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這一站,濟南!萊蕪這裏有處孔子遺跡,關於它的故事,你知道嗎?

2024-09-08文化

孔子,是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他的儒家思想,上可醫國,下可醫人,對中國人的思想德行、為人處世、言行舉止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孔子一生周遊列國,在很多地方留下足跡,其中就有萊蕪。

孔子觀禮處碑,位於萊蕪區口鎮街道垂楊村東垂楊大街路南,北與垂楊書院遺址相對,碑圓額,身高3.05公尺,寬1.2公尺、厚0.23公尺;龜形座,龜首略殘,長1.4公尺,寬1.04公尺,高0.25公尺。碑陽刻著「孔子觀禮處」五個楷書大字,邊有纏枝花紋,陰刻,明代萊蕪縣知縣傅國璧立。


▲圖源:新萊蕪

據明嘉靖【萊蕪縣誌】載:「延陵季子長子墓,在縣北三十裏。吳季劄使齊,其子死,葬於嬴、博之間,即此。前有碑可考,近年間為水所沒。」【續修萊蕪縣誌】載:「景王元年(前544年),吳季劄使齊反,其長子死,葬於嬴博之間,孔子往觀之。」「延陵季劄子墓,舊誌謂在縣北二十五裏,今其地有孔子觀禮處碑。」(【萊蕪歷代誌書整合】,2009年,中國圖書出版社,第449頁)今在口鎮街道垂楊村仍遺有季劄長子墓、孔子觀禮處刻石紀事碑、垂楊書院遺址等遺存。

▲圖源:天下泉城

季劄是春秋時吳王壽夢少子。壽夢見季劄賢,欲立之,卒不受,封於延陵,故號延陵季子。歷任上國,遍交當世賢士大夫,曾聘魯觀周樂。季劄帶長子出使齊國,由齊國去魯國至此,長子死,遂用周禮葬於此地。

▲圖源:新萊蕪

關於孔子於此觀禮,【禮記·檀弓下】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延陵季子適(使)齊,於其反也,其長子死,葬於嬴博之間。孔子曰:‘延陵季子,吳之習於禮者也。’往而觀其葬焉。其坎深不至於泉,其斂以時服。既葬而封,廣輪掩坎,其高可隱也。既封,左袒,右還其封,且號者三,曰:‘骨肉歸復於土,命也。若魂氣則無不之也,無不之也。’而遂行。孔子曰:‘延陵季子之於禮也,其合矣乎!’」(【禮記正義】,1999年,北京大學出版社,第291頁)

孔子觀禮後,在今港裏村東向百姓講季劄子葬長子一事,贊揚季劄子知周禮,大力倡導合乎周禮的葬禮儀式。據港裏村名碑載,村名是因孔子觀禮後,在此講禮而得名,原名講禮村,後演義成港裏村。可見,萊蕪是歷史上最早接受孔子文明禮教的地區之一,萊蕪葬禮的習俗也由此逐步形成,歷經數代沿革,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地方風俗。

季劄子葬子,孔子觀禮,引起了知禮者的重視。明代,陳甘雨在此立使齊傷感碑。使齊傷感碑已無存,碑文載入明嘉靖【萊蕪縣誌】。

明隆慶四年(1570年),江西臨川人傅國璧以舉人任萊蕪知縣。傅國璧在垂楊村建垂楊書院,並立孔子觀禮碑和孔子觀禮處碑,孔子觀禮碑已無存。

2015年,孔子觀禮處碑由萊政發﹝2015﹞31號文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文字來源 ‖ 【萊蕪印象—文物非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