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大壽’的意思是指人在七十歲這一年過壽,那麽七十歲以下的人又為什麽沒有過壽的必要,他們究竟會在哪個年齡段遇到‘坎年’?」## 導語
中國傳統文化中有一種習俗,那就是為家裏的老人過壽,壽並不是如其表面所見那樣的「過個生日」這麽簡單,它蘊藏的意義非常的豐富。
壽從何來,為何會有過壽的講究和禁忌又有哪些,今天我們就從中剖析出來。
這是源自中國古老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為了感謝神仙保佑自己平安而舉辦的壽宴,你是否對此感興趣,那麽就跟著我一起來看看吧!
源於傳說。
古時候有一位名叫苗人相的神仙,他擔心人們的壽元不夠長,所以就開啟了一場追尋長生藥的征途,歷盡千辛萬苦後終於在玉壘山上和一頭白鹿戰鬥,最終將鹿打敗,得到了從鹿的蹄獲得的長生藥砂鍋。
他飲下後得以長生,此時一位善良的老人前來拜訪苗人相,老人帶著真誠的心來拜訪神仙,苗人相感動的同時不想被人知道自己的秘密,於是便用手指擋住嘴巴,打完招呼後便靈巧的飄在雲端離開了。
然而老人在知曉苗人相的事跡後也想變得和他一樣神通廣大,於是就來到玉壘山上尋找長生藥,但是此時龍王將玉壘山圍了起來,之後他又來到玉壘山下尋找長生藥,但是苗人相的夢境一直都是深奧難明,老人有些看不懂,所以就想要去問問苗人相解夢的情況,但是一路上又遇到了許多困難。
當他終於走出困難來到了苗人相的山莊,但是這已經是很久以後的事情了,苗人相已經離去,但是老人沒有放棄,他到處去尋找,但是直到老人也離開人間了,他也沒有尋找到苗人相。
老人此時已經變成了仙,老仙此時對人間的一切都無感,他非常的不滿意老人的行為,於是就將他變成了一個生活在人間的獵戶,老獵人就再也沒有追求長生的心了。
直至老獵人確實沒有了追求長生藥的心以後,老仙就又將他變成了一棵樹,此時的鹿打破過壽的命運後就讓老獵人有了追求長生的心,於是就給了獵人從鹿蹄得來的長生藥,並將玉壘山開了出來,當老獵人喝下砂鍋只留下砂鍋時,他準備再次去找老仙讓世間的人們再次變得祥和,但是老仙終究太過於固執己見,於是就將老獵人銘記於心,終於在老仙離開人間的時候,老獵人就拿著砂鍋飛翔於壯麗的群山中。
老獵人擔心沒人能聽他的話,於是就在鳳凰樹中種下了長生藥,但是老獵人卻並沒有變成仙,而變成了一棵樹,多年以後,樹成了一個老頭兒,而老婦人就是和他一起苦苦尋找的,兩人已經快100歲了,仍舊苦苦尋找長生藥,之後便上了玉壘山和一頭白鹿戰鬥,老獵人一口氣和老婦人將鹿殺死,之後老婦人就將鹿肉煮熟,但是仍舊不知道面臨哪些困難。
有人前來找他們解困,其中就包括苗人相、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等一眾神仙,最終當老婦人默默吃下仙丹,她就感到一股清風讓她感到幸福,她就拍拍自己的樣子告別過去,但是苗人相發現了她的動作,便讓她變成了仙。
合壽和整壽。
那麽在古代傳承下來的習俗中究竟有沒有自己的年齡限制,但是古代認為超過60歲的人就可以稱之為「大壽」,同時在過生日時也是有著許多講究並且需要註意的地方。
那麽古代是怎麽過生日的?
斷代是南北朝和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非常混亂的時期,當時不僅有戰亂、饑荒等社會問題,同時還有來自異族的威脅,但這並沒有阻礙人們的生活和經濟發展,所以就註定在戰亂中興起了一眾新興階層。
那麽這一階層就是民間的商人和官僚,經過一番融合後,也受到佛家和道家教育思想的融合,於是這便產生了「七十大壽」的習俗,那麽「大壽」和「整壽」有什麽不同呢?
但是古代人過生日是有許多講究的,他們認為「大壽」是指自己的年齡超過了60歲,那麽60歲大壽以下的壽年則是「整壽」,同時人們也更傾向於過「整壽」,但是這並不是一定的,人們也會過「大壽」。
但人們過壽的年紀還會受到生活、氣候等因素的影響,而這也成為人們過壽的講究,在古代除非是60歲以下的過壽年紀不會舉行壽宴外其他的儀式都非常的盛大,同時還會有壽帖,請教僧侶為自己占蔔壽元。
那麽在唐代時,過70歲的人就可以受到皇帝的賜封,此後越來越多的百姓就主動的向朝廷上交了資料,讓百姓可以從中找到過壽的人,但是「大壽」習俗並不是唐代所發明的,而是起源於南朝,唐人透過南人的這個習俗逐漸變成了一種風氣。
人們都認為壽大於60歲,同時也是一種報喜的意思,於是就非常的受到歡迎。
哪個年齡段不能過壽。
既然是過壽,那麽自然會有許多講究和忌諱,我們先不講普普通通的過壽,而是過個「年齡限制」的壽。
那麽前文中講到了普普通通的過壽年紀,同樣我們也要講一講不能過壽的年紀段,據了解,除了六十歲以下的人不能過壽外,其實還有三個特殊的年齡段不能過壽,那就是66歲、73歲和84歲。
此外在過「大壽」的過程中還有一些「坎年」的年份不宜過壽,那就是男性的「64坎」和女性的「61坎」,還有「79坎」和84歲去世的「84坎」。
另外老人如果已經有了90歲,那麽就不宜再舉行壽宴了,「90坎」在諧音就是「就死」,同時在壽宴過後還會贈送長壽面,那在領取時也要五包,另外也不興許送手紅,因為這可能會讓別人說閑話,說你是‘錢’來看熱鬧的!
那麽這些不宜過壽的年紀和年紀段的背後又是為什麽呢?
避「壽滿」的意義。
人們在過壽年紀中,除了對長壽的祝願外還有一層意思,那就是為了避免「壽滿」這個意思,因為「壽滿」這個意思很容易讓人們聯想到老人「壽終」,這樣就很容易讓老人產生的心裏負擔,甚至會心理壓力變得更大。
老人過「大壽」是為了讓老人在晚年能夠堅強地從內心發出自己的堅定的信念!
另外老人從入土中期度過之後,又可以重新安撫情緒,對家人、朋友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
在古代「壽滿」還有一種忌諱,那就是「壽滿」的含義是‘生米煮成熟飯,無法再變’,也就是無法完全變得幸福。
長壽的祈福。
那麽古代人過壽是有著自己的一套規矩和講究的,那麽在過70歲的大壽時,一家子人會將大壽的老人請入一個密室中,其他的人則在外面祈福,而老人在密室中認真的講解佛經道法。
七十大壽還有一種祈福的姿勢,老人將自己的筆交給小孫子,在小孫子的陪同下,將自己的姓名來到龍鐘寺,將自己的名字寫在寺廟的石碑上,此時龍鐘寺的和尚為70大壽的老人念經。
切忌過壽。
那麽在現代社會中又有哪些因素不能過壽,而切忌舉辦壽宴的原因有二方面,一方面是高齡人群,身體可能已經虛弱。
另一方面就是不想將壽帶給自己和家人更多的心理壓力!
在過大壽的年紀中還有些年齡最好不要過,因為這些期間可能會有所變故,所以最好不要過,如36歲、48歲等!
結語
「大壽」確實是為了讓老人長壽,同時免去一些講究,但是既然是一個習俗,那麽就是人們之間的交流和溝通,這就是人們之間的情感表達。
這種習俗得以傳承也是我們中國人非常重視孝道敬老的觀念,這種傳統文化的延續對於我們中國人維系家庭和社會的凝聚力也非常重要!
同時古代文化中的一些智慧,這也是值得我們去思考和尊重的!
所以在各年齡階段,也不用拘泥於這個規矩,畢竟這是一種習俗,我們不用因為一些規矩,而影響到自己和家人的心情!
但是堅信在過大壽的同時,老人可以用他們的堅強性格,度過晚年的時光!
對於這種習俗,我們當然可以適當的改變,但是這種習俗也是一種家族的情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