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氣象崢嶸】出版,為上海城市文化建設提供樣本

2024-04-11文化

城市文化創造力、傳播力、影響力的提升,是一個久久為功的過程。改革開放以來,在文化領域,上海取得了碩果累累的成就。幾十年來,上海進行了怎樣的文化體制改革,進行過怎樣的討論、探索和建設?新書【氣象崢嶸——上海文化改革發展訪談錄】嘗試透過對親歷者的訪談和記錄做出回答。

4月9日下午,該書新書釋出會暨「持續打造文化自信上海樣本」研討會在上海圖書館舉行。會上,參與訪談的多位專家和學者圍繞「持續打造文化自信上海樣本」開展專題研討。

【氣象崢嶸——上海文化改革發展訪談錄】研討會現場

以親歷者回憶再現上海文化改革發展歷程

為了更生動、全面了解改革開放至2010年上海文化改革發展的歷程和經驗,2022年9月,上海社會科學院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所啟動了上海文化改革發展專題訪談計畫。上海社會科學院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所所長黃凱峰策劃,帶領計畫組成員何一偉、馬麗雅、謝牧夫、陳蘭馨、孫越等人,圍繞文化體制改革、文藝院團、精神文明建立、文化戰略研究、重大文化設施、文化經濟政策、文化法規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和文化產業等主題,與多位上海文化改革發展重要的親歷者、見證者、參與者進行了系列訪談,生動再現了改革開放以來(至2010年)上海文化改革發展的歷程和經驗,為上海城市文化建設提供代表性樣本。

【氣象崢嶸——上海文化改革發展訪談錄】書封

會上,多位參與訪談的專家學者來到現場進行了交流。與會者均對訪談錄出版的必要性給予肯定。「這本書的出版為上海文化建設做了一件好事。我們這些人確實是上海某一段文化發展的實踐者、見證者和親歷者,訪談多多少少記錄了我們參與上海文化建設的經歷。」 上海市文聯副主席,上海電影集團原黨委書記、董事長任仲倫回憶,在訪談過程中,訪談組成員認真負責,無數次電話、微信乃至見面溝通,透過細致的問題,促使他不斷思考總結,逐漸將零碎的回憶拼接出全貌,「這次訪談,也讓我們有機會重新思考我們走過的路。」

上海市委宣傳部事業產業管理處原副處長、上海市文化創意產業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資金辦、綜合辦原主任樊人龍也表示,能在退休多年後回顧自己參加上海文化改革的歷程,心中感慨萬千。從1986年參與這份工作,到2015年正式離崗退休,樊人龍在自己的崗位上一做就是30年,「這是難能可貴的30年。這30年間我經歷太多,歷史發展的大潮推動著你向前走,於是有了和社會同步進步的自己。」

為進一步思考文化建設高品質發展提供寶貴資料

這些珍貴的一手訪談資料,是上海文化自信的底氣與見證,同樣是後來者推進城市文化建設、思考未來發展的一份參考資料。在上海文化改革開發中,親歷者有哪些經驗總結?未來,如何進一步打造文化自信自強的上海樣本?與會專家學者進行了探討。

現場專家學者發言,(左上起)任仲倫 陳振民 孫一兵 樊人龍 楊紹林 王錦萍

任仲倫曾擔任上海電影集團主要負責人近18年,經歷了中國文化體制改革的風起雲湧,也經歷了中國電影從低谷走向繁榮的過程。在回顧中國電影特別是上海電影的發展歷程時,他談到,上海電影有過輝煌也有過低谷,但生命力一直是頑強茂盛的,「我們是有底氣的。」

他認為,上海文化必然有自信,也應該有自信。應該要重視新的人才,尊重前輩創造的財富。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行程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需要認識到工業文明對於上海早期報業、電影等文化事業領先發展的影響,認識到今天新技術對於一個城市帶來的整體變化。

上海市文明辦原副主任、上海市誌願者協會副會長陳振民也指出,持續打造文化自信上海樣本,上海有底蘊也有底氣。「多年來,無論是上海關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探索,還是文明小區、文明社群等建立活動的開展,都是開先河的。」陳振民是上海精神文明建立工作重要的親歷者,他認為,打造文化自信自強的上海樣本,「一是要考慮如何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賦予之新的中國化、時代化的解讀;二是要處理好如何適應這個時代的發展,在工作內容和工作載體上‘變’與‘不變’的問題;三是在實踐推進過程中解決好大與小、虛與實、守正與創新等問題;四是認識到提升市民文明素養和提升城市文明程度需要久久為功和與時俱進。」

上海市委宣傳部事業產業管理處原處長、上海市文化創意產業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原副主任孫一兵談到,從上海文化改革發展的歷程來看,無論是重大的功能性文化設施建設,還是區、街鎮和居村的基層文化設施建設,都取得了顯著成果。這離不開上海的歷史稟賦、豐富的文化資源和獨特的區位優勢,也離不開各個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通力合作。也就是說,上海文化改革發展的成績離不開多方合力。

樊人龍指出,歷史潮流滾滾向前。上海文化的發展也要引入新質生產力,不僅是文化產業還有文化服務等領域。文化發展除了文藝創作,也要多關註高新技術,特別是當前AI技術對文化發展的作用和影響力,關註高新技術對文化發展帶來的機遇。

上海戲劇家協會名譽主席、國家一級演員楊紹林指出,上海話劇作為上海文藝院團改革的代表,走過了自主探索和創新發展的艱難道路。回顧上海文藝院團的發展歷程,院團體制改革的初心離不開上海的大環境和歷史遺產。院團改革的經驗主要還是在於要素管理、要素驅動,「這個方向確定後,我們是邁小步,不停步,整個過程並不是一蹴而就的。」

上海市委宣傳部研究室原主任、改革辦原主任王錦萍談到,打造文化自信自強的上海樣本,是一個接續奮鬥的過程。上海文化改革發展歷程的最大體會,就是文化自信的樣本絕不是文化領域的單打獨鬥可以完成的,需要合力、協同來完成。此外,還需要註意研究新情況新問題,註意高新技術的發展和社會新變化。要處理好繼承和創造性發展的關系,充分領會如何做好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本次釋出研討活動由上海社會科學院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所、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上海圖書館聯合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