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日本美學為何那麽動人,到底是怎樣的美意識?

2024-03-09文化

自古以來「日本美學」受自然、氣候、宗教等觀念的影響,形成了一套獨特的體系,擁有細膩的美感,也影響著愛好日本文化、熱愛美學藝術的人們。

「自然観&神道しぜんかん&しんとう」

作為一個四面環海的獨立島國,日本氣候溫暖濕潤,春夏秋冬變化明顯,由日本的氣候所創造的獨特而豐富的文化為他們融合其他思想打造了一定的基礎。

在這樣的國家,生活的人們對四季的變化很敏感,大自然造福於人,也會給他們帶來傷害,在審美意識的基礎上對抗「自然」帶來的變化,接受自然的美與暴力也就形成了對自然既熱愛又敬畏的民族性格,從而發現美,產生「萬物有靈論」。

「無常 むじょう」

「無常」是一種生命之美,是指這個世界的一切是不斷變化的,它們都將消失,轉瞬即逝,脆弱又殘忍。據說,日本人之所以喜歡櫻花就是因為覺得櫻花「無常」。

與西方人追求「永恒的事物」並在那裏感受美的態度相反,許多日本人有一種根深蒂固的在變化中感受美的傾向,是日本人自中世紀以來長期培育的美學特征之一,作為基本價值觀深紮入心靈的土壤。

無常也是佛教的基本思想,佛教在古代以神道為主流的時候傳進日本,融入日本的宗教文化中。

「和わ」

日本社會的和諧是透過人與人之間相互考慮來維持的。為了人與人的共存和和諧,神成為了神教社會絕對價值的規範,也就是將人、物、自然的關系認為絕對的規範。

由此發展出只有彼此保持適當的關系,為他人著想,才得以使一切共存。這種關系的想法導致了「之間」的概念。「之間」是指空間關系、時間間隔、氣氛等,要讓一切都顯得恰到好處,令人如沐春風。

「好客」是日本人的服務精神,維持熱情就能夠維護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他們將這種熱情好客是美感,可以說「和」是理解日本美學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

「侘寂 わびさび 」

日本傳統的文化世界裏,有一種美學,叫「侘寂」,從老舊的物體(人)的外表下,顯露出的一種充滿歲月感的美;即使是外表斑駁,或是褪色暗淡,都無法阻擋的一種震撼的美。

在「不完美、不完整」甚至「殘破」的事物中發現魅力,與日本人的物哀思想緊隨著時間的流逝,事物會消耗形體、質色、光澤,形成缺陷,而這些缺陷反而能展現出一種充滿歲月感的滄桑美。

侘寂的概念起源於中國宋代的道教,後傳入日本,並受到禪宗的深刻影響。禪宗的「空性思想」以及禪宗強調運用簡潔的材料和寫意的手法來營造空間、表現無限自然的美學思想可以幫助日本人從精神上擺脫物質和環境的束縛,使他們能從有限的事物中尋求到無限的意境和樂趣。

在歷史上,侘寂的含義經歷了從悲觀、煩惱到安貧樂道的轉變,反映在審美上,成為了一種閑寂質樸的沈靜。

「物哀もののあわれ」

"物哀"是日本人對世間萬物的感嘆、感動、欣賞、贊美和惋惜,於絢爛見雕零,這便是日式物哀美學。

「物哀」二字最初見於【源氏物語】,根據日本江戶時代國學大家本居宣長的解釋,這是一種個人的、淡泊的對於人生無常和宿命必然的完全接納。

物哀是一種審美意識,川端康成多次強調:「平安朝的‘物哀’成為日本美的源流。」「悲與美是相通的。」

物哀是一種生死觀。其主體追求「瞬間美」,不惜在美的瞬間「求得永恒的靜寂」。川端康成既認為「物哀成為日本美的源流」,也「認為死是最高的藝術,是美的一種表現。……認為藝術的極致就是死滅」。

」古代日本人「更以櫻花自比,將那‘瞬間美’的觀念轉變為視自殺為人生之極點的行為。他們的殉死,其意義也在於追求瞬間的生命的閃光,企圖在死滅中求得永恒的靜寂」。因此,追求生命的一瞬閃光,是物哀的重要特質。

「幽玄ゆうげん 」

幽玄源自老莊思想與佛法,原指枯淡之心的深處境地,形而上的幽玄哲思結合了神道之美,逐漸化為在陰暗中追求的美感,美從捕捉當下的物哀,走入停止變化、不生不滅的幽玄,代表深遠而微妙的神秘感。

朦朧寂靜是美,幽玄化為日本和室的陰翳一角,與空間中的永恒閑寂。引進陰影,在昏暗中擁有靜謐。

幽玄這種美學還常常出現早繪畫,建築,舞蹈中。但是,就和它的名字聽起來一樣,它很」冷「。靜謐的神社,夜幕下的竹林,一汪微微漣漪的池水,日本人都能找到和」幽玄「之間的聯系。這就是一種,人在靜止狀態下,嘗試和」它物「對話的訴求。

「雅 みやび」

日本美學的傳統法則之一。要達到雅的境界,需要擯棄一切庸俗、荒謬、粗魯;註重外表且有謙恭有禮,全力向優雅靠攏。

「 澀 しぶい 」

澀,是「不言之言,無聞之聞」,是一種靜寂、清幽的狀態。「澀」代表了一種質樸的品質,簡單、微妙,不引人註意的美。意味著實用、不含多余的裝飾,既沒有華而不實,也並不顯得不呆板。

在日本民藝之父柳宗悅看來,那些內容一覽無遺的工藝,並不具備「澀之美」。「澀之美」要具備沈默的因素,要有安靜的地方,要能留給人想象和「興味」的余地。

「粋 いき 」

「粋」的出現完全來自於人與人之間微妙、緊張的關系……它是一種都市美學,是一種誕生於江戶時代的審美意識,原本指面容觀感上的「俏麗」,後來逐漸變得更寬泛,指代個人氣質、待物態度、和穿著風格等等。

粹的著眼點是都市中的人情禮事,既毫不費力地表現時髦,又謙遜瀟灑。著眼於力求克制與復雜的統一。

日本審美強調透過細微處感受自然,審視世界。從一個點,放眼門外,能看到遠處群山白雲。

當你學會了一個審美新詞,你就會突然發現它其實無處不在,無論你是觀賞傳統的日本屏風畫,參觀夢想中的京都著名景點,或者想學習劍道或茶道,或是被邀請參加賞花郊遊,你都會看到「美意識」。

END

(圖文素材來自網路,如有侵權冒犯,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