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人生總會有答案】:閱讀是為了尋找自己的人生答案

2024-05-08文化

【人生總會有答案】是金惟純先生和兩個女兒的60家書,透過書信彼此敞開自己的內心,不僅是自己內心整理的過程,也父女之間情感的聯結。

在書中,金惟純先生推心置腹,分享了自己的心路歷程,人生探索,充滿了人生智慧。

如何做父母,如何經營關系,如何成為自己,相信我們從書中也能找到自己人生答案。

成為父母不僅是一種不應錯過人生體驗,也是一個人走向成熟的開始,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也是我們完善自己的過程。

學做父母是我們人生的必修課。

做父母最重要的是活出自己。

金惟純說:「為人父母最重要的,不是給孩子什麽,而是自己活出好樣子。」

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父母「活好的樣子」。

一個活好的父母,讓女兒找到了榜樣,她也會活出一個好的樣子,也會為自己的孩子活出好的樣子。

做父母是一種修行,把孩子看成一個獨立的生命,而不是附屬。

無論何時,最重要的活好自己,過好自己的生活。

年輕時不為了孩子把自己全部付出,失去了自我;年老時,不依附於孩子。

做父母,什麽時候,都要學習、成長,都要獨立地成為更好的人。

我不再要求女兒做什麽,也不再期許女兒怎麽樣,而回到自己身上,讓自己不斷學習、成長。

把自己過好,就是給女兒最好的禮物。

我們當初有孩子時,並不懂得如何成為一個好父母,如何教育孩子。

雖然女兒已經成年,慶幸現在還不晚,因為做父母是一生的修行。

成為更好的自己,活好自己的樣子,和孩子一起共修完成這一場人生難得的旅行,感謝孩子能夠來到我們的人生。

親密關系是我們每個人的課題。

兩個沒有血緣關系的人,組成了家庭,由於成長於不同家庭,不同的經歷,性格不同,習慣不同,不免會產生矛盾。

金惟純說:「圓滿兩性關系的唯一途徑就是「共修」。」

首先,彼此要願意在關系中全然敞開自己。

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敢敞開自己,不去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需要,要對方猜,猜不對,就覺得對方不懂自己。

關系中有了沖突,很多時候就是「不敞開」,理解錯位。

其次,在關系中允許對方做自己,允許自己做自己,互相給對方自由。

在關系中不要要求對方做什麽,也不要要求對方去改變。

改變自己,而不是改變對方。

給彼此空間,給彼此自由,而不是控制對方,彼此獨立,彼此成長。

最後,為自己的人生負責,讓自己去愛,而不是讓「被愛」成為自己的需要。

愛不是義務,滿足對方的需要也不是義務,只有心中有愛,才能「有愛」的狀態。

婚姻不是浪漫,會有沖突,會有矛盾。

關系是否能夠長久,在於兩個人「共修」,願意一起「共創」,在關系中成長。

「在愛裏沒有輸贏,愛就是一切的答案。」

把心敞開,讓愛流動,幸福自然會來到。

0 3

如何成為自己

金惟純先生的童年很不幸,沒出生父親就身亡,母親把他寄養到隔壁老太太家。

三歲時,母親把他接過去,母親靠做女工維持生活,對他很嚴厲,經常打他。

在他的記憶中沒有感受到母親的愛,受傷的童年影響了金惟純的婚姻關系,他離了結了三次婚,兩次婚,始終處理不好兩性關系。

金惟純稱之為自己童年的「人生劇本」。

因為小時候寫的人生劇本,讓他一直逃離不了這條線,掙紮在關系中。

每個人都有自己童年的「人生劇本」,這種根深蒂固的思維模式,影響一個人的一生。

後來金惟純慢慢與母親和解,與自己和解,活出了自己。

他說:「自己是一個雕塑家,所用的材料就是自己的人生經歷,最後完成的作品就是自己活出來的樣子。其實那時就已領悟,人生其實沒別的事,就只有這件事。」

去慢慢修補過去的創傷,願意讓自己變好,願意去修復自己,自己就是自己人生的雕塑家。

無論過去怎樣,過去的劇本怎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看到了這個劇本,拋棄了這個劇本,重新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人生慢慢走在成為自己的路上,這條路只有透過自己覺悟,自己自修,才能慢慢找到。

作為每個人我們即是父母又是兒女,還是伴侶,關系是每個人面臨的話題。

背負著上童年的傷,原生家庭的束縛,對下一代的責任與期待,有關系中的磕磕絆絆,還有成為自己的迷茫。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問題,都在為自己的問題尋找答案,閱讀是尋找自己答案的方式。

讀了這本書很想寫寫家書,給父母,給愛人,給孩子,給自己。

資訊越來越便利,卻少了人與人之間深層的交流,敞開的交流。

家人之間最重要的是心與心的敞開,也許透過書信能夠抵達內心,能夠慢慢去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