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新華全媒+|「火龍燈舞」傳承火熱新春

2024-02-13文化

新華社成都2月12日電(記者董小紅 袁秋嶽 尹恒)歲歲春節「燒火龍」,煙花遍地樂融融。

約1500攝氏度的鐵汁被擊打成10多米高的鐵花,舞龍者赤膊上陣,一條金黃的「火龍」穿梭其中,當萬千鐵花盡情綻放的一剎那,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擡頭仰望流光溢彩的夜空,在璀璨的光芒中許下美好願望,充滿煙火氣的別樣年味兒隨之蔓延。

這是在成都雙流區黃龍溪鎮的「燒火龍」表演。新華社記者 胥冰潔 攝

「燒火龍」的現場氣勢恢宏,令人震撼。「燒火龍」又名「火龍燈舞」,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近年來,這項在成都市雙流區黃龍溪鎮傳承千年的絕活兒逐漸進入大眾視野,越「燒」越旺。

這是黃龍溪鎮「燒火龍」表演中的打鐵花。新華社記者 胥冰潔 攝

春節期間,從初一至初八,雙流區黃龍溪鎮每晚都會上演「燒火龍」表演。「每天晚上都有四場表演,很多外地遊客專門趕來看。」黃龍溪鎮「燒火龍」傳承人謝鑫說。

「燒火龍」的重點是「燒」得好看,也就是鐵花要打得漂亮,這其中甚有講究。謝鑫告訴記者,在表演前,兩位師傅要在舞台邊燒兩個爐子,把生鐵燒成可流動的鐵水。表演時,一位師傅用長勺舀出鐵水拋向空中,另一位師傅用寬木板奮力一擊,鐵水頓時在空中綻放成美麗的鐵花,恢弘壯觀,氣勢磅礴。

「打鐵花要講究風速和角度,才能讓鐵花落下時溫度保持在30至40攝氏度,這樣不容易燒傷舞龍隊員們。」謝鑫說。

漫天「火樹銀花」中,舞龍隊員們跟著「龍珠」穿梭,18公尺長的金龍在璀璨光芒中擺出各種造型,這是「燒火龍」表演的高光時刻。

「燒火龍」絢爛奪目,也照亮了傳統非遺計畫的薪火相傳之路。

今年41歲的謝鑫是土生土長的當地人,已經在火龍隊待了20多年,其父親謝先錦是黃龍溪鎮火龍隊的創始人之一。

從小在火龍隊長大,10多歲就開始跟著父親學習這門絕活兒,雖然「燒火龍」的種子深埋在謝鑫心中,但要真正接過父親的衣缽,承擔起非遺傳承的責任,他也有過一番掙紮。

「我大學學的是工程專業,最初畢業後還是想去城裏找份對口的工作。」謝鑫說,當時火龍隊裏很多老隊員年紀大了,隊伍青黃不接,父親想讓他回來扛起這條「龍」。

經過父親的勸說,謝鑫決定回來試一試。重新梳理隊員名單,改編新的舞蹈……這一幹,就堅持了20余年。越幹越覺得有意思,也越來越喜歡,兒時深埋的種子逐漸發芽,如今已在他心中長成參天大樹。謝鑫說,表演「燒火龍」讓他自信滿滿,觀眾的喜歡更讓他十分感動。

「燒火龍」傳承人謝鑫在演示如何擺動「龍頭」。新華社記者 胥冰潔 攝

目前,火龍隊已經形成了一批固定隊員,還有一些兼職隊員。「有的隊員平時是廚師、司機,喜歡這門技藝,也經常抽空來練習。」謝鑫說。

火龍隊也吸納了一些年輕人加入。今年27歲的周芮15歲就入隊了,現在已經是隊裏的骨幹。「在火光中表演時,台下觀眾激動的歡呼聲和陣陣掌聲,讓我覺得很自豪,很有成就感。」周芮說。

如今,謝鑫帶領火龍隊持續在傳承中創新,每月到黃龍溪鎮當地中小學校進行「燒火龍」表演及教學,培養了一批小小愛好者。

「燒火龍」的表演形式也更加豐富多元。「春節期間,我們和火龍隊一起編排了新的舞台劇——【火龍·薪傳】,讓‘燒火龍’與舞台劇跨界合作,更有故事性,年輕人也更喜歡。」年輕導演岑棋說。

穿越千年熠熠生輝,「燒火龍」還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舞台。這些年,謝鑫帶著火龍隊到過澳洲、南韓等地表演,收獲了無數掌聲與喝彩。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中國古代文學家辛棄疾的詞描繪了絢爛節日燈火的浪漫場景。鐵花易消失,精神永流傳。而今,古老的「燒火龍」正在煥發新的光彩,而不變的,是其中無畏向前的精神。

「在漫天鐵花中,我們不能退縮,舞龍就像做人一樣,面對困難,要浴火拼搏、自強不息,才能綻放璀璨光芒。」謝鑫說。(參與采寫:胥冰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