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徐誌嘯:我看【詩經】【楚辭】

2024-02-09文化

【詩經】和【楚辭】,毫無疑問,不僅是中國詩歌史,也是中國文學史和中國文化史上兩座無可企及的高峰,它們的產生、流傳和影響,可以說是「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中國歷史上沒有哪一部詩歌作品能夠與它們相比。

人們一說起【詩經】和【楚辭】,似乎馬上會聯想到它們的典型表現特征——前者的寫實和後者的浪漫,確實,這兩部作品的這二種特點,代表了它們的總體風格,也影響波及了後世百代的文人及其文學創作,為此,筆者概括這兩部作品的總體特征為:【詩經】——寫真,【楚辭】——展奇,也就是說,「真」是【詩經】的切實表現,「奇」是【楚辭】的形象展示。

應該說,【詩經】和【楚辭】的產生雖有先後(前者誕生在西周春秋時期,後者乃是戰國時代的產物),但它們均為反映表現中國歷史早期時代特征和社會風貌的代表作品,是毫無疑問的,它們代表了中國文學的源頭,是中國早期文學的兩座高峰。兩部作品的內容,典型而又生動地顯現了中國上古社會的政治、經濟、歷史、地理、宗教、文化、文學、藝術等的風貌和特點,透過兩部作品文字記載的表象,後世人們能夠很好地窺見上古時代中國社會全貌,清楚地了解中國早期人們的思想、情感、理想追求、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從這個意義上說,兩部詩歌作品堪稱中國上古時代社會的百科全書,其中【楚辭】中的屈原作品,更是中國早期知識分子心靈歷程的形象記錄,它精心塑造了一位畢生為追求人格理想的完美實作而不惜以身殉理想的楷模,對後世士大夫文人產生了巨大影響。

我們不妨將眼光放廣遠些,在世界範圍的上古時代,表現各國各地區人們生存和生活狀貌的文學作品,據現存文字記載,和中國的【詩經】【楚辭】一樣,也有許多詩歌(包括民歌、歌謠)作品,這些作品有:古巴比倫的創世神話詩【埃努瑪·埃立什】、史詩【吉爾伽美什】,古希臘的荷馬史詩【奧德賽】、【伊裏亞特】,古印度的史詩【梨俱吠陀】,古埃及的贊美詩【亡靈書】等,它們無不是本民族早期生存、生活、祈禱和贊美的形象生動記錄,它們和【詩經】【楚辭】一樣,在早期的世界文學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反映表現了上古時期人們的生存和生活狀貌,體現了人們對理想世界的向往和追求。不過,相比之下,筆者以為,它們之間有一點非常不同,那就是,中國的【詩經】和【楚辭】,由於中國獨特的歷史和儒家文化傳統,詩章留給後世更多的是「詩言誌」,是詩人的發憤抒情——為追求理想目標的實作而孜孜不倦的追求與奮鬥,而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詩歌,在這一早期歷史階段,多的乃是對神和上帝的贊美與祈禱、對大自然的歌頌和祈求、對人類與大自然搏鬥的真實記錄,這顯示了中國迥異於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獨有的文化傳統風格和早期審美意識,這大概也是東西方文化差異的典型體現(從地理位置看,古巴比倫、古希臘、古埃及,均可理解為是中國的西方,古印度雖位居東方亞洲,但對中國而言,也可說是在西邊,故歷史上稱其為「西天」,因而他們可謂共同代表了早期的西方)。

其實,【詩經】和【楚辭】的價值和影響已經早不局限於中國了,它們已經並將進一步走向世界——在東亞的日本、南北韓,這種影響自不待言,因為日本和北韓南韓本身屬於東亞漢文化圈,【詩經】和【楚辭】在他們各自國家的文化歷史上,已或多或少化為了其本國文化的組成部份,成為融入了中國文化元素的東亞文化的重要成分,這點,不僅中國人這麼看,連他們本國民眾也並不否認(少數與中國不友好的人士可能不承認這個事實)。而在歐美地區,這種影響也已存在,不光是歐美地區內的華人生活區域(唐人街),即使西方人聚居的地區,儒家文化的因子也已伴隨他們的書籍、報刊、廣播電視等傳媒工具,有所擴散或影響,盡管眼下這種影響或許還沒得到更多歐美人士的承認。不過,可以相信,伴隨著【詩經】【楚辭】等中國文化典籍的繼續傳播,以及其在世界範圍尤其歐美地區的進一步流傳——或轉譯、或介紹、或評論、或研究,中國文化的走向世界以及其在世界範圍的客觀影響力,一定會越來越成為一種引發世界各國人士廣泛矚目的文化現象。

可以相信,隨著中國國力的不斷增強,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拓展,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一定會更大程度的持續碰撞與融合,包括【詩經】【楚辭】在內的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精華的經典,一定會愈來愈在全世界顯示其蓬勃不衰的生命力。

歡迎加入善本古籍學習交流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