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河南信陽——「申」之稱的由來與歷史變革

2024-02-17文化

一座城,一種文化,一段故事。走進一座城,了解一段歷史,傾聽一個故事。

信陽,一座有著幾千年歷史的文化小城,歷經數千年歲月洗禮,積澱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人類文明史上,描摹了濃墨重彩的色澤與光亮。申城信陽,見證了無數個朝代的興衰與消亡,它猶如活化石,娓娓道來這座城市千年的沈浮。

信陽,作為中原的一座三線小城,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化史,從風景到歷史,從風俗到風情,都凝聚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申城——信陽,地處中國南北分界線的淮河之濱,既擁有江南的風韻,又擁有北方的氣質,因此被稱為「江南北國,北國江南」之美稱。

楚文化和中原文化在此交融,形成了鮮明的地域文化特征,被譽為「豫風楚韻」。但這些文化底蘊早已滲透每個申城人的骨子裏,形成了獨有的文化內涵和地域特色。

歷史的魅力不可阻擋,歷史的舞台千變。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申城,探尋這座古老城市的歷史韻味和它的起源。

歷史上的申國源頭

在亙古時代,人類仰觀日月星辰的執行,對風、雨、雷電、雲等氣象的變化感到十分得神秘,讓人不可思議,他們認為是神的力量,是天在作祟。

在甲骨文中,「申」字像閃電的回曲閃爍之形。古人缺乏科學知識,對自然界的現象懷有神秘感,看到閃電於天,即認為乃神所為,便當做天神來崇拜,並作為自己的圖騰,以閃電的形狀來作為氏族的族名和族徽。遠古時,「神」、「申」諧音互通,稱「申」,內含神義,由於申城信陽是古申伯國所在地,信陽乃至漢代後就簡稱「申」。且古代「申」、「信」通用。可知今天信陽的「信」,也就是從申國傳承下來的。

申人早期活動之地似為申地,所建過的房子都帶有申字,其後發展為國和姓。

「申」作為一個古老的氏族,有著其悠久的歷史,申姓起源不像其它姓氏那樣單純,而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一直以來,人們都普遍關註著申氏的來源,它到底來源於何處?這個問題學術界至今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對於申氏的來源考究,筆者談談自己的個人見解,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申人祖先可追溯到姜戎,其先祖是堯舜時期的伯夷,姜姓。傳說伯夷是炎帝神農氏第十四世孫,共工氏的玄孫,其生活的年代大約在公元前2300年左右,炎帝生於姜水,因以水命姓為姜。姜字由「羊」「女」組成,可知是以農牧為業的母系氏族。西周之初幫助周文王、周武王建立周王朝的第一功臣姜太公就是伯夷家族的後人。

司馬遷的【史記】中曾記載:「歷史上的古申國和古呂國為同一祖先,早在先祖唐饒和虞舜時期就擔任四嶽之官,因助大禹治水有功,其後代子孫有的封在申國,有的封在呂國(今山西省呂梁市一帶)」。歷史上,申、呂、齊、許並稱姜姓四嶽國,史稱「四嶽」或稱「太嶽」(今山西霍州境內的霍太山),泛稱西戎,亦稱「姜氏之戎」(華夏族與少數民族的混血)。

「戎」是周時期中原人對西方諸部落的統稱。春秋時期有華夏和戎、狄、蠻、夷的區分,中原人喜歡稱自己為華夏,他們把中原周邊四方小國或部落稱之為東夷、西戎、南蠻、北狄。

西周時期,關中附近的遊牧民族統稱為西戎。主要指的是今天的陜西、甘肅、青海、寧夏以及更遠的西域等地,其部支族類非常之多。那麽關於西戎的稱呼,是周王朝時期才有,在夏朝時,稱西方人為析支、渠搜等,而在商代則稱為羌人。

雖然稱為戎,但西戎本就與中原民族是一家。在文獻記載中,西戎是皇帝的子孫,而周人的始祖後稷,乃是源於帝嚳(kù)元妃姜原,但帝嚳也一樣是黃帝的子孫。因此,姬姓周人雖然將戎人視為四夷,卻本是同根生。

簡單來說,西戎就是住在周王朝封地以西的部落民族,西周時最活躍強勢的敵人就是西戎,常年盤踞在西周的西北方向,說來他們也是周人的老對手了,幾百年前周人的祖先就曾流落到戎狄之間,因其一直保持先進的農業技術與文化,最終與戎狄分道揚鑣,從此與西戎的摩擦不斷。

西戎當中比較大的分支有犬戎、申戎、姜戎等。申戎也是太嶽族群中尤為突出的一支。

西申國

申戎發跡於周穆王姬滿時期,周穆王喜歡西遊,【穆天子傳】中更是記載了周穆王曾西遊相會西王母,而申戎因為護駕周穆王有功,一部份申戎被周朝招安,申戎的部落大酋長姜佐搖身一變,成了周朝的侯爵,史稱申候。

於是,申人從霍山來到宗周,與秦國的先祖們共同屏藩周天子的西部邊陲,建都平陽(今陜西眉縣),史稱其「西申國」。居民多為戎,這也是「申國」最先的發源地。

周王室分封西申國的主要目的也是想透過「以戎治戎」的方式,讓申候替周王室管理西方的戎人,甚至武力鎮壓。犬戎要想進攻到西周腹地必然要先越過申國,所以申國對於周王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總的來說,姫姓周人很早就非常重視與申國的同盟關系,而周、申同盟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姬姜聯姻。先周時期的周太王之妃、王季之妃、周文王之祖母等皆稱「太姜」即是。

到了西周後期,申國仍不斷與王室通婚,周厲王的王後是申侯之女,周厲王的兒子周宣王也娶了申侯之女;周宣王的兒子周幽王,其夫人申後也是申侯之女,申後為周幽王生下太子宜臼,即後來的周平王。可見申國和周王室的關系可不是一般的親密。申國太子、王子多有在周王朝擔任要職,如周歷王大臣「申季」。這個時期也是周天子家族與申國家族關系的融洽期。

周天子正是與申國結成了牢固的政治聯盟,這才沒有了後顧之憂,進而得以專事向東發展,與商朝爭雄,最後滅掉了殷商。申國或也因此,在這個時候發展至巔峰時期,逐漸有了更為強大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

介於申國的特殊地位和影響,「歷代申侯」在西周王朝的統治中有著一定的話語權。根據【史記•秦本紀】記載,秦人的祖先大駱,贏姓的族長大駱受封於西犬丘(甘肅天水市西南禮縣一帶),大駱是商紂王大將惡來的四世孫,大駱生非子。非子極擅於養馬,周孝王十分看好非子。

起初,周孝王是想要非子來繼承大駱的爵位和封地,但是非子並非嫡子,大駱的嫡子是成,成的母親是申侯的女兒,申侯聽說周孝王要將非子立為嫡子,這就意味著要廢掉自己的外孫子成,申侯不同意。對周孝王說:「從前我的祖先酈山之女嫁給大駱的先祖戎胥軒,生了中潏(戰國時秦國和趙國的祖先),因為這層親戚關系我們歸順於周,一起擔負著守衛西陲,使西部邊陲得以安寧。如今我們申人再次與戎胥軒的後代聯姻,生下嫡子成,我們兩國聯手使周邊的西戎全部歸順大王,天下太平,您才能夠坐享王位,現在您為什麽要廢掉他呢?

申侯的言外之意是說如果廢掉我的外孫子,就等於得罪了申人,如今我們申人是西戎的一面旗幟,能控制犬戎的一切走向,萬一哪天申人不服,西陲就有可能不保了,您還是好好考慮考慮吧!

還好,周孝王還算比較聰明,看出利益關系的背後,又不想得罪申侯,就下令讓申女之子成為大駱的繼承者,繼續管理大駱國。在這一層關系上,西戎部族也就不會對周王來犯。

由此可見申侯與大駱、以及其先祖酈山與戎胥軒的關系,均系翁婿關系,可謂非同一般。

之後,周孝王在犬丘一帶另劃出一塊封地,送給非子建立秦邑,來繼承贏氏的香火,邑稱秦贏。並將非子一支升級為「附庸」,其主要目的是想讓非子世代為周王室養馬,所謂「附庸」即附屬於大國的小國,就是沒有諸侯國政治身份的小國。且周孝王給的這塊地名為「秦」,這是贏秦的由來。由此,嬴姓一族的部隊便被分為兩支。

這就是西申國,一個有著多方力量支持的諸侯國,一個在周王朝中有著重要政治地位的侯爵國,更有著重要話語權的古代方國。

南申國

周厲王姬胡時期,強行改革倒行逆施,只能讓政治更加腐敗,也引起了外族的侵擾。東面的噩國聯合東夷、淮夷起兵叛變,周厲王派虢(guó)仲討伐,失敗了。

在西面的西戎則進攻大駱國,占領了「西犬丘」,並殺了秦仲(非子的曾孫)的族人。這秦仲的族人就是周孝王分在秦邑的非子的贏族。非子的兄弟「成」的族人盡數消亡,贏族一滅,周王室沒了西邊的屏障,整個國家就處在了這種內憂外患之中,從此,西戎就成為秦人最大的敵人。

周歷王在內政治理上也是一塌糊塗,實行專利政策,與民爭利,「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人人自危,為君不能「竭澤而漁」,逼死百姓紛紛起來造反。

公元前842年,貴族帶領平民闖入王宮,巫師被全部殺死,周歷王姬胡也眾叛親離,被驅逐出國都。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國人暴動」。

周厲王被迫逃到彘(zhì)地(今山西霍縣東北)長達十四年之久,最後客死他鄉。周朝的政權由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史稱「共和」。

太子姬靜得到召公的保護,幸免於難。不過也只能暫居召公家中。耳濡目染,學得很多治國的知識。

周宣王姬靜即位以後,正本清源,勵精圖治,使得周朝的國勢有所好轉,繼續重用兩位老臣,治理國家。並及時任用召穆公、仲山甫、尹吉甫、虢文公、申伯、顯父、仍叔等賢臣,使得周朝國勢蒸蒸日上。

宣王初年,決心效法先祖,改善吏治,勤於納諫,修復宮室,使得百姓安居樂業,諸侯來朝,周禮復興。

宣王四年(公元前824年),周宣王任命秦仲為大夫,命其帶兵討伐西戎,卻不幸兵敗被殺。

這對一心恢復國威的周宣王和新崛起的秦國而言,都是奇恥大辱。很快宣王又命秦仲之子秦莊公兄弟五人,領七千兵卒,繼續討伐西戎。

在秦莊公的努力下奪回被西戎占領「成」的封地,收復了西犬丘。擊敗西戎後,周宣王封秦莊公為「西垂大夫」加封大駱犬丘(甘肅禮縣)之地。秦國由此迎來了國運的重大轉折。

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六月,獫狁來犯,獫狁位於中國北方和西北方的部族,在周厲王時期就曾出動部隊劫掠鎬京周圍的財物及人口,被多友領兵擊退。

獫狁再次來犯,周王眼見獫狁壯大,不能不管,派母舅誠協同大臣尹吉甫前往迎戰,獫狁戰敗潰逃,公子誠一戰成名,名震朝野。

透過大規模的出征,淮夷地域的方國懾於周朝的強大,紛紛歸順納貢。打那以後周王室的權威逐漸增強,起到了震懾天下的作用,原本離心離德的諸侯又開始恢復朝覲,使得周朝的威勢得到一定的重振,呈現出「四方既平,王國庶定」的太平局面,這就是所謂的「宣王中興。」

此時,處在南方的楚國日益猖獗,楚國又稱荊蠻,雖然被周天子封為子爵,但楚國極少承擔周王室的職貢義務,對於楚國君主的歧視以及楚國國君主僭越稱王,因此遭到周天子的多次討伐。

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八月,宣王以元老重臣方叔為將,率兵車三千進攻楚國,獲得大勝。據推算,周宣王此次伐楚,動用軍隊多達三萬六千人。經過以上一系列戰爭,西周的疆域以及國家聲望得到大振幅提升。

申伯還南

這一時期,大臣申季之子誠被宣詔從西申國入朝,因輔佐周宣王「中興」的過程中立下大功,因此周宣王又增封其為「申伯」。

申伯,世為西周王朝卿士,文武兼備,申伯原名姜方伯,姜姓,申國公子誠,周厲王的妻舅,周宣王的母舅。確切的說,申伯也就是周宣王的舅舅。

南方楚國降服後,周宣王為了加強對「南土」局勢的控制,遏制楚國勢力的崛起,宣王派自己的母舅申伯誠去南陽再建立一個申國——史稱「南申國」。封伯爵。以天子之親坐鎮南藩,作為鎮撫南方的軍事重鎮,制衡南方之國以圖「南土是保」。

申伯的新封之地在漢水流域地區。公元前821年,宣王將大臣召伯虎(召穆公)從淮夷前線召回鎬京,讓他到早已滅亡的謝邑(古謝國在今唐河縣蒼台鄉)為申伯誠營建宮室、都邑以及宗廟,派遣近臣傅卸把申伯的私人(西申國原居民)遷去,以便他迅速建立統治地位,從此,南部的申國又稱為謝國,南申國的後人以謝為氏。

申伯誠出發那天,周宣王親自前往郿,為申伯餞行,並賜予他大量車馬及玉圭。同朝為官的賢相仲山甫(樊姓始祖)詩中曾稱贊申伯為:「崧高維嶽,峻極於天。惟嶽降神,生甫及申」。以此來借嵩山之高大,象征申伯的豐功偉績,從另一面也反映了申伯其本人在申國的重要地位。

大臣尹吉甫又親作【崧高】為其歌詠送行,這就是後來【詩經】裏的【崧高】。尹吉甫也被後人稱為「中華詩祖」以及中國詩歌的創始人。

可以看出,自宣王繼位的前六年可謂四處開戰,對西戎、皞狁、荊蠻、淮夷、徐國等部族均發動反擊,其規模之大,戰爭之密集是周王東征以來的首次。

在宣王五年大勝獫狁之後,獫狁等方國對西北的威脅已經解除。為了防止涇河上遊權勢日增的西申威脅到宗周地區的安全,把申伯一支徙封到南陽盆地,其真實目的也是想借此削弱西申國的力量,另一方面也可以鞏固此前在南土取得的成果。

其後,同屬姜戎一族的呂國願隨申伯南遷,從山西的姜姓呂國來到謝地西部落戶,共守南疆,足見戎氏族人之團結。由於申國與周王室的姻親關系,周宣王不僅保留了西部申國,還不降低其爵位,這就造成了南、北兩個申國並存。同時,申、呂南遷後,也是為了填補南土鄂侯(姬姓)馭方叛亂之後造成的權力真空。

周厲王時期,平定鄂侯馭方叛亂後,將鄂國從隨州北遷到南陽盆地,申伯封於南陽的最初目的也是為了監視鄂人。

公元前806年,韓侯被周宣王封於韓城(今山西河津至萬榮縣萬泉鄉一帶),建立南韓,作為鎮撫北方的軍事重鎮。

作為開國君主的申伯誠就國南陽後,他依托南陽的地勢,暫修河道,牢固城防,築起了固若金湯的防禦工事。

申伯在固城強軍的同時,也大力發展推廣農耕、畜牧和制陶業,鼓勵百姓大量墾荒,發展種植業,擴大黃牛的飼養,軍民皆受益;改進陶、石等生產生活用具,大力發展金屬生產工具,為兵器制造和手工業、農業生產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周宣王不但發現國舅申伯誠是個有膽有謀的軍事家、政治家,原來還是個治國能手。接著,宣王又下詔在申國周邊的區域又建立起十幾個諸侯國,西邊的呂國(今南陽西鎮平一帶),南邊的鄧國(鄧州一帶),北邊的繒國(方城一帶)等等,通通都歸申伯管轄。

以申國為中心諸多諸侯國集團,成了西周王朝南部牢不可破的屏障,有效地防禦了南方楚國的北進,為宣王中興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南申國的地盤也開始向東擴充套件到今信陽一帶。

申伯南遷之後,西申國和西周的關系就開始慢慢走向惡化了。周王室和留在西申國的姜氏之戎部,兩者之間就曾展開過數次戰鬥。

自周室中衰後,在位晚年,頻繁對外用兵,接連遭受失敗。

周宣王三十一年(公元前797年),王師大軍討伐太原(今寧夏固原一帶)之戎,結果未能攻克。

周宣王三十六年(公元前792年),王的軍隊又討伐條戎、奔戎(今山西運城縣一帶中條山北的鳴條崗一帶),又遭敗績。

周宣王三十九年(公元前789年),周軍與申戎戰於千畝,周軍大敗於申戎。所調去的「南國之師」(今長江與漢江區域之間)全軍覆沒,幸虧西周「車神」奄父憑借過人的駕駛技術,拉著周宣王躲過了申戎的重重追殺,這才讓他勉強撿回條性命。

「千畝之戰」這一敗,是為周王室最為徹底的一場大敗!起兵討伐自己的附庸國,卻敗於自己的附庸國手上,作為天下共主的宣王,其恥辱也是可想而知的。

後來在【今本竹書紀年】中有所記載:「(宣王)四十一年,王師敗於申」。

僅僅隔了兩年,公元前787年,西周和申戎又打了一仗,結果是西周戰敗,可見西申國的申戎一族的戰鬥力是何等之強。同時也說明了兩者的關系可謂是跌到了歷史低點。

王好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此役也被認為是周宣王執政由中興到衰落的轉折點,也為西周在周幽王時期的滅亡埋下了伏筆。這個時期,秦國在夾縫中漸漸崛起。

可以預見,宣王多次討伐申戎,國力早已衰敗,討伐申戎的兵馬都是從新封之國南國之地征召入伍的,一直未用周朝聞名天下的「宗周六師」或「成周八師」,這也說明西周此時的人口和軍備糧草早已出現了問題。

申侯之亂

所幸的是,事情在後來得到了轉機。公元前782年,宣王死後,其子姬宮涅繼位,是為周幽王。幽王娶申侯之女,立為王後,又生子姬宜臼,立為太子。

如此一來,西周和西申國的政治關系有所好轉。

周幽王繼位以來,他的作風和宣王完全相反,整日沈迷於女色,一連數月不禮朝政。起用小人,對國民百姓不聞不問,沒有絲毫的治國之心。資料記載:「幽王三年,周伐有褒」。褒珦為了阻止周幽王沈淪美色,冒死相勸,幽王認為褒人「有罪」,被周幽王囚禁三年。

周幽王三年(前779年),欲進軍討伐褒國。褒國太後褒姁為免禍,便將美人褒姒(今陜西漢中人)獻給周幽王,周幽王見到褒姒,驚為天人,高興之下,將褒國君主給放了。褒姒進宮後,每天引起周幽王的強烈關註。但是,她的美貌和冷若冰霜的性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周幽王為能博褒姒一笑,采納了奸臣虢石父的建議,點燃了烽火台,戲弄各諸侯,褒姒看到諸侯驚慌失措又被戲耍的樣子,果然哈哈大笑,周幽王很高興,因而又多次點燃烽火,諸侯們逐漸不再相信,也就漸漸不來了。

後宮得到褒姒後,對其很是寵愛,第二年就生下兒子姬伯服,幽王更是疼惜有加,以至於將國事交於奸臣虢石父主持。發展到後來,為了討得褒姒歡心,周幽王竟然廢掉了姬宜臼和其母申後(申國國君申侯之女),改立褒姒為後,其子伯服為繼承人。

被廢黜後,失寵後的姬宜臼和申後跑到南申國,西申國和周王室的關系立刻變得劍拔弩張,兩親家之間的戰爭一觸即發,隨時可能爆發大的沖突。

申伯為了掩護姬宜臼和申後母子二人,在淮河邊東部一僻靜之地築起了一座城池(今信陽太子城)將姬宜臼保護起來。

現如今太子城的遺址在信陽城陽城東北,民國時期被發掘。據【續修信陽縣誌】記載:「「太子城」南北三十余丈,東西略窄,中可容萬人。」

姬宜臼遷居後,申侯、聯合鄫國、西夷犬戎等勢力,於公元前771年率領聯軍殺向周朝國都鎬京(今陜西西安長安區),周幽王聽到犬戎攻城的訊息,頓時驚慌失措,連忙命人點燃烽火台,烽火倒是燃燒起來了,可是諸侯們多次被愚弄,沒有一個人前來。三天後鎬京陷落,犬戎不僅殺了幽王擄走褒姒,更是在鎬京大搶了一把而去,等各路諸侯帶兵勤王時,犬戎等人早已遠去。

犬戎在攻破鎬京之時,大肆燒殺搶掠的行為,引起了申侯等人的不滿,於是他與前來勤王的諸侯們達成和解,將姬宜臼扶上王位,繼位為周平王。太子城繼續作為申國的領地。犬戎的入侵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外族入侵,可惜的是是自己人引起來的。

在位十一年的周幽王(同日庶弟鄭桓公也被殺而亡)和其子姬伯服被殺於驪山之下,褒姒被犬戎擄走,從此下落不明,西周滅亡。

關於史書上記載「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史學家均認為這件事不可信,有杜撰虛構之嫌,當時的烽火並不是為了抵禦外敵用的,諸侯之間的距離不可能同時到達驪山之下,達不到史書中記載的效果。

但西周的滅亡,主因是多方面的,也有可能是內部政治腐敗、社會動蕩,也包括外部民族的侵襲和變遷。這些因素相互交織、相互影響,最終導致了西周的滅亡。但是烽火戲諸侯這個故事再次提醒我們,失信於人民,最終也將會被人民所舍棄。

西周末期·二王並立

西周滅亡後,犬戎據關中,西周舊臣虢公翰聯絡犬戎等,謀立王子姬余臣(周幽王之弟)為周攜王,褒國也參與其中。

關於「二王並立」這一段歷史,出現在多個歷史文獻之中,「二王」指的是周平王姬宜臼和周攜王姬余臣。而兩方勢力的對立,實際上是兩個諸侯政治集團的對立,周平王一方政治集團,為申國、魯國、許國、鄭國等東南方諸侯國。

而站在周攜王一方的政治集團,包含虞、晉、衛、虢等西方諸侯國,這些諸侯國控制著宗周、驪山、河南的土地(今陜西西北、山西區域),以及通往東都洛邑的交通要道。

因此自公元前771年-到公元前760年的前後十二年間,平王、攜王「二王並立」的局面一直存在。

到了周平王二十一年(公元前751年),晉文侯消滅周攜王、殺余臣後,結束了東周初年十余年「二王並立」的尷尬局面,周平王正式踐天子位。此時,晉文侯、衛武公、鄭武公和秦襄公等諸侯們這才紛紛轉向,轉而支持周平王。由此宣告「東周王朝」正式開始。

公元前770年,繼位後的周平王為躲避犬戎的騷擾,在秦國、鄭國、衛國、晉國等國的幫助下,遷都洛邑(今洛陽)。秦襄公率兵出征又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秦國便從一個西部邊陲附庸國變成一方諸侯國。

周幽王死後,對於其他老牌諸侯國,比如衛國、晉國、以及秦國、鄭國等諸侯國,周平王也一一許了好處。晉國得到了河東地區的所有權;秦國也得到了周王朝的龍興之地——岐山的版權;鄭國更直接獲得了桓公寄孥(nú)的合法性以及在周王室中的丞相地位。而申、繒、虢三國開始走向沒落。周平王、晉文侯、衛武公三人都是以奪位成功上位的案例,成為了春秋時期各諸侯國爭相效仿的物件。春秋時代的「主角」們也開始悉數登場啦!

西申國被西戎化了

然而對於申侯,歷史上並沒有給出交代。西申國所在的位置被秦國吞並,最晚應當是在秦穆公(?—公元前621年)之時。但是縱觀秦國擴張的過程,西申國再也沒有出現在史料之中,但可以確信的事,這一戰勢必消耗掉西申國的力量,再也沒有力量活躍在歷史的舞台上了。

說起西申國的突然衰落,既離不開自身原因,又不能忽視一個重要的外因——西戎。

可以想象,西申為了自保,必然會倒向更為強大的勢力,無論是從政治上,還是從文化上。

李峰曾在【西周的滅亡:中國早期國家地理的地理和政治危機】中有所表述:

如果南陽之申是由遷往南方的西申貴族建立的,那麽很有可能是一批新的戎人占據了西申。

首先是西申國由於宣王改封,導致了國力的分散,一部份申人搬到了南方建立了「南申」。這就容易引起一個狀況,西申之西的戎人很有可能乘虛而入,占據了西申,或者直接導致了西申貴族對國家的控制力下降。

申伯去南土建國,必然不會只身前往,肯定是帶走了一大批申人,而且是帶走了更多的財物輜重。

重新到陌生之地建立新國,是何等不易,沒有那麽多人力、財力是不可能完成的。但是一下子從西申抽調那麽多人力和物力,勢必會造成西申國的內部空虛。這就會給戎人以可乘之機,進入到西申國中來。

但是,西戎並沒有消滅西申,畢竟兩家有血緣關系,而且西申實力也不弱。只是會造成一個局面,就是戎人從文化方面「占據」了西申國。也就是說,申伯南遷之後,留在西申的這部份申人,亦有可能被入侵的戎人給「西戎化」了。

春秋時代的大幕開啟,周朝也因為王權的逐漸衰落成為春秋各國爭霸的「配角」。

春秋早期,鄭、宋、齊、衛、晉、秦、楚、吳、越等諸侯國率先掘起。諸侯興:周朝已經無法有效控制天下諸侯,一些強大的諸侯國為了能在政治、軍事中占據主導地位,開啟了激烈的爭霸戰爭。相互之間合縱連橫、東征西討,前後共有數位諸侯依次成為霸主。

秦、楚都是從子爵創世,都有雄心壯誌。經過長期潛心經營,開彊掠土,到楚莊王千裏躍進,逐鹿中原,並於中原「問鼎之小大輕重」後;再到秦穆公吞並大量蠻夷稱霸一方之時,兩國先後躋身於春秋五霸、戰國七雄中來。

信陽東申國·楚國的附庸國

春秋前期,楚國北進中原,地處要沖的南申國成為攻擊目標之一。南陽之申的存在,本來就是對楚國的遏制,這也導致如日中天的楚人們,對於南申國的存在猶如芒刺在背,多年之間都想要拔掉這顆釘子。

周莊王姬佗九年(公元前688年),野心勃勃的楚文王親率大軍,討伐南申國。楚申之間有鄧國(今湖北襄樊市),楚伐申須假道於鄧,然而鄧楚為姻親,即當時的鄧君祁侯為楚王之舅。

據【左傳】記載,討伐途中經過鄧國,鄧祁侯說:「楚文王是我們的外甥」。作為東道主的一方,我們理應盡地主之誼。於是派人讓楚文王停留在鄧國,並親自設宴款待他。鄧祁侯的外甥騅、聃、養請求鄧祁侯殺掉楚王,鄧祁侯不許。於是三個說:「亡鄧國者,必是此人」。「等到他滅了申國,再來滅鄧國,就好像吞噬您的肚臍一樣,就再也來不及圖謀應付了」。要殺他,就乘這個時候。

鄧祁侯不聽。果然,楚師借道鄧國滅了南申國,終於除掉了周朝南土最大的一個異性國,存國141年。公元687年春,楚師來了個順手牽羊,在自申反楚途中滅了鄧國,真可謂是楚國版的「假途滅虢」了。姻親在王權面前變得一文不值。周平王東遷洛邑以來,平王朝更加衰微,自顧不暇,無力出手相救。

南申國被楚文王所滅後,與差不多時間滅亡的鄧國和呂國一起成為楚國的一個大縣——宛。申地劃歸楚國。

南申消亡後,一部份貴族、平民逃到山西晉城澤州的洞八嶺村避難謀生,申伯的子孫按照當時「以封邑姓」的習慣,以新都之謝邑名為姓,稱謝氏。而另一部份南申國的貴族們在申伯的帶領下逃到淮河東部區域(今信陽),一時無處安身,又遵從周禮,不敢冒然住進周平王故居——太子城,就逃往附近謝人築的謝城(遺址在今信陽市平昌關鄉古城村), 作為自己的臨時都邑。

公元前685年,楚國穩定了宛邑時局,又派楚軍追來,不日申伯的臨時住所謝城被攻破;申伯等人被迫逃進太子城,楚人圍城一年。

第二年(公元前684年),城中彈盡糧絕,申人不戰自降,申伯被押往楚地,軟禁於荊山。其後,楚人就此在此地設立申縣,縣邑在——謝城。

敗北後,楚人在謝城東部築起了一座更加宏偉龐大的軍事要塞,取名「負函」(在今信陽長台關),這就是真正意義上的楚王城了。

公元前684年秋天,楚文王率數萬精兵直奔息國而來,不知是計的蔡侯傾國之兵來救連襟息侯,不料反被息、楚包圍,蔡侯獻舞被擄,淪為楚文王的階下囚。

公元前680年,楚文王訪息,執拿息侯,擄息媯息國亡。

歷史上的申息之師

楚莊王時期,隨著楚國勢力進一步向中原擴張,原來的軍隊已經不能滿足其發展需要了,莊王就以優厚的待遇和申人驍勇善戰的特點,並與附近以息人為主的息軍,快速組建起一支強大的武裝力量合稱「申息之師」,屯兵於「負函」。這支軍隊進可北上中原,退可鎮守三關,負函也因此成了楚國最為重要的軍事據點之一。

「申息之師」創立後,屢立戰功,地位迅速上升,楚莊王也因此「一鳴驚人」。後將申息之師交給楚令尹孫叔敖(今信陽淮濱縣人)統領。

楚莊王十七年(公元前597年),孫叔敖也是不負眾望,率領申息之師在邲地(今河南省滎陽東北)大勝晉兵,邲之戰之後,楚莊王飲馬黃河,止戈為武,從此得以稱霸中原。

「申息之師」在春秋重要戰役城濮之戰、邲之戰中多次展露其鋒芒,為楚國的霸業立下赫赫戰功,連晉國這個中原霸主都要盡量避其鋒芒。據史料考證,歷代楚王逐鹿中原,從息地出發的「申息之師」,是其戰爭中的主力部隊,申息之師名震天下,最終讓楚國登上了春秋霸主的寶座。

公元前529年,楚靈王死,楚平王立。楚平王決定放回當年楚靈王遷至楚國境內各占領國伯侯,準予降級復國。當年,楚靈王滅蔡國後,楚靈王曾把許國、胡國、沈國、道國、房國和申國的人遷徏至楚國境內,楚平王即位後,促使陳國和蔡國復國,而這些被遷徙的小國,也都復國。在此基礎上,申國也在復國之列。申恢復公爵國,國君申公壽余,史稱東申國。然而,宛邑範圍的南申土地並沒有歸屬東申國,國君也沒有延續稱「伯」,楚國實際還是他的宗主國。

隨著時間的推移,「申息之師」的屯兵城「負函」。它的作用也慢慢多元化起來,不再是一個單純的軍事要塞。楚昭王時期,孔子在負函面見楚國高官,當時的葉公沈儲粱、左司馬畈(fàn)、申公壽余同守負函城。

話說孔子一行人等行至陳、蔡之間,並在此區域陳國宛丘被困糧七日,駐守在負函的大夫葉公聽說孔子的遭遇,便率軍前去搭救,殺退圍困孔子師徒的兵卒後,護送孔子一行人等平安經過蔡國,來到楚國的負函城。

孔子的到來,葉公大喜。葉公向孔子請教治國的道理,同時,兩人展開了一段有關治國、修德的討論,想來他問的偏重於良政的衡量標準,所以孔子給出了六個字的答案:「近者悅,遠者來。」

意思就是良政善治應該達到讓「近處的人能夠因為受到福澤而喜悅,遠方的人因為羨慕而投奔過來」。

後來在楚昭王與吳國征戰時,「負函」改為「城陽」,專為收容蔡國難民。

同年,左司馬畈(編鐘銘文荊歷指的左司馬畈)率領十萬「申息之師」滅掉了夷虎(蠻夷叛楚者)有功,當上了楚國左司馬。楚昭王十年(公元前506年),楚昭王派兵滅掉戎國。戎國首領戎蠻子赤逃到晉國,楚國不打算放過赤。派左司馬畈率領「申息之師」來到楚、晉邊境線上,對楚國進行威懾,晉國在左司馬畈的威懾下,被迫交出戎蠻子赤。

公元前479年6月,左司馬畈戰死沙場。

楚人把他所立下的戰功鑄造在編鐘上,作為陪葬(墓葬於今河南省信陽市長台關城陽城內)。

隨著編鐘的出土,驚奇地再現了「樂懸制度」,帶人重新領略了等級森嚴的禮樂文明和禮樂制度。

時間回到兩千多年前,宮外,楚王城下戰事紛紜,血火交融;宮內,歌女百轉柔腸,諸侯鐘鳴鼎食。當鐘錘與鐘聲輕觸,那妙曼之樂音便已在時空裏存續,宮商角徵羽,眾音置於編鐘,大音不止於眾耳,一曲曲千古之絕唱。

兩千多年後,由它演奏的【東方紅】樂曲,伴隨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遨遊太空,編鐘樂聲悠揚於蒼穹寰宇,如黃鐘大呂般莊嚴和諧,把中國的古代文明和現在文明融為一體,更被世人傳為佳話。

楚文化是華夏文明的一個組成部份。同時也記錄下「他統率十萬「申息之師」也銘記於史實之中。

信陽之「申」的歷史淵源

「申」也就成為信陽最早的地名,因為申戎在古代信陽西部區域堅持最久,幾個歷史之「申」已被世人遺忘;所以,資料曾顯示「申」「申縣」「申國」一般都是指原信陽縣(今信陽的浉河區、平橋區)。

信陽申塔

另外在信陽境內和平橋區自高梁店鄉的申陽台至平昌關鎮古城沿淮河一帶仍然留有古東申伯國人活動墨點,如申伯台,在信陽城內北關,世傳為申伯所築;申伯讀書台在信陽城內西北隅,舊時還在台上建有申伯祠;申伯冢在平昌關西北40公裏古謝城附近(即平昌關古城);文中多次提起的太子城,在信陽北25公裏處,是申伯為東周開國君主周平王所築的臨時住所。

唐代設立申州(今信陽),官府在州城二十裏處有一座「古申伯碑」,為明嘉靖知府潘子正所建,清康熙中知州李延基移置於北門外。「文革」前還保留有,「破四舊」中遺失,此碑系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所書,明代重新摩刻,為了紀念這一歷史遺跡,後來此路改稱為申碑路。

正因為是驛站要道,所以在這裏留下不少古跡。當年迎郊上峰的「皇華館」就設在今申碑路北側,為明清時的貢院,系皇華使者所居之地,即主考、副主考的接待所。

路南不遠的地方,為「申陽書院」(明萬歷十九年改為子貢書院),旁邊還建有子貢坊、申陽第一井等。皇華館外路旁,有一所六角碑亭。碑亭內有三碑並立,「古申伯碑」居中,右為「明何大復故裏碑」,左為「先賢子貢為宰處」碑。位於武廟街報恩寺中的「申塔」(勝利路與解放路交叉口),因塔磚上有「隋」字,所以相傳為隋朝所建,距今有一千四百年歷史了;申碑、申塔的設定,正是為了說明古代申國之所在。

撤區設市後,信陽市自然承接了這個歷史之「申」。現如今,信陽在浉河區公園邊建有申伯樓一座。

這也表明「古東申伯國」的極大影響力和巨大的歷史積澱性。也正是表明信陽之「申」的歷史脈絡和前世今生

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楚考烈王為報答黃歇,以偷梁換柱的計略騙過秦國人,使其逃歸楚國並順利繼承王位。考烈王即位後以黃歇為令尹,賜淮北地十二縣,號春申君。這其中就包括東申國屬地。

十五年後,公元前247年,淮北地方毗鄰齊國,是戰爭多發地,軍情緊急,黃歇獻出淮北十二縣,請封江東去(春秋時期吳國舊地,今江蘇到南京一線),楚考烈王答應了他的請求。

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楚亡。最後的申族定格信陽——東申國漸漸消失在歷史的煙雲中。至此,申戎完全融入華夏民族。

由於春申君黃歇請封江東吳地,申楚文化開始放射線到江東。因此,在今天江蘇以東許多地方仍然用「申」來命名,尤其是上海以「申城」為著稱。上海市境有不少帶「申」的地名。

黃歇到此後,「治水入江,導流入海」。解決水災,人們把他最先治理的河道稱為黃歇浦(浦,入水口的意思),又稱春申浦,也稱申江,後來上海人便取江名中的「申」,來作為上海的別稱,至於改稱「黃浦江」那是明朝以後的事情。

今日「申城」立於世界大城市之巔,成為富庶之地,因為有了春申君的到來並得以良好的治理,上海也就有了」申城」的簡稱。

另外指出,上海簡稱「申」晚於信陽之「申」幾百年,它與申國無關,它是春申君之申。

2024年2月16日

親愛的友友們:感謝您的閱讀,在關註我的同時,請不要忘了在評論區留下您精彩的言論;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註曉明吧!

(原創作品 禁止轉載 截取 違者必究)

圖片來自網路,如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