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湖南非遺代表性計畫「染纈技藝」作品專題展舉行

2024-03-23文化

中新網湖南新聞3月22日電 (鄧霞 張昕)3月22日,湖南非遺代表性計畫「染纈技藝」作品專題展及作品捐贈儀式在湖南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廳舉行。

據了解,染纈即古代絲綢印染工藝的總稱,分為灰纈、絞纈、蠟纈和夾纈四類。其始於秦代,南北朝時期已廣泛用於服飾。明清時期,雕版印刷技術的提高帶動了木板、紙版和絹網印染套色印花技術的發展,染纈技藝也更為豐富。

用蠟染技藝「還原」的【清明上河圖】(局部)。鄧霞 攝

本次專題展共展出「染纈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馮燦的16公尺長卷【清明上河圖】、31幅【彩陶紋染纈技藝繪畫】系列作品,以及百余件染纈技藝文創作品,展現出作者精湛的技藝、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對染纈技藝的創新精神。

專題展現場,長16公尺、寬0.7公尺,用蠟染技藝「還原」的【清明上河圖】格外引人註目。「共歷時兩年半完成。」馮燦介紹說,制作中,主要以蠟刀蘸蠟繪畫於白布上,然後再進行染色、去蠟,最終呈現出這幅藍底白圖的清明上河圖。

當天,馮燦將精心創作的31幅【彩陶紋染纈技藝繪畫】系列作品捐贈給湖南省非遺保護中心。湖南省文化館(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黨委書記、館長、中心主任葉偉平為其頒發收藏證書,並表示將保管、展示好這些作品,讓更多人了解和欣賞染纈技藝的魅力。

馮燦向觀眾介紹染纈技藝的歷史、文化內涵和制作工藝。鄧霞 攝

活動現場還設定了教學體驗互動環節,馮燦向觀眾介紹了染纈技藝的歷史、文化內涵和制作工藝,並指導他們動手體驗,親身感受染纈技藝的非遺魅力和工藝之美。

湖南省非遺保護中心表示,舉辦此次活動旨在為民眾學習、了解湖南非遺相關歷史文化知識搭建平台,今後還將進一步加強與社會各界合作,舉辦豐富多彩的非遺展示宣傳活動,努力為推動湖南非遺保護事業高品質發展作出新貢獻。

此次專題展免費向公眾開放,將持續至4月28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