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豆瓣9.4分,這本書講透了社會運轉的真相

2024-06-13文化

在積累了一定的社會閱歷後,許多人對自我和社會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不過,那些零星的洞見,很可能已經被這本書詳細討論過了。

「20世紀最具影響的著作」之一(國際社會學學會)

著者之一彼得·伯格許多人或許不陌生,他曾經痛批社會學越來越和社會無關,社會學專家搞出那套蒼白無力的術語和所謂的實證科學方法,只不過是為了和其他學科「排排坐」。

他還曾說,佛洛伊德學說之所以被中產階級奉為圭臬,是因為誰都可以被扔進這口鍋裏,出來就完成了自我認同和自我和解,而不用掀翻家當。

正如這本書中指出的,心理學本身就是一種「社會現象」,心理學家幫助患者面對和回歸「現實」,而社會學家則會過問「到底是哪個現實」。

人們常說,讓我們「面對現實,忠於理想」,那麽,究竟是「什麽樣的現實、怎麽樣的理想」,讀完這本書,你會有徹頭徹尾的領悟。

這本書將滿足你對社會學的樸素想象、激起曾經的理想主義情懷,它只用人人都能看懂的語言,就講透了社會運轉的來龍去脈,而譯筆的品質之高,更是得到讀者的廣泛認可。

這本書的轉譯幾乎是一個字一個字較勁出來的

1

從來如此,

為什麽就變得「對」了

「從來如此,便對麽」是【狂人日記】中耳熟能詳的一句話,伯格和盧克曼在這本書的開篇就註目於「從來如此」,只不過他們指出,從來沒有「從來如此」。

彼得·伯格(1929一2017)和湯瑪斯·盧克曼(1927一2016),著名社會學家。

在他們看來,所有被當作「知識」的東西都是可疑的,因為它們不過是在社會情境中被發展、傳播和維持的,知識社會學正是要揭秘「知識」是怎麽變成「現實」的。

他們指出,即便是性這樣的動物本能,也離不開文化構造,比如性變態、性幻想、性配置、性行為模式等,都有「人工」的痕跡。

正是人類精神的無限開放,使得人類不得不自我設限,從而過上一種有方向感和秩序感的生活。他們設定了一個極端情境,假設世界上只有一個人,這個人為了活下去,也會形成一系列慣例。

即使只有一個人,也有制度化的傾向

當一個人變成兩個人,慣例就開始了溝通和調整,這樣做最大的好處是方便了彼此的行為預測,從而釋放了原有的緊張感,使得勞動分工和創新活動成為可能,這有點像儒家所說的「禮尚往來」「以和為貴」。

當兩個人變成更多人或是在代際傳承時,那些「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的「知識」,就逐漸沈澱為制度。制度、知識、角色……這就像同一個事物的不同方面互相支撐著,漸漸地它們都得到了「具像化」,又被不斷編織進了語言的原始碼中。

人活在語言編織的意義之網中

「具像化」的東西漸漸地反客為主,例如某制度下的某角色,人們會說「換誰都一樣」。伯格和盧克曼提醒我們,極端情況下人能夠矛盾地創造出一種否定人自身的現實,這就是社會學所說的「物化」。

這個過程怎麽發生的呢?這就要說到制度的「正當化」,因為所有的社會現實都岌岌可危,世界原初是個草台班子,所以需要不斷加固。這個起高樓的過程是這樣的,從語言到諺語到理論再到無所不包的象征世界。

秩序就是這樣建立起來的,個人也在這個過程中把自我投射到整個宇宙中,使得萬事萬物都變得可以被理解。為了保衛這個「可被理解的世界」,不同象征世界下的人們,就會發展出不同的「概念裝置」,其中最突出的如神話、神學、哲學和科學。

圖/【肖申克的救贖】

正當化可能會不斷加碼,甚至超出制度本身的需要,偏離的人將面臨兩種手段,這就是「治療」和「虛無」。前者如【狂人日記】中的狂人,他因為太不一樣而得到「治療」,後者則如魯迅所說的「可壓服的將他壓服,否則將他擡高,而擡高也就是一種壓服……」

總之,「正當化」要將「差異」徹底排斥或加以消化。伯格和盧克曼也指出,表面上各方爭相定義現實,其實還是「屁股影響腦袋」的利益之爭,只不過有的時候,它反而被包裝和「轉譯」成理論術語,也就是特定的「知識」。

知識社會學不是片面擡高「知識」,伯格和盧克曼指出在一些特定情況下,「武器的批判」比「批判的武器」更具決定性。

這正是知識社會學的核心觀點,話語和現實是互相滲透、互相影響的辯證關系。

2

棱角被磨平?

別放棄生而為人的自由

說完了作為客觀現實的堅硬的社會,伯格和盧克曼轉向了蘊涵著主觀現實的個體,解答了許多人的困惑:人究竟是怎樣被社會磨平棱角的。

不過,他們首先就質疑了那些棱角,那些同一性只是童年時候的自我投射,初級社會化把一堆偶然的東西變成了必然的,為個人的偶然生命賦予了意義。

他們指出,無從選擇的初級社會化所給予的,其實正是一些可疑的「刻板印象」,但是那種初悟現實的確定性又是兒童迫切需要的,失敗的原生家庭恰恰無法提供這些。

說回「磨平棱角」的事,正如書中所指出的,社會化永遠不完整、永遠不會完成,次級社會化需要情感註入、需要各種手段來「增強現實」,這個過程不可能是完全「無痛」的。

並且,次級社會化比初級社會化有著更多的「人造」特質,它們不再看起來那麽理所應當,這不是因為它們看著不夠真實,而是因為它們在意識中紮根不夠深,所以需要每個人一遍遍去確認,去在日常生活中共謀出那些「現實」。

天下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集體共謀的「自欺」正是社會運轉和存在的前提,「自欺」的裝置、儀式、情境把形而上的問題封閉起來,使得我們能夠生活在非本真的想象中。

也就是說,生活在社會中就意味著要對主觀現實不斷修正。只是,這個過程並不是純粹地被「磨平」,當自我在不同角色之間發現矛盾,個人其實有著若幹種應對的方式。

他可能和類似想法的人結成共同體,也可能陷入「今是而昨非」的「自我背叛」,還可能遊刃有余地扮演著不同角色……回到開頭提到的心理學認同問題,他可能滿足於心理學的解釋,也可能「先於事實」編造出心理學理論。

例如,一個知道自己MBTI人格型別的人,可能以此指導自己的行動,變得越來越「像自己」;也可能對此不屑一顧,並提出一個更「科學的」人格理論,而這個理論又透過他的實踐,被證明了是更「科學的」。

人在江湖「身份」可以是自己給的

也就是說,心理學「事實」根源於一定的社會結構,但是也可能在社會變化中轉型,從而創造出一些不同的「事實」。

3

把人當作人!

社會學要有人文主義情懷

伯格和盧克曼的觀點其實平凡得像是常識,即社會是人的產物,人也是社會的產物,知識和現實經過外化、客體化、內化的步驟不斷再生產再創造。

這本書最動人的地方,在於它洞察了這一辯證過程的那些細節,並賦予了個人主觀能動性。它拒斥了實證主義社會學,認為它走進了「鬼打墻」的自我迴圈論證。

為此,知識社會學不惜蒙上相對主義色彩,伯格和盧克曼自我澄清道,這不意味著社會學不是科學,而是說社會學應該把人當作人。

社會學的事業必須保持與歷史學和哲學的持續對話,否則它所關註的「社會」就不完整,這個「社會」由人創造、由人棲居,並反過來又在歷史中創造了人。

人是歷史性和反思性的存在

這種視角不僅賦予個體以尊嚴和價值,也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理解和改善社會的路徑,在仰望星空的同時也腳踏實地。

談談彼得·伯格的觀點帶給你的啟發

2位優秀留言讀者將獲贈此書

現實的社會建構

[美] 彼得·伯格 / [美] 湯瑪斯·盧克曼 著

吳肅然 譯

-End-

觀點資料參考:【現實的社會建構】

轉載及合作請發信件:[email protected]

面對現實,忠於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