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春天是不是讀書天

2024-03-24文化

返老家陪護老父親,母親則由小姨照看,並日常家務,這個春天,我陡然擁有了很多閑暇時光。

按往常,這種時光一大塊一大塊的,正好用於讀點閑書,很慚愧,閱讀習慣及資訊接收,已完全與頭條緊密結合,碎片化,跳躍性,無法聚焦,走向兩極:一,高端局,全世界全人類的即時新聞向我湧來;二,庸俗化,大浪湧來的同時,不知是誰制造的瑣屑繁雜也隨機往我口裏灌。

在資訊的海洋裏,我在手機亮晃晃的螢幕裏,遊啊遊。哪還能讀書,讀大塊文章?

有前朝的頑童寫首打油詩,「春天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子冬有雪,要我讀書待來年。」這是以讀書為苦的調侃。那麽,春天究竟是不是讀書天呢?

雖然「悲歡並不相通」,但古賢有讀而忘春的,「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有感嘆春光易逝的,「未覺池塘青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有借春閑抓緊時間讀書的,「昨夜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有因此總結,不分四季,「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已非少年,徒然興嘆,更須珍惜光陰,卻沒想到手機出現,頭條橫空出現……

不過也好,資訊資訊去中心化,我得到很多「推薦」,好歹靠自己甄別、判斷、取舍,故而學會輸入「關鍵詞」、拉黑與我不同頻者。

而讀書,仿佛也既能看到自己感興趣的,又能看到一些超出我認知的了。坦率講,我摒棄了任何小說家言,無論金庸,莫說莫言。

這些都是偏執的個人的「顱內高潮」,任何一本書,除非大浪淘沙後的經典,都不過是其「一面之辭」,就烙刻著作者的偏見,不然,他怎麽行文?如何編織?

但也不必上綱上線,所謂「百花齊放」,就是玫瑰不講有刺,梨花不嫌不紅;所謂「百家爭鳴」,何不就是各講其理,各執一端?

那麽,就有產生共鳴的,就也有認為噪音的。但卻因此往「唯心」上靠,深挖「企圖」,細究「目的」,我個人可以判斷:這種人斷然不是真正的「讀書人」,他才是別有企圖、別有目的者!

這種人的邏輯,還停留在這樣一個層面:百善孝為先,論心不論跡,論跡寒門無孝子;萬惡淫為首,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無完人。一時要「論心」,作「誅心之論」;一時要「論跡」,尋「蛛絲馬跡」。仿佛辯證,不過雙標而已。不說也罷。

這種光棍固然不惹為好,多說幾句也毫無意義。趁此春光,父母安穩,只管刷頭條,讀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