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明日臘月二十六,4個老規矩別忘,老傳統讓年味更濃,福氣迎新年

2024-02-06文化

陽光撒在瓦頂上,爬過屋檐便瀉入窗欞,驅走了室內的寒氣。推開窗欞向外看去,遠處稀稀落落的房屋被晨霧籠罩,隱約可見幾縷炊煙裊裊而起。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淡淡的木柴煙味,還帶著些許青草的清香。這一切都昭示著一個事實——立冬已過,臘月將至,一年中的最後一個月份即將來臨。

窗欞邊堆著幾本東西,都是些年畫、燈籠、對聯等等。這是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春節而提前準備的。眼看著陽歷新年就要到了,按照傳統,又該備辦農歷新年的物事了。臘月二十六,是傳統習俗中極具年味的一天,許多準備過年的事項都要在這一天完成。

推開窗欞,一股冷風吹拂而來。北方地區正值深冬,氣溫較低,戶外積雪尚未融化。這股冷風提醒著,臘月二十六的氣候並不溫暖,還需穿戴厚重以禦寒。窗外枯木寥落,激起的冷風卷起地面薄薄的積雪,在空中翻卷著劃過院墻。漫天飛舞的雪花讓視野變得模糊起來,這是一派寒冷而荒涼的景象。

望著窗外飄散的雪花,心中不禁湧起一陣溫暖。這漫天風雪,正是我們心中新年氣氛的寫照。雖然風寒料峭,卻也意味著一年的收尾和新年的來臨。各家各戶都在忙碌地準備著年貨年飾,熱鬧非凡。這份喜悅溫暖了寒冷的空氣,驅散了蕭瑟感。

臘月二十六是傳統習俗中的重要日子,許多準備過年的事項都集中在這一天。老祖宗留下的規矩不可丟,承載了太多節日象征。即使在今天物質極為豐富的時代,這些習俗仍值得珍視與傳承。

第一,割年肉。這是過年最重要的食材準備之一。老話說,「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在古代,平時吃肉的機會很少,只有過年才能吃個夠。所以過年才吃的肉被稱為「年肉」。即使今日吃肉非常方便,但為過年做準備的儀式感,仍需這一傳統來營造。割好年肉後,家家戶戶便開始烹調起來,發出的香氣彌漫整條街道,這份年味無處不在。現今許多家庭過年仍然選擇燉一鍋肉食,來迎接新春的到來。這種最簡單樸素的肉食,最能帶來家的溫暖與新年的喜悅。

第二,去剃頭。民間諺語說,「有錢沒錢,剃頭過年」。這樣的習俗源於人們洗刷汙穢,迎接新年來臨的心理。理發店在臘月總是門庭若市,這份習俗流傳至今。剃頭、洗發,都意味著將自己清洗幹凈,以全新狀態迎接春節。

第三,洗福祿。這天洗浴被稱為「洗福祿」,意味著洗去一年的疲憊與汙穢,來年便可迎來更多福祿。早在幾百年前,每月就有固定的「體浴日」。而到了臘月,這種浴洗就更具儀式感。老話說,臘月二十六洗福祿,二十七洗疾病,二十八洗汙穢,每天的洗浴都寄予著對來年的美好期盼。

第四,置辦年貨。臘月二十六這天,家家戶戶都要上街購置年貨,比如年畫、對聯、糖果、炒貨等等。這些才是過年不可或缺的元素。提前置辦,就是為了讓自己有更多時間備好年夜飯和裝飾房屋。

這四樣習俗,承載的都是人們對新春的期盼。越是寒冷的冬日,人們越是盼望陽春的到來。這些儀式感的老規矩,正是人們內心渴望的寫照,所以世世代代傳承至今。

我住在北方某省會城市,這裏每年臘月都會下雪,有時候甚至會下很大的雪。記得小時候,臘月二十六這天總是早早就起床,吃過早飯就跟著大人一起出門置辦年貨。出門前要註意穿暖和,戴上帽子、手套、圍巾,身上至少要三四層,因為外面的天氣實在太冷了。

一出門就是一片銀裝素裹的世界,踩在雪地上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表面已經結了薄冰,略微濕滑,走路要小心。枯黃的樹枝上覆蓋著皚皚白雪,墻根處堆積的雪快要沒過墻腳。寒風吹面,臉頰立刻就凍得發紅發麻。這時候就要縮縮脖子,使勁吹一下熱氣在手心,才能驅散手心的刺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