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秋分:平分秋色,蘭秀菊芳

2024-06-26文化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四個節氣。每年公歷9月22日至24日交節,太陽到達黃經180°時,即為秋分。 秋分標誌著秋天的正式開始,晝夜長度相等,天氣由炎熱逐漸轉為涼爽。

秋分,意味著秋季的正式開始,晝夜平分,氣候逐漸轉涼。據資料記載,「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這表明秋分這天陽光直射地球赤道,晝夜幾乎相等,此後白天開始短於夜晚。秋分這天正好在秋季90天的中間,因此得名「秋分」,具有「平分秋色」的含義。

秋分在歷史上曾是傳統的「祭月節」。最初,「祭月節」定在秋分這一天,但由於秋分這天不一定都有圓月,後來將「祭月節」由二十四節氣「秋分」調至農歷八月十五日,也就是現代的中秋節。

秋分三候是古人根據節氣期間自然界的變化總結出的三個階段,具體如下:

一候雷始收聲: 古人認為雷聲是因為陽氣盛而發聲,而秋分時節陰氣開始旺盛,陽氣逐漸減弱,因此不再打雷。這一候意味著暑氣的結束,秋寒的開始,提醒人們註意增添衣物,防寒保暖。

二候蟄蟲坯戶: 隨著天氣變冷,許多小蟲開始減少活動,藏入洞穴中準備冬眠。它們會用細土將洞口封起來,以抵禦寒潮的侵入。這一候反映了生物對季節變化的適應,也預示著冬季的臨近。

三候水始涸: 由於秋季降雨量減少,加上天氣幹燥,水汽蒸發加快,湖泊、河流和沼澤中的水量開始減少,甚至幹涸。這一候提醒人們註意水資源的節約和利用,同時也預示著農事活動的轉變,如灌溉、儲水等。

秋分三候不僅是自然現象的描述,也反映了古人對於季節變化和生物習性深刻的觀察和理解。

秋分,標誌著秋天的深入和氣候的顯著變化。以下是秋分時節的一些主要氣候特點:

晝夜平分: 秋分時節,太陽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導致全球大部份地區的晝夜長度大致相等,各為12小時。這一現象體現了古人「陰陽相半」的理念。

氣溫適中: 隨著秋分的到來,中國大部份地區的氣溫逐漸降低,平均氣溫約為20-25℃。夏日的炎熱逐漸退去,秋天的涼爽宜人,尤其是夜間溫度下降明顯,人們開始感受到秋意的涼爽。

降雨減少: 秋分時節,中國大部份地區的降雨量逐漸減少。北方地區降雨量明顯減少,南方地區也逐漸告別雨季,進入幹燥的秋季。

秋高氣爽: 這個時期,天空晴朗,空氣幹燥,濕度降低,呈現出秋高氣爽的氣候特征。這種宜人的氣候特點使得秋分成為戶外活動的好時節。

秋燥明顯: 由於空氣幹燥,濕度降低,人體容易出現口幹、咽幹、皮膚幹燥等癥狀。因此,秋分時節需要註意補充水分,保持室內濕潤,以防秋燥。

風力增大: 秋季風逐漸增強,尤其是在北方地區,秋風往往伴隨著降溫,帶來涼爽的天氣。

晴空萬裏: 秋分時節,天氣晴朗,雲量較少,陽光充足,是欣賞秋景、進行戶外活動的好時機。

秋分,有著豐富多彩的習俗活動。以下是秋分時節的一些主要習俗活動:

祭月: 秋分時節,天高氣爽,月圓人圓。民間有在秋分之夜舉行祭月活動的習俗,以表達對月亮的崇拜和感恩之情。現代的中秋節賞月習俗就是由秋分的祭月演變而來的。

吃秋菜: 秋分時節,各種秋菜成熟,民間有吃秋菜、品秋味的習俗。此時,豐收的果實成為人們餐桌上的美食,寓意著豐收和喜悅。例如,吃南瓜、紅薯、芋頭等秋季收獲的蔬菜。

放風箏: 秋分時節,風力適中,天氣晴朗,是放風箏的好時節。放風箏不僅能鍛煉身體,還能愉悅心情,陶冶情操。在秋分前後,許多地方會舉行風箏比賽和風箏節,成為一項受歡迎的戶外活動。

登高望遠: 秋分時節,秋高氣爽,登高望遠成為了流行的活動。人們會選擇登山或登高樓,欣賞秋天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壯麗。登高不僅可以鍛煉身體,還能讓人心曠神怡,有利於身心健康。

賞菊: 秋分時節,菊花盛開,五彩繽紛。民間有賞菊、詠菊的習俗,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此外,寒露期間,部份地區還有舉辦菊花展覽、菊藝比賽等活動。

拜神: 秋分前後,有些地區會舉行與宗教和信仰相關的慶祝活動,如對開漳聖王、觀世音菩薩的祭祀和對三山國王的祭日紀念等。

秋收: 對於農民來說,秋分時節是收獲秋糧的關鍵時期。玉米、水稻、高粱等秋季作物成熟,農民會抓住晴好天氣,搶收搶曬,確保糧食安全。

這些習俗活動不僅反映了人們對於季節變化的適應,也體現了對於自然規律的尊重和對於生活的熱愛。 隨著時代的變遷,一些習俗可能有所演變,但它們依然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

秋分,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重要一環,不僅僅是一個天文現象的標誌,更是一個充滿深意的文化符號。它象征著白晝與黑夜的平衡,預示著一個收獲與感恩的季節的到來。 讓我們在這個秋分時節,不僅感受季節的變化,也思考如何更好地適應自然節律,珍惜每一刻的美好,同時為未來的豐收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