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自主創新能力從何而來?經過500多人次的訪談,這位北大專家給出了解答

2024-03-30文化

後發國家是否需要自主創新?它的自主創新能力從何而來,又應向何處去?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封凱棟新著【潮起:中國創新型企業的誕生】(以下簡稱【潮起】),是近期國內經管領域受人關註的書籍之一。它用豐富的案例和生動的語言闡釋和解答了以上問題。

作者參與相關政策研究報告

曾引發「自主創新」大討論

【潮起】是對中國改革開放後自主創新能力構建過程的歷史透視,它回顧了中國汽車和通訊產業代表性企業的奮鬥歷程,並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背景下展望中國應如何透過發展新型舉國體制完成創新體系的轉變。該書告訴讀者,正是戰略層面的堅定信念,推動這些企業走上自主創新之路,而不是坐等跨國公司和已開發國家的技術轉移。在發展過程中,自主創新企業堅持緊貼市場需求,將資源更多地配置到直接面對市場和研發實踐的一線,在秉持高度開放的技術策略的同時,又堅持在技術合作中牢牢掌握組織主導權,從而使自主創新能力成功地從激烈的國內和國際競爭中生長出來。

作者參與了2004年的【發展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汽車工業的政策選擇】報告的寫作,該報告在當時引發了關於「自主創新」的大討論,最終促成中國發展政策範式的轉變。此後,作者在20年間持續關註中國工業技術能力的成長;書中很多鮮活生動的案例,是作者訪談500多人次的企業家、工程師、政府官員和專家學者的第一手資料。自2023年8月出版以來,【潮起】引發社會廣泛關註,尤其得到了大量產業實踐者的好評。

對「創新的本質」做生動呈現對現實問題做深入剖析

作為一名創新政策研究者,筆者讀完這部描寫中國創新型企業誕生過程的史詩著作後,在內心深處引發了強烈共鳴。

一是這本書將我們理論討論中關於「創新的本質」做了生動的呈現:創新是創新者在資訊或資源條件不完備的情況下就需做出決策並堅持積累的事物,它在本質上是高度戰略性的。高水平的管理手段和激勵措施當然是重要的,但它們同樣也是由創新過程持續塑造的。為此,我們理應向那些推動了中國自主創新的企業家和工程師群體致以崇高敬意,他們參與創造了這個偉大的時代。

二是這本書對現實問題做了深入剖析,所論及的創新的「組織性」等主題有豐富的理論意涵,對於我們現階段的政策討論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值得學界和政策界同行深入討論。

比如,「市場換技術」為何沒有換來核心技術?

改革開放初期,中國抓住國際局勢變化和全球化的機遇,實行了「市場換技術」戰略,即透過建立合資企業引進西方的技術和裝置。「市場換技術」的決策者們制定了非常明確的雙重目標,即擴大中國的生產能力,同時利用與跨國公司合作的機會增強自己的技術能力。但是由於當時人們對技術創新和市場機制的認識並不深入,外方透過一系列手段(例如將中方工程技術人員調離研發崗位,使其沒有機會參與技術開發工作,或者提供不完全的產品圖紙控制技術資訊),限制合資企業形成面向創新的組織整合和長期資源投入。因為跨國公司不是出於「促進後發國家與地區技術能力進步」的美好願望來投資的,它們不願在本領域培養出具有相當技術能力的競爭對手,所以只給中國提供過時的技術和生產線。大批中國骨幹企業因此喪失獨立開發產品的信心和能力,淪為外資的「生產加工和組裝基地」,對外部技術的依賴不斷加深,從而背離了獲取技術能力的戰略初衷。以至於上世紀90年代末期,中國的制造業被國際評論家們認為是「脆弱的、缺乏技術競爭力的」體系。這段史實也是對一些已開發國家指責中國「強迫合資企業轉讓技術」的有力回擊。

再如,自主創新企業何以成功?

主流經濟理論認為,後發國家的技術基礎薄弱,在技術創新領域沒有比較優勢,完全可以透過引進已開發國家的技術,從事自己更擅長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再透過國際貿易實作「福利改善」。中國在上世紀80—90年代確實遵循這種發展模式。然而僅僅過去20年,中國制造業無論是產值還是增加值,都已經躍居世界第一,超過美國、日本、德國等傳統工業國家的總和,被西方國家看作最主要的競爭對手和前沿技術的挑戰者。那麽這20年間到底發生了什麽?

本書提出,在主流的「市場換技術」企業之外,一些沒有被國家政策眷顧的企業從邊緣地帶艱難起步,它們四處招募工程技術人員、構建自己的產品平台,形成一套技術學習體系,從逆向工程到正向開發,建立自主品牌和產業鏈,從而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自主創新企業的崛起,是中國傳統文化中追求「自強不息」的精神寫照:在宏觀上體現為中國在政治經濟體系中已經形成的強烈自主意識,對「市場換技術」未能促進本土工業技術能力的不滿;在微觀層面,則反映了大批工程師、科研人員和企業家敢於打破當時的制度約束,在試錯中探索未來的發展方向。

構建「組織技術學習系統」「讓聽得見炮火的人來決策」

具體來說,自主創新企業成功的核心在於透過明確的長期戰略承諾來動員組織,持續投資於企業的技術能力建設,構建了一套高效的「組織技術學習系統」,並在創新過程中將部份決策權下移到真正從事開發任務的工程師團隊,「讓聽得見炮火的人來決策」,從而使其能有效利用國內外各種技術資源,透過在實踐中不斷完善組織整合來構建企業內生的技術能力。

正是這些創新型企業的崛起,成為中國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的基礎。它們不但改變了原來的市場結構和發展軌跡,使跨國公司為了贏得市場競爭,不得不在中國提供更先進的技術和產品,而且引發了2004—2005年關於「自主創新」的大討論,並最終推動了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大轉型。正是在早期創新型企業的鼓舞下,後來的企業汲取了自主創新的基因和動力,一代又一代的創新型企業不斷湧現,終於成為國家創新驅動發展的中堅力量。

自主創新不是「閉門造車」

要建立從外部學習的機制

在全球化高漲的21世紀初,對於中國是否要違背「比較優勢」實行「自主創新」,曾經引發了激烈爭論,反映了不同經濟理論的思路和政策取向。特別是互聯網技術的興起,似乎讓國家之間的界線消失。很多人信奉主流經濟學的「自由市場」和「自由貿易」理論,認為技術也是普通商品,可以透過市場和貿易途徑獲得,試圖將國家創新能力的提升寄托於沒有自主創新的「國際合作」。但是這種理論忽視了核心技術和創新能力的特殊性。除了已開發國家不願轉讓因素外,還因為創新能力包含很多隱性知識,需要透過自主學習和實踐才能不斷提升。然而有一些學者將自主創新誤解為「閉門造車」。事實上,自主創新絕不是「封閉式創新」,書中列舉的創新型企業,都建立了從外部學習的機制,註重與國內外的各類創新主體合作,甚至主動發起國際合作計畫。但是與那些「市場換技術」企業相比,它們更註重把外部知識內化為自身的能力,並根據自身發展需求主動創新,而不是被動接受外部技術,這也是「自主創新」的重要內涵。

在當代社會,科技是現代經濟發展的引擎和國家安全的保障,自主創新能力決定了一國在世界競爭格局中的地位。即使是信奉市場力量的西方國家,也無法放任核心技術按照「市場規則」自由發展,更不能容忍其他國家對其形成挑戰。特別是在大國賽局的時代背景下,已開發國家也頻繁制定各種產業政策,國家介入創新活動不僅僅是彌補市場失靈。本書也對當前中國面臨的「卡脖子」技術問題的成因進行了回顧和反思:一些關鍵核心技術之所以被「卡脖子」,就是因為在過去的科技體制改革中,對「組織化的技術學習系統」認識不深刻,一刀切的市場化轉制破壞了行業技術學習的基礎,削弱了行業技術能力。作者從「組織再造」視角分析了新型舉國體制的特征與價值,對中國未來的創新系統建設提出了理論思考。

當市場存在各種可選「捷徑」更需要戰略定力和組織凝聚力

本書沒有使用高深的理論和晦澀的術語,理論框架也淺顯易懂,就是透過有組織的學習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因此適合廣大社會公眾閱讀。然而就是這麽一個創新理論中的常識,卻不被主流經濟學所接受。教科書中的主流經濟學缺乏對企業運作模式的深入剖析,導致無法辨析「技術換市場」和「自主創新」兩種企業和產業運作模式的根本差異。即使是創新領域的很多學者,也是從研發投入和專利產出等簡單的量化指標研究創新,忽視了企業內部的能力建設過程和不同企業的差異化行為。本書告訴我們,創新的規律是簡單的,它依托於人們在相關領域實踐經驗的積累。但如何在組織上、資源配置上保證對創新行為的長期支持則是復雜的,它不僅需要人們形成並長期保持戰略共識,還需要人們接受將資源配置到直接回應市場和研發問題的部門去,需要在內外壓力下長期堅持小步快跑、持續叠代的做法。尤其是當市場上存在各種可選的「捷徑」時,這種堅守對於企業、產業和國家在戰略定力、組織凝聚力和文化價值方面都是巨大的挑戰。

尤其是在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要想從根本上解決中國的「卡脖子」問題,同樣要面對在產業層面或國家層面上塑造創新型「組織」的問題。這就需要我們超越西方經濟學的「自由市場」邏輯,透過國家力量構建不同創新主體之間的有效銜接和互動機制,將資源投放到構建自主可控的產業鏈和創新鏈中,塑造出「有組織的」、既協作又競爭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執行機制。因此,後發國家如何透過創新實作追趕,不僅是一個創新理論的經典問題,更是一個政治經濟學命題。中國的創新發展實踐為重新思考發展理論和創新理論提供了鮮活案例和難得機遇。無論對於中國學者還是實踐者,都需要我們踐行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完成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使命。

(作者: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研究員、創新發展政策所副所長,中國科學院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崗位教授 眭紀剛)

【潮起:中國創新型企業的誕生】封凱棟著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欄目主編:顧學文 題圖來源:圖蟲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曹立媛

來源:作者:眭紀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