親的子宮,感到安心。

大家去到這些古建築、老街區最大的需求是什麽?不是風雅,不是抒情,而是對生命的修復。

回歸了傳統文化,就是「回家」。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王子揚/文 徐洋 鄭芮/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