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劉有儀趣說道德經,不尚賢是對還是錯?無為而治是否可行

2024-06-25文化

道德經被許多人說的非常神秘,似乎讀幾遍道德經就能真的飛升成仙。我讀道德經不下百遍,或許是我沒有把握住方法,除了讓自己變得圓滑之外,好像連一點「氣」都沒有能夠引到體內。

先要說明兩點,一是道德經是先秦時期老子所著,老子代表的道家。這一點很重要,是道家,可不是道門。研究老子的道德經是與研究孔子的儒家一樣的文化修養。

還有一點,對於我等普通人來講,如果不是抱著修仙或者進入玄門的心思,只是希望透過研究道德經,來提升自己對於國學傳統文化認知,那就不必去過分的追求更為深刻的內涵。

一知半解未嘗不可。

比如我,讀道德經只求自己開心,至於理解多少,掌握多少,又能提升自己多少,管他呢。只要有所收獲便行了。

先來說說老子在什麽情況下寫出來的道德經。

史記上記載,這個史記上記載可不是我杜撰出來的。雖然我跟蘇東坡一樣,喜歡杜撰些「典」和事跡,但史記上確有記載老子著道德經一說。

史記所載,老子為周朝的圖書館長。老子跟我一樣,都喜歡讀書,他當圖書館長有機會看了許多的書。

要知道周朝的書可是寫在竹片子上。普通人家的孩子別說看一本書,就算是藏一本書都很難。比如老子所著的道德經共5000言,估計竹片子要用兩牛車。

老子讀了許多書,有了知識了,有了知識就有了想法,有了自己的認知。

周朝烽火戲諸侯以後,老子就感覺天下要亂。天下要亂,那就要躲,他就辭了圖書館的差,買了頭牛,騎著牛西去,要找個地方隱居。

「遇危而遁」這種情況我是相信的。因為這與老子所著的道德經的精神是一致的。在道德經裏有一句「柔弱勝剛強」,遇到戰亂,不要逞強,要學會躲避。

老子騎著牛便來到了函谷關。函谷關有個當官的名叫喜。他站在城墻上,看見東方有一團紫氣朝這邊過來。喜也是個懂得天規的人,見紫氣東來,知有大德至,於是開關迎接老子。

喜招待老子。老子稱要出關,喜便請求老子傳其見識。

老子無奈,只得與喜交談。

喜問一句,老子答一句。喜便記錄一句。喜記錄下來的便是後世的道德經。

讀道德經的時候,總能感覺老子是在面對一個人,在講某個故事。其實他面對的便是當時函谷關的尹喜。

喜得到老子的道德經之後,更加深信老子為大德,於是辭官不當,跟著老子出了函谷關,不知所蹤。

為什麽我要把道德經成書的過程寫出來呢?目的便是更好的理解道德經,把道德經當成對話形式來閱讀,是更為接近原意的。

比如尹喜向老子請教:「現今諸侯大為招攬賢士,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老子給喜解釋道:「不尚賢,使民不爭。」

尹喜不解。老子又解釋道,現今諸侯招攬賢士的目的無非是為了戰爭,為了奪得更多的土地。賢士受到重視,便會有人來追逐名利,冒名而虛偽之徒就會出現。為了有一個賢士的名頭,便會用盡心思,使出巧詐奸計,爭擾便會出現了,人心思賢而不亂。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我讀道德經,老子給我的印象就是他對於人性的了解太深刻了。比如「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為什麽見到難得一見的好東西,有的人得不到,就會生出偷盜之心呢?

為什麽看到能夠誘發欲望的東西會使人心亂呢?

人性本是淳樸自然的,賢、難得之貨、可欲擾亂了人心,開始追求名利,盜取財物,心旌惹亂。

這樣的結果不是「聖人」希望的。老子提出的觀點便是「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不見可欲」。如此便能使人心安定,不會發生禍亂。

尹喜再次向老子請教,那應當如何去做,才會確保人心穩定呢?

老子便提出道德經裏重要的觀點,即無為而治。

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常使民無知無欲」這一句給老子帶來了很多的麻煩。有人認為這是老子的「愚民」之術。我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是為了引申出他後面的那句「為無為,則無不治」。使民無知無欲的意思是「避免爭名奪利,勾心鬥角」,避免出現人性卑劣的方面。「使夫智者不敢為也」就是避免「智者」耍弄心機,為了個人目的而詭計頻出。

「為無為,則無不治」。這便是無為而治的出處。

對於無為的解釋太多了。

我的理解便是順應自然之道,不折騰。這一點只能少說,免得生出是非。無為,無當不講,為當折騰講。

無為而治便是任憑萬物生長而不多生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