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告訴你一法寫好絕句,你將秒殺70%同類作品

2024-06-14文化

當今時代,詩人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詩壇已是一片繁華景象,詩人的數量甚至超過了讀者。在眾多詩人的筆下,絕句似乎成了最為鐘愛的體裁。絕句以其短小精悍、言簡意賅的特點,贏得了詩人們的青睞。

五七言絕句,二十或二十八字間,便承載了詩人的萬千思緒,除了十六字令,幾乎無出其右者。
許多詩人的成長之路,都是從學習絕句開始的,筆者亦是如此。

然而,字數雖易湊,格律雖易守,真正能寫出佳作卻非易事。那麽,如何才能成為絕句高手呢?今日,我便來為大家揭秘一個簡單而實用的方法。
首先,我們要明了絕句的精髓。絕句雖字數有限,卻要求每一個字都恰到好處、精煉至極。

在創作時,我們應善於運用尋常之字,避免使用偏僻和繁復之字,以確保作品易於流傳、深入人心。
其次,意要含蓄。詩人在創作絕句時,應學會運用含蓄的手法來表達自己的意思。不必直言其意,而是透過描繪景物、抒發情感等方式,讓讀者在品味中自行領悟。

比如,我們可以借助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讓詩歌更加生動有趣、引人入勝。
再者,意境要深遠。好的絕句不僅要有新意和亮點,還要能引發讀者的共鳴,讓人在回味中領略到無窮的韻味。

我們可以透過描繪美麗的自然景色、講述感人至深的故事等方式,營造出一種深遠而悠長的意境,讓讀者在欣賞中感受到詩歌的魅力。
那麽,如何判斷一首絕句是否優秀呢?

關鍵便在於其是否有亮點。這個亮點可以是新穎的道理、奇特的想法,或是巧妙的用字。只有具備了這些要素,絕句才能在眾多的詩詞中脫穎而出、熠熠生輝。
好的詩詞總能在尋常中發現不尋常之處,用字巧妙、立意新穎,讓人眼睛一亮、心中一動,難以忘懷。比如當代詩人王十二的【炊煙】
炊 煙
王十二
家是一方硯,雲為百尺宣。
煙囪如筆挺,潦草上青天。
這一首詩,便巧妙地運用了尋常之字,透過新奇的立意和生動的描繪,將「家」比作「硯」,將「雲」比作「宣紙」,而「煙囪」則如同筆挺的筆桿,將炊煙的縹緲之態描繪得如詩如畫。其中的「潦草」一詞更是雙關妙用,既形容了炊煙的形態,又暗指了家的隨意與自在,令人拍案叫絕。

再如唐代金昌緒的【春怨】
春怨 / 伊州歌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這一首詩,雖然看似簡單易懂,但其中的意境卻深遠悠長。詩人透過層層遞進的描寫手法,將一位閨中女子的思念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尤其是最後一句「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一下跳躍到戰爭,那麽它就不是一首普通的閨怨詩了。

這是點睛之筆,將整首詩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這兩首詩詞都充分展現了絕句的魅力所在,就是讀到最後一句時,不禁讓人拍案叫絕。

它有點像我們曲藝創作的三句半,三句半的「半」,為點睛之筆。前面只是鋪墊,只為最後一句的包袱出彩、噱頭叫座,構成短小精悍,頗受喜愛的文藝體裁。
我們說絕句,它的最後一句,不一定是最好的一句,但它必須是揭示謎底、捧出詩眼、表達立意的地方,這樣,整首詩起承轉合過渡自然,以合結束,不失章法。

它們透過詩意般的聯系,將表面看似不相關的物象巧妙地聯系在一起,令人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這正是詩詞的魅力所在,也是絕句創作的一種簡單易學的方法。
因此,我給新手詩人的一個建議便是:在創作絕句時,要力求讓讀者在讀到最後一句時能夠拍案叫絕。這樣,你的作品便已經大功告成了。

同時,我們也要學會用詩意般的聯系去發掘生活中的美好與深意,將尋常之物賦予不凡之意,讓絕句成為我們表達情感、傳遞思想的有力武器。

寫好絕句,既是詩詞的基礎,又是詩人的門檻。你掌握好了,恭喜你,你將成為超過當前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