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小嬸去世後我才明白:學會斷舍離,不討兒女嫌

2024-04-07文化

講述:景微

小嬸是急性心梗發作去世的,葬禮結束後,兩個兒媳婦戴個口罩往外扔東西,大媳婦在掏騰碗櫃,掏出的一樣東西讓我們開了眼界。

是放完禮炮的紙筒兒。大媳婦舉著這個紙筒兒左看右看,也看不出個門道兒,她問二媳婦:咱婆婆把這個東西放碗櫃裏幹啥?

二媳婦說:還能幹啥,就咱婆婆這個過日子法,當搟面杖用唄。

兩個人的眼神碰撞出一絲不屑。

大媳婦一伸手,從敞開的房門扔了出去,禮炮紙筒在院子裏滾了幾個跟頭,去了它該去的地方。

二媳婦把碗櫃裏的碗,盤子,筷子等所有的家什都清空了,整整裝滿了一個大塞筐。

兩個媳婦一個在左,一個在右,擡著大塞筐,朝著門口的垃圾箱奔去。

這些東西,在小嬸看來是積攢半輩子家底,但在兒女們的眼裏又是什麽呢?

小嬸的兩個女兒就坐在炕上整理小嬸的衣服。

大女兒說:咱媽突然走了,連一句話都沒留下,咱們拿走幾件衣服留個念想吧。

這話被二女婿聽見了,二女婿擺擺手,朝著二女兒說:你穿我不管,但你拿一邊去穿,別在我家穿,膈應人。

二女兒不說話了。

大女兒呢,她在一堆衣服裏,挑挑揀揀,挑出了一件黑底紅花的羊毛衫,拿在自己的身上比量一下,說:這衣服是我給母親買的,花了600多。

當時這樣想:等母親老了以後,我就拿回家穿,可當母親真的走了以後,我卻不想要了。

其實,也並不是完全嫌棄,還有,就是睹物思人的那種情感太折磨人了。

小嬸的裏屋炕上堆了一堆鞋,這些鞋都裝在盒子裏,擦的幹幹凈凈的,看得出,小嬸生前是個幹凈又節儉的人。

每一雙鞋裏都塞著一雙襪子,就鞋的樣式而言,那幾雙方頭皮鞋,應該是90年代流行的,差不多有30年的歷史了,小嬸都舍不得扔。

但是小嬸想不到的是,當她走了以後,兒女們恨不得把墻皮都扒下來扔了。

在老一代人眼裏的好物,在兒女的眼裏都一文不值。

小嬸大兒子進屋了,帶著手套,拿著把鐵鍬,都沒脫鞋,直接上炕了,他開啟窗戶,像過去在生產隊鏟糞那樣,用鐵鍬把鞋一下一下的都鏟出了窗外。

皮鞋從鞋盒子裏骨碌出來,從窗外的石台上,一直骨碌到院子的泥土裏,皮鞋裏塞的白襪子也骨碌成了泥土色。

如果小嬸在地下有知,她會有什麽樣的感受呢。

送別小嬸,從鄉下回來了,我對人生有了重新的認識:人這一生都是活在自己的認知裏,總以為自己認為好的,在別人眼中也是好的。

所以,活時很累,省吃儉用地積攢,連雙筷子都舍不得扔,走了以後,兒女卻皺眉捂鼻地嫌棄。

我今年已經58歲了,百年以後,我的女兒也會像小嬸的兒女們那樣,戴著口罩,戴著手套,操著鐵鍬嫌棄地清理我的遺物。

或者說,女兒都不可能動手,直接雇個人來清理。

與其這樣,幹嘛不自己動手,該扔了,都給扔了。百年以後,兒女們想到你時,是不是又生出幾分懷念?

我環顧著這個家,大小臥室的兩個大衣櫃,都快要擠爆了,衣服都是重疊了好幾件掛在一起,上面掛著大衣,下面的空隙裏,又塞些毛衣、保暖內褲、用過的被套、褥罩,都是換下來,多年不用的。

這些物件,我今年從這個櫃子裏倒騰出來,舍不得扔,又倒在那個櫃子裏。

時間長了,覺得堵得慌,又開始一番倒騰。

從那個櫃子裏倒騰出來,放到頂櫃裏,反正就是舍不得扔。

換個位置就覺得有了一種新鮮感,沖擊了審美疲勞,獲得暫時的心靈慰藉。

其實,這麽多衣裳也沒看穿幾件,每到換季,開啟櫃子摸到哪件穿哪件。

穿白色的闊腿褲,就盯上這條褲子,今天穿,明天還穿,穿臟了,今天洗了,就盼著曬幹了,明天好穿啊。

這一季,跟這條闊腿褲幹上了,別的懶得換。

老公說:你那麽多褲子,幹嘛把這一條穿?

我說:懶唄,懶得翻箱倒櫃地折騰。

有時候一念起,真想扔掉一些,這時候心裏總是跳出個小人:別扔,說不定以後能用上。

人啊,就是個矛盾的結合體,糾結來糾結去,還是舍不得扔。

有一天,家裏來個客人,老公的同事老孫,他講起住在鄉下的妹妹。

妹夫進城打工,手被鋼筋紮殘了,不能打工,妹妹家住在山溝,也沒啥副業可搞,生個兒子30多歲還沒媳婦。

老孫經常把家裏不穿的衣服,劃拉一包包地送給妹妹。

我這正犯愁舊衣服沒法處理呢。

我說:老孫,我家裏有很多舊衣服,都是八成新的,你不嫌棄的話,給你 妹穿吧。

老孫說:我感謝你還來不及,咋能嫌棄呢?

我打包兩袋子衣服,羽絨服,羊絨大衣,棉服,羊毛衫。

褲子我覺得送人不禮貌,可老孫說:沒關系,農村人沒那麽多講究,只要能穿,就是給他們省錢了。

好吧,人家不嫌棄,那是看起咱們,我又挑了一大袋子八成新的褲子,都是適合農村人穿的奶奶褲,還有的過去稱為蘿蔔褲的,還有幾條留著給她趕集穿的牛仔褲和西褲。

東西寄出去不到一個星期,老孫的妹妹就打電話來了,給我發了個車號,讓我到高速路口拿東西。

老公開著車去的,回來時整個後備箱都塞滿了,有小米、紅薯,馬鈴薯,豆角幹,土雞蛋,還有一只跑山雞。

這些東西,在農村來說不算稀奇,用老孫妹妹的話說,種的菜吃不了,都餵雞餵豬了。

但在城裏人的眼裏,那是好物,綠色食品,城裏人的蕞愛。

我把這只跑山雞砍下來一個腿,在鍋裏咕咚一陣去去肉腥,餵上蔥姜料酒,醬油,在空氣炸鍋裏烤了20分鐘,烤得外焦裏嫩,小外孫啃得滿嘴流油。

她說:姥姥這雞腿太香了。

我說:那是的,肯定比買的雞腿香。

這幾袋子舊衣服,沒想到為我換來了友情。

我現在有空就去鄉下,去老孫妹妹家做客,我愛吃妹妺家的玉米面餅子,大碴粥。

當然,我也會買些海鮮和鹵肉什麽的帶去。

在這個社會,人要懂得舍得定律:多舍多得,少舍少得,不舍不得。

人與人之間只有從舍得開始,才能換來友誼的更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