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論「第二個結合」的三重生態向度

2024-09-26文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深厚基礎上開辟和開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必由之路。」馬克思主義生態觀與中華優秀傳統生態文化相結合正是「第二個結合」在生態維度的邏輯展開,是中國共產黨對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的科學把握和對中華優秀傳統生態文化的創新發展。在馬克思主義生態觀視域下,人與自然關系問題始終是馬克思恩格斯關註的理論場域,也是貫穿於其思想體系的基本範疇。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譜系裏,同樣也蘊含著「天人合一、萬物並育」的生態理念、「道法自然、慈悲為懷、普度眾生」的生態智慧。概言之,馬克思主義生態觀與中華優秀傳統生態文化在諸多領域存在著高度的契合性與融通性。要正確理解馬克思主義生態觀同中華優秀傳統生態文化是如何相互契合的,就必須深入到二者契合的內容本身系統把握。有鑒於此,本文聚焦「第二個結合」的前提,嘗試從生態認識、生態實踐和生態理想之維度,梳理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互契合的生態表征,以此管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論基礎和文化根基。

一、生態認識之維:馬克思主義的生態認識論與中華傳統「天人合一」的生態智慧具有高度融通性

馬克思提出「自然界優先地位」,認為人作為一種有血有肉的存在,首先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份,依賴自然界而生存和發展;自然界之於人類是一種前提性和根本性的存在,是人們生產和生活的客觀前提和物質基礎。正如恩格斯所講:「我們連同我們的肉、血和頭腦都屬於自然界和存在於自然界之中的。」馬克思恩格斯將感性的外部世界作為人類衣食住行的首要前提,也即為了人類生命延續而必須與之進行持續不斷的物質交換過程的人的無機的身體。人類為了生存和發展,必然進行衣食住行和生命繁衍實踐。在人類生產和再生產自身的實踐過程中,自然界作為人類活動的外部世界為人類提供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沒有自然界,沒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麽也不能創造」。在對自然的物件性活動中,人類透過自然母體提供的養料得以生存,同時將自己所獲取的能量以勞動的形式不斷外化,從而彰顯自我價值。人類雖然承認勞動創造了人本身,但是這種創造也必須在自然界的母體裏創造,也必定在自然這個大前提下才是合理的。否定自然的優先存在性或將自然界從社會歷史中抹去,那人類就無法正確認識歷史,也不能正確認識自然界,更無法正確認識人自身。由此,人類精神生產、種的繁衍、社會關系的生產都需要自然界這個衣食父母來確證自身的主體性存在。在馬克思看來,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都是以自然的優先存在為前提條件的。人類透過實踐活動作用於自然的目的是確證自我的主體性價值,從而克服早先人類的畸形發展和對自然的盲目追崇,實作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更高層次的復歸,使自然界在遵循自我演進規律的前提下更好地、更加合理地為人類服務。

中國古代學者將探尋人與自然的奧秘稱為「天人之學」。天人之學自古以來都被看作是安身立命的重要議題。在人與自然關系問題上,古代學者並未對人與自然關系做主客之辨,但都認為自然與人類相依、天道與人道相通,大地萬物都有井然有序的執行規律。儒家學說所倡導的「天人合一」思想中的「天」有天命、天常、天德、知天等多種表述,古代學者透過觀察「天」與「地」的不同態勢和日月星辰的變化來探尋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代表孟子提出「上下與天地同流」「天時地利人和」等經典表述,主張盡心知性、用心知天。孟子認為,充分運用心靈思考、發揚仁愛之心的人,方能真正懂得人的本性,亦能探索天命,保持心靈的一方凈土,涵養本性,這就是對待天命的方法。孔子在【論語·陽貨篇】中指出:「天何言哉,四時行焉,萬物生焉,天何言哉!」儒家認為天是人類仁義和道德的本源。道家思想中同樣蘊含著「天人合一」的優秀文化基因。道家學說認為:「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道德經】第三十四章),「道」是世間萬物出現之前就已存在的物質統一體,是天地萬物生生不息的動力源泉。道家思想的核心在於「無為而治」,它首先強調了人類擁抱自然、親近自然的願景,天人合一是觀察事物矛盾運動變化及反映歷史行程的思維模式與視覺視窗,大與小、內與外、靜與動等要素則是天與人矛盾運動變化的直接呈現。無論是道、天地萬物還是物質要素,本身都有其生存和發展的內在規律,道家所倡導的價值取向就是告誡人們尊重法則、順應規律、效法規範,使萬物在「道」的指引下達到平衡、統一的狀態。

馬克思主義生態觀中「人是自然界的一部份」「人化自然」的哲學智慧旨在闡明人與自然的互利共生性和相互依存性。「天人合一」思想蘊含著人們對自然生命性的深邃思考和對自然萬物的理性自覺,塑造了古人對人的生存方式的認知。由此觀之,「天人合一」的生態理念與馬克思主義的自然觀具有天然的同質性,二者的相互結合和綜合創新,為我們新時代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提供了文化源泉和理論指引。

二、生態實踐之維:馬克思主義的生態實踐論與中華傳統「和諧共榮」的生態基因存在著彼此契合性

「人作為自然的、肉體的、感性的、物件性的存在物,同動植物一樣,是受動的、受制約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馬克思首先肯定了自然的優先存在性,但是自然界中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離開環境而獨善其身,能動的有生命表征的存在物必須依托它之外的存在物件才能展現自己的本質力量。「人對自然的關系首先……是實踐的即以活動為基礎的關系。」馬克思的自然觀之所以能夠超越西方生態倫理學的歷史局限性,根本在於他對舊的哲學觀念進行批判的基礎上將實踐觀念納入了自然界,成為符合自然演進邏輯和人類發展規律的科學理論體系。馬克思認為:「自然界是人為了不致死亡而必須與之處於持續不斷的互動作用過程的、人的身體。」自然不是既定的、一成不變的體系,在人與自然界共同的「互為物件」的雙向實踐活動過程中,人按照「內心影像」能動地改造自然使自然逐漸凸顯人類活動的烙印,自然的本質也逐漸內化為人類的自我意識。據此,人也不單單是以「有機身體」的形式孤立存在,也即真正的、人本學的自然界並非人類單向度實踐活動作用的產物。相反,人與自然環境之間無時無刻不進行著以物質、資訊和能量為主要內容的有機聯系來保證自然生態系的動態平衡。自然界物種之間的相互制約和相互規定構成了生態系的穩定性和自然體系的有序化,這種物質交換引起的物種之間共存共榮、相互依賴的平衡發展規律是人與自然永續發展的永恒規律。人類只有將自身的自然力透過合規律性和合目的性的方式作用於外部世界,才能有意識地調節、控制和把握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交換過程,才能使自然的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使「人的尺度」和「物的尺度」之間的矛盾得到合理解決。

中華優秀傳統生態文化中同樣蘊含著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實踐觀點。 【論語·述而】寫道:「釣而不綱,弋不射宿。」儒家強調了「節制」對於人類生存的重要性,人類可以利用自然,但這種開發和利用是有節制的,人類的生存與繁衍,跟其周圍的生存環境息息相關。人類靠自然界的有序運轉來維持自己的生存和繁衍,故,人類要天下為公,對天下之生物懷存仁慈珍愛之心。【荀子·天論】中指出:「天有其時,地有其財,人有其治。」上天有其四季輪回,大地有其自己的自然資源,人們有其治理之道。在荀子看來,自然萬物的新老交替和物質迴圈都有其自身的固有發展規律,人類只能在符合自然規律的前提下來開展實踐活動,從而實作天、地、人各司其職,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發展目標。也正是這種符合自然規律,符合天道的哲學觀、生存觀,淘汰或融合了歷史上那些急功近利、貪婪縱欲的野蠻族群,才保證了中華文明發展成了世界上唯一綿延不斷的優秀文明。「自然無為」是道家「無為」觀點在生態方面的具體體現。【道德經】中多次提到「無為」思想,道總是無為的,但這種「無為」的觀點並非指消極無所事事的人生態度,而是處世立命、遠禍慎行,追求樸素節儉、清靜寡欲的境界,同時倡導反對人類惡意妄為,強行主宰自然界的非理性行為。老子強調,以「無為」的思想遵循自然法則做有為的事情:遵循規律治理國家、允許萬物自然生長繁衍,自然會成就所有的事。道家提倡的「知足知止」「知止不殆」的主張,則是告誡我們過分愛惜聲譽就要付出巨大財力,過多貯藏財物一旦失去必然遭受巨大損失。懂得知足就不會受到過多幹涉,懂得適可而止就不會遇到危險。在自然領域體現為人類在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時理應限制自身欲望和貪婪,在遵循「道」的原則基礎之上去給予天地間萬物憐憫之心。【太上感應篇】指出:「是道則進,非道則退。」道就如平坦大路,順天理、符人心、心胸坦蕩,就是「正道」,逆天理、違人心、行於逆亂則是「非道」。道家關於陰陽平衡的探索,對他物命運的尊重和對天地的心生敬畏等重要觀點時隔千年仍閃耀著智慧的光芒。

馬克思主義生態觀將人與自然的關系置於實踐的視野考量,強調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相互交織、互相滲透的內在關聯性,確立了考察人與自然關系的科學範疇,深刻闡明了兩者之間的一體性關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尊重和維護自然為前提,強調「順物自然」「知足知止」,遵從自然規律,適度、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從而實作人與自然的和諧共榮。概言之,馬克思主義的生態實踐觀與中華優秀傳統生態文化的和諧共榮理念有著高度的一致性,二者的彼此契合為新時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建設提供了結合的寬闊空間。

三、生態理想之維:馬克思主義的人與自然和解論與中華傳統「天下大同」的生態理想有著價值契合性

馬克思無情批判了人與自然的異化並揭露了產生異化的根源,認為這種束縛人發展、阻礙人本質力量確證的不合理行徑終將會被遺棄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人與自然也必然會重返統一。私有制使人與自然的關系淪為純粹的物質交換關系,造成了人對自然的疏遠,沖擊了自然在人這裏無機身體的地位,淡化了人對自然的感情,要想人與自然重返統一就必須廢除私有制,要想實作自然界的復活就必須進行最徹底的變革,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才是人類歷史的新紀元。馬克思指出:「共產主義是對私有財產即人的自我異化的積極的揚棄。」在共產主義社會中,產生一切異化的根源都被廢除了,人實作的是人性的復歸,得到的是對本質的完全占有,人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指出:「這種共產主義,作為完成了的自然主義,等於人道主義,而作為完成了的人道主義,等於自然主義……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間、人和人之間矛盾的真正解決。」走向共產主義社會的過程,同樣是廢除私有制和消除異化的過程,是自然主義和人道主義相統一的過程,這個社會變革的過程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私有制被徹底廢除,從而將實作自然主義與人道主義的統一,兩者的統一也是人性的復歸和自然的復活,這樣人與自然的矛盾也就迎刃而解,真正實作人與自然的內在統一與和諧共生。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多次在不同場合參照「天下為公」「天下大同」理念來闡釋中華文明獨特的傳統文化基因,深刻闡明了中華文明自古以來對和諧共生美好社會的不懈向往和終極人文關懷。【禮記·禮運】有言:「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在儒家思想倡導的「大同社會」裏,沒有剝削和壓迫,沒有欺詐和盜竊,沒有鬥爭和戰亂,社會安定和諧、家園美麗富饒、鄰國友好往來。莊子在【天道】中也曾勾勒了未來的理想社會,他強調:「與人和者,謂之人樂,與天和者,謂之天樂。」能和眾人處於和諧共生的境地,就是人樂,能和天地萬物和諧共生,就是天樂。

天樂是最高的和諧,是人與天地在和諧統一的整體中尊道而為,探尋萬物和諧共處、融合為一的快樂。 這昭示了古人對於我們所處的自然、所處的生態環境給予的強烈關註。「天下大同」的社會理想內在地蘊含著中華民族對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萬物和諧共生的價值追求,積澱著中華民族深層次的文化基因和精神追求。

「人與自然的和解」是馬克思共產主義思想在生態緯度的原初表達,是消滅人對人的壓迫和人對自然的壓迫,實作人人平等和自然生機盎然的實踐表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天下大同」之境,是自身、他人、社會、萬物普遍和合,最終實作「與天地合其德」的理想社會。由此觀之,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對未來社會的深層追求上存在理念貫通、價值趨同的契合。中華優秀傳統生態文化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下實作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具有強大的歷史、理論、實踐邏輯。

結語

要而論之,相互契合才能有機「結合」。「第二個結合」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當代出場打通了時空場域,讓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道路有了悠久的歷史縱深、肥沃的文化沃土和厚重的生態根基。習近平總書記將馬克思主義生態觀同中華優秀傳統生態文化相結合,將「人是自然界的一部份」「人類善待自然,自然也會饋贈人類」等理念同「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思想相結合,把馬克思主義對人與自然關系的認識提升到新的高度。前進道路上,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生態智慧,使之在「第二個結合」中不斷煥發新的文化生機,充分發揮其在推動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中的積極作用。