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談談對作者和讀者的一點感受

2024-06-11文化

我們經常把一本好書比喻為一頓飯,一碗水,一團火,都是強調這本書對自己的作用以及影響。這種效果到極致狀態,可能就是書裏面的人物哭,讀者跟著哭,書裏面的人物笑,讀者跟著笑,書裏面的人物遭難了,讀者也跟著不爽。一般這種狀態下人們會說,這個人把書看進去了。當然,如果是其他種類的不描寫人物的書,看進去可能還有其他的表現,比如茶不思飯不想之類的。

一般認為,要讓讀者看進去書,作者首先要把自己寫進去書。這倒不是說有個公式,比如一本書耗費0.1個作者,然後可以吸引1000個讀者一樣,沒這回事。作者把自己寫進去書,往往代表著書裏面的東西會是比較能測量的東西。讀者能根據自身的經歷,有效地衡量作者的投入,對應地提供自己的投入。這也是我們往往會說作者寫的東西讓我們有感覺的原因。

當然,作者的投入和讀者的投入未必是完全匹配的。有些書,看一遍看不懂,多看幾遍才能看明白,又或者是現在不懂,年紀大了之後才明白,甚至是自始至終就沒看明白。那可能就意味著,讀者投入在書本上的錢,時間,精力都打了水漂。這時候如果有個書評人能幫我們先量量這本書的深淺,讓我們大致對書本的投入產出有一個底數的話,我們讀書自然也會更大膽一些。

眾所周知的是,中國古代沒有報紙,很多東西都是口口相傳,自然也很難出現職業的書評人這個角色。但我們可以從其他方面看到社會對這方面的彌補,比如,獨尊儒術,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書非借不能讀也等等。如果說現代社會的發達很大程度上是各種各樣的職業中介造就的,那古代社會的讀書中介則很大程度上是書商,藏書家,讀書人兼任的。職業中介集合在一起,往往會構成一個個平台,那我們現代的讀書平台,又在測量哪些東西?這些東西在多大程度上為我們所知?我們怎麽衡量自己的投入多少?

這種計算比我們想象的復雜。不說深度閱讀的平台,就說新聞閱讀的平台,觀看短視訊的平台,種類各不相同,演算法可能也有很大區別。這裏面的邏輯不好一概而論,但對於書本而言,可能我們追求的始終是更多作者寫進去,更多讀者看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