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董仲舒的【對賢良策】

2024-04-10文化

漢初所實行的「無為」政治,雖然給人民提供了休養生息的機會,但也暴露了種種弊端。漢武帝即位以後,面對「無為」政治留下的種種社會矛盾,奉行什麽樣的政策必須有所抉擇。如要實行「有為」政治,是采用法治,還是采用德治?在政治上應該以什麽為指導思想?應該采取什麽措施?漢武帝正是帶著這些問題舉行賢良對策的。董仲舒對此一一作了回答。他首先肯定了「有為」政治。

董仲舒認為,首先要實作思想的統一,改變漢初那種「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的學術混亂局面。統一思想的程式應該自上而下,「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萬民,正萬民以正四方。」由於董仲舒是一個儒家學者,對於秦王朝實行法治而亡的歷史教訓記憶猶新,所以他一開始就將思想統一的基調定在儒家學說的基礎之上,明確指出:「仁誼(義)禮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當修飾也。」他主張「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這便是「獨尊儒術」。「獨尊儒術」作為政治的指導思想,必然要反映到文化教育領域。

實行有為政治另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是人才。漢武帝在策問中抱怨他晝夜勤勞,「盡思極神」,但沒有得到應有的政治功效。董仲舒認為,這是得不到賢才輔佐的緣故,而得不到賢才,原因之一是漢初不養士,不辦教育;原因之二是人才的選拔和使用不當。漢初官吏基本上來源於官僚子孫襲蔭,富人捐資得官,透過察舉被選入仕。官吏的升擢還存在著論資排輩的現象。

針對第一個原因,董仲舒提出設立太學的主張。他不僅把太學看作是培養人才的場所,而且把它作為推行教化的手段。針對第二個原因,董仲舒建議加強選舉的嚴格管理,在官吏的提拔、任用過程中克服論資排輩現象,實行「量材而授官,錄德而定位」。

董仲舒關於興太學、擇賢任能的建議被漢武帝所接納。其中擇賢任能一項似乎與教育無涉,但是一旦賢能的「材」、「德」標準和儒家的經術、道德聯系起來,加之察舉制度的推動,不僅促進私學的大發展,也加速漢朝社會儒學化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